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要说在海澜中学提出跳级申请的也不是没有,但很少。尤其是在十三班几乎一个也找不出来,为什么?要知道,海澜中学十三班最重要的特色1是团结2就是课外知识扩展。
历代也不是没有想要跳级的学生,只是大部分都铩羽而归,就是因为那部分扩展的知识不过关。
结果如今,一个初一的学生竟然直接参加了学校内部的初三毕业考,参加也就参加了,她还考过了。
在学校一直以低调为准则的谢玖莲同学,终于在快要离开校园的时候高调了一把。如今大概全校都知道有个叫谢玖莲的初一学生毕业考试过关了。
尽管学校内部关于玖莲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但就玖莲个人而言,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困扰。一则因为虽然都知道有她这个人的存在,但其实都只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就算面对面的见到哪些人也未必知道是她!
二来,班级里的人,心思都没放在这上面,比起外面那些或真或假的消息,十三班同学更关心的是几天后放假一起出游的地方。
那场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迫没有去成的旅游,终于在这一次,谢玖莲即将升入高中而重新确定。
确定最后的地方,是个比较偏远的小山区。这些在千娇百宠中长大的天之骄子天之骄女们,每年都会在家人的带领下,出去旅游。
富丽繁华的城市,野趣十足的乡间。这些孩子们都是见过的。甚至有一些都已经不知道去了多少遍。都有些乏味了。因此最后投票决定地方的时候,出乎意料的偏远且穷的一塌糊涂的乡村这么冷门的选择竟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同意。
一路上,坐在外表普通内里却另有乾坤的商务车上,这帮学生都显得很兴奋。大概从未来过的原因吧!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景象并不足以满足这帮好奇心十足的熊孩子。
说起来,谢玖莲都觉得很奇怪,平日里都是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家长们,这一次竟是意外的好说话,不过是学校报备了一声,家长就好声好语的忙不迭答应了,与平日里孩子摔了一下都要大惊小怪半天的家长判若两人。
谢玖莲这完全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她自己是特殊情况,这几年自己往外跑了不知道多少次。家里早有准备。
而这帮学生为了说服家里人同意,不知道暗地里使了多少劲,签订了多少条不公条款,才勉强与家里达成协议。
但即使是这样,这班学生依旧很高兴。一路上说说笑笑的不知不觉就到了地方。谢玖莲甚至觉得连晕车的症状都减轻了不少。
虽然脸上还有些病态的苍白,但好歹一直到地方了也没真跑去哪个地方大吐一场。玖莲心中也是有几分庆幸的。
车子靠边停下,谢玖莲下车舒展了一下身体,呼吸了一下清新空气,终于觉得胸口的那口闷气派遣了不少。回头跟车上的同学打着招呼,让他们也一起下来。
明显有几个男同学在雀雀欲试,一见玖莲打招呼就从车里转了出来。
“嘿,说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真觉得这地方的空气比咱那的清新很多。”某个下车的男同学A感慨。
“是啊,我也有这种感觉,这地方虽然一看就知道条件不怎么样,好歹也是有些优点的嘛!”旁边另一个同学B接话道。
“是吧!就说农村这种地方,别的没有,就空气没说的!”这是当初全力赞成要到贫困山区的同学C,语气里满是赞叹。
车上原本嫌弃地方太偏而且很脏,完全不知道往哪落脚的女同学们,闻言也纷纷下车,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
反而是最开始下车的谢玖莲,此时正站在某棵树下,向上看着挂满奇怪的小塔样果实的树木,眼神放光。
忘记了吗?玖莲的隐藏属性可是吃货啊,身为一个吃货,怎么可能连果实原本的面目都不知道?此时她看到的明显就是棵松树。
松子这种大多产自东北的物种,她当然知道,家里爷爷的警卫里就有来自东北的,几乎年年东北的这些特产刚下来的时候,他的家人就会给捎过去好多,然后他又会给爷爷那送过去。
可以说,玖莲每年就光吃这些特产就吃了不少。就连现在那个警卫也是一到时间就要送过去的。此刻亲眼看到松树,还是已经结了果没在东北,反而在这么个不知名的贫困山区长成的松树,谢玖莲真是越发感到惊喜了。
或许这地方也不是一无是处,还有救!她在心里想。
正在这时,另一边成群结队的嘴里品评周围环境的几个学生看到这边对这一棵树一脸痴汉神情的谢玖莲,有刹那间的无语。
要知道,谢玖莲在他们眼中一直是脾气很温和,童颜□□的小萝莉形象。突然看到她一脸痴汉状,还是对这一棵树。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到是管奇反应得快些,冲着玖莲摆手:“嘿,玖莲,你在那边发什么呆呢?我们要快点进村,不然一会天色晚了,我们就只能睡路边了!”
玖莲听到叫声,回过神来:“知道了,马上来!”有整理了一下有些褶皱的衣服,才小心地走回同学中间。
一群人在当地乡民的带领下往山里走,后面跟着两个一路默然不语的没一点存在感的医护老师。两位老师是学校听说这班学生要去的地方,专门给配备的。就怕出了点意外,好歹有个人照看一下,因此特意选了两个有点功夫底子的医护老师。
一帮人浩浩荡荡的往山里走,开始时各个都是神采奕奕,眉飞色舞的,越走到后来,学生的神色越蔫巴。
你要知道,这是一群娇生惯养的,顶多就是在健身房里锻炼一圈,其实什么用也没有的花拳绣腿的学生。且在走山路之前,他们已经连续做了仅一天的车了。即使这车里设备齐全,摆放舒适,但车中就是车,它变不成豪华卧室。更变不成现在学生们极想要的床榻。
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个人抱屈,说什么走不下去之类的丧气话。他们只是从之前的眉飞色舞变成了沉默不语,只是安安静静的闷头走路。一起快点到达目的地。
维持着这样的状态,又走了30多分钟,一群人才堪堪到达,已经累得连说话的力气也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