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南下襄阳 ...

  •   李小清的办法确实有用,虽然大家依然吃不饱肚子,但水肿的症状基本上都消除了。只可惜救援之力杯水车薪,灾民越来越多,情势越来越危急。城中一石米已经升至50万钱的天价,在饥饿的驱使下,多地都发生了灾民暴动,虽最终都被镇压,但关中已然失去曾经的辉煌。

      八月中旬,献帝赈济灾民,多得保民,震荡的局势获得了短暂的平静。

      “小李,你可愿意随师父南下襄阳。关中虽然稳定下来,但依这局势医馆在此地必定难以维持生活。”宋大夫想带着李小清一同南下,看着这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如今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不禁把她当作是自己的女儿看待。早在刚入医馆之时,李小清知道在老中医面前瞒不住自己的性别,便对宋大夫说自己无父无母扮作男装以便生活。宋大夫不但没有怪李小清,还待她犹如亲女。为了符合男装的身份,李小清便改名为李新,宋大夫还为她取字为清水,希望她能一直如清水一般,至纯至澈。“师父,清水自然是跟着您呀。”【去襄阳也不错,诸葛亮好像就住在襄阳附近,说不定找到他会有回家的办法】有了决定之后,宋大夫就让清水去找辆马车,为了省钱还让她赶鸭子上架地学了赶车。经过一晚的收拾,宋大夫和李清水便奔向襄阳。

      经过四天,终于抵达襄阳。原来宋大夫本是襄阳人,早年间有心四处游历,后来才定居长安(今西安,当时的帝都)附近的县城。还好有这层关系,才没费多大力气便找到了住处并很快安顿下来。一闲下来李清水就开始打听有关诸葛亮的消息,但师傅好像对这个未来天下第一军师没什么了解。“师父,今年到底是哪一年啊?”“兴平元年呐,你都问了几遍了。”【这兴平元年到底是公元多少年呀】李清水弄不清楚时间总是提不起精神。“哎哟!师父您怎么又敲我头啊。”李清水揉了揉被敲的脑门,委屈地看着宋大夫。“让你好好整理药材,你看看你心不在焉的样子。赤芍和白芍都弄混了,白的红的都分不清了吗?就是该打!”宋大夫气得瞪圆了双眼。“是是是,我这就把赤芍挑出来~”李小清吐了吐舌头,可不敢火上再浇油了。【赤,赤!有了!】“师父,您知道吕布吗?就是那个骑赤兔马的。”“吕布谁不知道啊,只不过你突然问他做什么。”听师父这么说,李清水总算是看到了一点点希望“那您知道吕布他现在死了吗?”“当然没有啊,他带领的陷阵营不是正跟曹操的青州兵交战么,不过好像受到大旱的影响吕布已经将部队移到山阳驻扎了……”宋大夫后面说了什么李清水已经记不得了【吕布还没死,那诸葛亮岂不是还是个未成年!难道回家真的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

      自从知道诸葛亮还处于发育期后,李清水就变得郁郁寡欢,想到那天挥手送别自己的父母,总是怪自己没有多回头看他们几眼,现在只能看着钱包里的全家福。看着李清水整日这副样子,宋大夫也不知该怎么办。

      “清水啊,不然你四处走走,帮为师搜集一些民间古方,为师想趁还有精力像编纂一本常用复方。正好你也散散心,别整天在我老头子面前摆出一副苦瓜脸。”宋大夫可不希望自己的小徒弟抑郁而终,“但你尽量不要往北边走,这几年北方征战连连,太过危险了。南方景色宜人,你应该能有不少的收获。”听师父这么说,李清水也不想就这样唉声叹气地度日,想着能去看看自己故乡曾经的样子也是一种安慰,便决定启程去会稽郡。

      “师父,您自己一个人别太累了,草药没了就打发板儿(新招的小学徒)去采,也别老熬夜看书写书,这些都不急的。我回来了一定帮您写,还有……”“行了,就你那写字的水平,也就勉强能写个方子,还想帮为师写书?”宋大夫打断这十九岁小姑娘的絮叨,“你就放心走吧,到地方了记得给为师来封信报个平安,不然板儿就是大弟子了。”李清水知道师父这是故意在逗自己开心,也不再婆婆妈妈,抹了抹红红的眼眶,向着宋大夫深鞠一躬,便牵着毛驴向城外走去。

      这次赶路比上次悠闲了许多,行李也不多。李清水一人一驴闲闲地走着,心中的忧郁好像也消失了不少。一路往东南方向走,路边的风景也越来越柔和。

      走了差不多半个月,李清水在九月初时到了庐江郡一个叫皖县的地方。跟之前一样,把路上采摘的一些草药换钱之后,李清水找了一间比较便宜的客栈,准备在皖县呆上几天,把最近找到的古方偏方整理一下,再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虽然北边战乱不断,但这里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人民生活安定富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南下襄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