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天机阁镇魂声响 ...
-
天山之颠,皓皓白雪。天机有派,闻名神州。
神州大地,有一宗教,名唤天机阁,立于天山之巅。虽位于神州边陲之地,其名却威震神州。
天机阁一脉,历史悠久,创派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同那巴蜀之地的蜀山剑道,慈航静斋,以及洛阳的梵音寺为当今神州正道四大派。
据传闻,天机一脉最早时,并不是以天机为名,天山为道场。而是一千八百年前神州古宗昆仑道的隔代一支脉。
那昆仑道,一千八百年前为神州正道之首。只不过经历过当年的正魔大战后,道统覆灭。
百年间,又有散修机缘巧合之下于昆仑山,获得昆仑道部分功法传承,潜心修习。
又过了数十年间,略有小成,乃出。于神州之上,几番风雨,闯出了不小的名头。
后,路经天山。见,此山钟灵毓秀,汇天地之气运,乃一处绝佳的修仙之地。
遂于天山之上,开宗立派,名唤——天机阁。
“裆”,一声浑厚的钟声,回荡天机阁内,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裆”第一声钟声落下,第二声紧接着响起,毫无间歇。奇怪的是,此钟所在之处,并无他人。莫说他人的,就是此钟侧畔,就连钟锤也无,好似,此钟有灵,自发而响。
神州皆知,天机阁内,有一钟,名为——镇魂。
此钟乃当年天机阁开派老祖——天机子,登天山之时,于天池之底,所获之物,似凡非凡,似神非神。
当初,天机子获得此物后,见其通灵,欲要炼化,为己所用。然,却不知为何,最后又放弃。只于坐化之前,留下一言——“此钟有三,得一口可镇运,得其二,可用悟法,得三者,可明其本源。后世之人,当好生保管,若有可能......若有可能,集齐此钟,还望,于吾坐化之处,祭拜于吾,方不负吾的传承之恩。”
此后,天机阁内,历代掌教,查阅神州无数古籍,亦,不得知,余下二钟的任何线索。
而,神州大地其余宗派,却都知道了,天机阁内,有一口永远不会响起的钟。
“裆”当第三声响起时,远处有三道长虹迅速赶来。片刻间,便落于钟前。
当虹光散去。只见,三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每人手里都握有一把拂尘,一身藏青色道袍上,绣着太极图案,气息涌动,形成的劲气,另天空中飘落的雪花都为之一顿。
此三人,在神州大地上那也是威名赫赫。
左边那人,乃人称“妙笔丹青”的一妙子,一身道法出神入化,因其平时喜爱书法,绘画,加之其手中的兵器为一笔,所以得了一”妙笔丹青“的雅号。
中间那人,名唤:一木子,掌管天机阁,门规戒律。天机阁中弟子,对他是又敬又畏。
右边那人,唤:阁老,乃掌管天机阁,剑阁双老中的一位。平日里,这口镇魂钟。也是由他看护。
“两位师弟,此事,你们怎么看。”平日里苍老威严的声音,此时却带着一股子僵硬,甚至,一丝恐惧。
这也难怪,这口镇魂钟作为天机阁镇运之物,落入天机阁中,已然一千四百余年,从未响过。今时今日却,连续响起三音。
任何人,都难免会从内心中生起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
况且,此钟虽然,至今都无法炼化。但是,其作为这一千四百年来,天机阁的镇运之物,其自身的气运与天机阁,早就融为一体,如今此物震动,那是不是说,天机阁的气运,亦出现了不可知的危机。
“不好说,不好说,此物经过历代先辈的滋养,炼化。虽不能为吾等所用。但,吾等却能利用此物推算吾天机阁的吉凶祸福。如今此物自鸣,亦不知是好是坏。”一妙子看了看身边的两位,要了摇头,语气迷茫的对其他二老说道。
阁老似自言自语,又好似对他二人说道:“可惜掌教师兄闭关不出,如若不然,以掌教师兄的修为,施展天机之术,接引此物,说不定,还能一窥天机,吾等也不用胡乱猜测了。”
听闻此言,二老一阵沉默。
就在此时,一块木质的令牌从天机阁后山疾驰而来,瞬息便出现在三老身前。
一木子眼神一亮,露出欣喜之色,伸出右手,向前一握,那令牌就被他握在了手中。
二老反应过来,目光灼灼的盯着那令牌。好似要将令牌看穿。
一木子略有得色的看着他二人,语气少有的调侃道:“想看?”
二老眼睛一咪,颇为迫切的点了点头。
“呵呵”一木子,一声轻笑,抓住令牌的右手使劲一捏,那令牌顿时碎成了粉末,化作无数光点,迅速聚拢。
片刻后,只见那些光点,形成了一道身影。
这身影出现的刹那,原本平息下来的镇魂钟,急剧的颤动了起来,散发出一道道波纹。
满地的白雪,亦好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波及,融化开来,露出了土黄的大地。
随着身子渐渐的凝实,那光影中的人缓缓的睁开了双眼。深邃的目光,淡淡的瞥了一眼镇魂钟,就见那镇魂钟平静了下来。
光影中的人,微微一笑,刚想开口,就听见后面一道声音传来:“掌教师兄,你出关了?”
天机阁掌教玉玑子,转过头来,含笑望着三老,道:“还未出关。此次闭关,还未得圆满,距离出关还有一段时日,此乃我的身外化身。”
闻言的三老一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