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开花时节又逢君 ...

  •   “莫二哥,”当莫云醒来时,看到的是飞云骑的焦急、白玉堂的愤怒、包拯的痛心、展昭的懊悔、小蛮的眼泪、庞统绝然的杀气。
      “莫云未能保护大人,请王爷降罪。”莫云顾不得全身缠满绷带,周身还在渗血拼命跪在地上。
      “莫云身负重伤,本王知你已尽力,莫云,你可知是何人所为,”庞统尽量何持平静。
      “刺客说是耶律俊才的部下,”顿了顿,“不过大人走前曾对末将说有几句话要让我告知包大人。”莫云仍不肯起身。
      “是什么?”包拯赶紧上前扶起莫云问道。
      “大人说麝香、防风、芒硝、羊蹄根可治疫症,”莫云肯定的说。
      “是襄阳王梆驾了公孙。”包拯肯定的说。
      “包大哥,不会错吧?”展昭也不敢轻易相信。
      “是啊,包大哥,你千万不能错啊。”白玉堂一看庞统现在肯定头脑发热,无法思考,所以把希望全部记托在包拯身上。
      “麝香、防风、芒硝、羊蹄根几位药调整一下位置就是防襄阳王。”包拯点头肯定。
      “那公孙策怎么确定是襄阳王而不是耶律俊才呢?”小蛮问道。
      “因为如果本王向辽宣战,那么最受益的便是襄阳王,”庞统负手而立,恢复到杀伐绝断的气势。
      “没错,如果王爷调兵,必然会造成大宋不安,内忧外患正是襄阳王起兵的借口,而且那时王爷在外围,城内空虚,远水解不了近火,那襄阳王起兵就轻而易举。”包拯沉思后做出分析。
      “果然是一石二鸟。”展昭、白玉堂手中的剑握得紧紧的。好像手中握的不是剑,而是襄阳王的脖子一样。
      “末将这就去襄阳王府,救出大人。”一旁的莫风等飞云骑一齐跪下行礼。
      “救一定要救,但是先要搞清楚公孙被襄阳王困在哪里。”包拯凝眉沉思。
      “大包,怎么救出公孙策啊?”小蛮一脸担忧。
      “本王这就去向襄阳王借兵。”庞统虎目微狭,杀气立现。
      “好,我们马上分头行动,王爷马上拖住襄阳王,本官立即面圣,展昭和白少侠还有各位飞云骑去寻找公孙的藏身之处。”说完包拯也顾不得行礼冲出侍郎府。小蛮一见,什么也没说,静静的安慰着福伯。
      “庞统,我们去找公孙大哥了。”白玉堂、展昭也使出轻功冲出侍郎府。
      “王爷,末将领命。”说完一行人也轻功消失在房中。

      “莫风,我们去会会襄阳王吧。”庞统的声音仿如地狱的阎罗,杀气让莫云都在心中打了个大大的激灵。

      “策儿,你让本王想得好苦啊。”襄阳王一见公孙策冷凛如冰的气质、清丽绝尘的面容简直眼睛都快掉来了。
      “王爷可知梆架朝庭命官有如谋逆。”公孙策义正言辞、负手而立。
      “谋逆?”襄阳王哈哈大笑,“策儿真是风趣得很,中洲王当年把太庙都差点炸了,不也没事吗?”说着为自己倒了杯酒。公孙策厌恶的转过身去,尽量避开襄阳王那脸龌蹉。
      “策儿,我知道你看不上本王,本王也知道自己没有庞统那帝王之才,但有点庞统是万万不及我的,那就是他这人太多情,看不得策儿为难、受苦,但是本王不同,只问结果,不问过程,”说着拍拍手掌,“来人,侍候大人饮酒。”
      “你要做什么?”公孙策见上来两个家丁,那模样脸露□□,公孙见状,胸口便是恶心。
      “公孙大人,你这细皮嫩肉的,别找不痛快啊,”带头的那个手上端着酒杯,旁边的那个还弯着腰在旁边等着。
      “放肆,”公孙策疾声厉色,眼神如火,简直可以烧了整个冲霄楼。
      两个恶奴见状也被震慑,不敢上前。
      “公孙策,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庞统现在肯定正调兵准备攻辽救美,”襄阳王显然失去耐性,“本王见你冰肌玉骨,不忍心动粗,你要是再这么不识抬举,本王就不客气了。”说着一把夺过奴才手中的酒壶,“把他跟本王按住。”
      公孙策不愧是大宋第一才子,平常骑马、爬山、验尸的劲头全部使了出来,襄阳王和他的狗腿除了干瞪眼,简直不可置信的望着眼前这看似文弱,实则刚烈如铁的文人。
      “好,你狠,”襄阳王气得鼻子冒烟,“本王饿你几天,看你还有这么硬的骨头。”说完怒气冲冲的走出房间,“给本王看好了,别让他自尽。”
      “是,是,是,”狗腿们哈着腰,弓着背,“王爷真是怜香惜玉。”狗腿们也不敢怠慢,要是别人,早就皮鞭伺候,几个大汉一绑,任你那刚烈也是徒劳,没想到王爷这么怕伤了这个公孙侍郎,还真是让狗腿吃惊不小。

      襄阳王走出暗道,便对身边的狗腿说:“这个暗道只有你我二人知道,不过你也不知机关在哪,切不可被第三人得知,否则你全家的性命。。。。。”
      “属下知道。”两人一起走进襄阳王府正厅,正看到庞统大马金刀坐于主座,那驾式把襄阳王吓得一身冷汗,但是强装镇静道:“中洲王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要事?”
      “本王无事不登三宝殿,”庞统压制着怒火佯装为难状说:“本王想刻日攻辽,想请襄阳王借兵。”
      “借兵?”襄阳王一听,心中暗舒口气,脸上却一副为难的样子,“王爷,如今大辽与我大宋交好,师出无名,若王爷出兵无名,恐民怨沸腾,社谡不安啊。”
      “襄阳王,公孙侍郎被人劫持,本王已查出为辽国指使,本王不论如何,必然出兵。”说着将手中的茶杯捏得粉碎。
      “王爷果然是痴心长情,不过不知皇上会不会为了一位三品文官倾全国之力,出兵相助。。。。。。。”襄阳王故意挑拨道。
      “圣旨道,”包拯在公公的陪同下冲进襄阳王府,“襄阳王、中洲王接旨,奉天承命,皇上造约:今辽不顾议和条约,伤我大宋官员,特请襄阳王、中洲王面圣,商讨出兵事宜。钦此。”
      “臣遵旨。”襄阳王接过圣旨,心中暗想,“几个笨蛋,什么大宋第一聪明人,大宋第一将军,到了本王眼中,不过是些为情所困的糊涂虫。”想着庞统出兵后,城内防御空虚,自己离皇位便更近了一步,顿时有拨云见日之感。于是踩着清风,迎着星光,一脸兴奋的出门了。身边的庞统、莫云、包拯见状更坚定公孙策就在混蛋手上,所以还是强压着怒火继续演戏。
      “襄阳王,既然庞王爷已经确定公孙侍郎是被耶律俊才虏走,那么你就借兵给中洲王吧。”皇上一脸悲悯,虽是演戏,但庞统看得出来是戏假情真,心中很是感动。
      “如果公孙大人能平安归来,庞王爷必然不会忘记襄阳王的功德。”包拯恭敬行礼,泪水在眼眶中摇摇欲坠。
      “既然皇上与包大人都如此支持中洲王,那本王也不能坐视。”于是故做豪迈状的说:“本王所有的军队均由中洲王调配,本王绝无异议。”说完优雅的坐下,得意的饮了口茶。
      “那本王就在此谢过襄阳王了。”庞统压制着杀气向襄阳王道谢,不过那气势仍然霸气十足,没有半分受人恩惠的样子,襄阳王也不恼,心想:“庞统,老子终于有天压过你了,等你去了边关,本王不但可以抱得美人归,还可以把你这大宋总攻都没办成的事给办了,天下还有谁会小看我襄阳王,哼。包拯,你也等着受死吧。。。。。。想着想着,竟笑出声来。
      “皇弟有何事竟如此得意?”皇上一手抚着佛珠,一边微笑的问道。
      “臣弟一想到中洲王百胜不怠,这次王师出征,必然能大胜而归,所以忍不住便笑出声来。”襄阳王吟吟一笑,在场人均恨不得把他抽筋剥皮,碎尸万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