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副都洛阳 ...

  •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 唐武元衡

      一身月牙白无袖旗袍,下摆处并不是如今流行的两侧插开式,而是仅仅用几朵茉莉小花作为装饰。浓密乌黑得如同墨绸一般的头发,也并没有用时下爆款——女神檀香木手工木簪全部挽起,取而代之的是一根蔷薇花形的白金步摇簪将三分之一的头发挽上,剩下的发丝依旧披散在单薄却并不消瘦的香肩上。走近之后可以看到,女子不过20岁,脸上画着淡妆,使得原本就精致不已的五官更加明朗,嘴角含笑,目光清澈,大厅内飘扬的悠远宁静的古筝声从她手下缓缓奏来——好一位江南泼墨画中走出的大家闺秀。

      一曲奏罢,毫无意外赢来无数掌声与称赞,女子也不矫情,站起身,嘴角上扬120度,双手相叠放于身前,微微低头30度再抬起:“谢谢。”语毕,下台,笑盈盈走到长辈面前,也不知说了什么,逗得长者们哈哈大笑。

      这样一番动作,又惹得其余来参加宴会的客人议论纷纷。

      “那个就是木家第三代的宝贝七小姐吧?”

      “对呀,这气质,这教养,哎,也不知道人家家怎么教的,我家闺女过了年都23了,也不能说不乖吧,就是总觉得还是孩子一个。”一位五十来岁的女士想到女儿,不由叹气。

      “那你们就不懂了,木家这样的世家,怎么是现在的一般家庭能比的。”

      “那怎么就不能比了?木家虽然在咱们市有点威望,但不涉及政治,也不涉及生意,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还不如我家呢。”

      “哎,不是那意思,我说的是人家的家族底蕴。”

      的确,作为洛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外地人看来,木家的唯一特殊性大概也就只是家庭型号有点大,或者说是,有点太大。说白了,也就是人口多,子嗣繁茂。其实,撇开人口不说,木家之所以即使无钱无权也能延续至今,就是因为它是一个中医世家。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西医的引入,木家也不会纠结于什么保护传统医术这种狭隘的问题。相反,历代的木家大家长都非常开明——只要你做的和医学有关就成。于是,爹爹这一代,不光有全国著名中医大姑姑,还有省医院院长叔叔、军医三伯、代表国家去非洲做医疗支援的大伯、护士二姑……延续到了第三代,其种类更加繁杂,什么心理医师、药师、营养学家、某高校医学院辅导员等等等等,总之,只要和医学有关的,任君挑选,总有一款适合你。

      木家七小姐,是木家三爷爷家的第三代的第一个孩子,又加上三爷爷家子嗣艰难,木爸爸也是到了四十多岁才得此一女,于是乎,木小七自小便备受宠爱,即便后来小叔叔小姑姑也相继有了孩子,木小七在家里的地位也不曾有任何下降。当然,作为木家的孩子,又是木家最擅长针灸的三爷爷的长孙女,木小七自幼也是背着汤药歌,数着穴位图长大的,虽然这孩子后来所学和中医无半点关系——木爸爸怕女儿学医累、学医无聊、工作辛苦,坚决不让女儿选择任何与医学有关的专业。这样的行为在木家简直就是逆天而行,然而木家家规第二条:不是自己的儿女,只许疼爱,不许管教。于是,木三爷爷只能看着孙女在“歧途”上越走越远,干着急却没办法。

      幸好,虽然自幼溺爱不断,木家百年的世家风气放在那里,孩子可能会学习不好,不够优秀,但人品素质修养绝不比上流社会的任何一位差。更何况木小七天资还不错,学习不算刻苦,可为了让爸妈省心,也算是比较用心,最后即使没混个985高校,却也磕磕绊绊上了个211,而这样的程度,木爸木妈已经相当满意了。

      虽然学习上爸妈要求不高,但行为和素养上的教育,木家的孩子绝对不敢糊弄:餐桌礼仪、待人接物、衣着举止,哪一点做的不合适,即使疼孩子如命的木爸也会拿起戒尺打手心,无怪乎说,五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富二代,富在修养,富在气质。

      今日是四爷爷的60大寿,木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人全部回到洛阳为其庆生,四爷爷爱听古筝,家中又只有木七自幼随已过世的四奶奶学习古筝,便理所当然接下了开场曲的活。到场的人,来自社会各界,无论富贵贫穷,皆为受过木家恩惠,或者想与木家交善的,不说真心实意,但也很少存害人之心——毕竟,没有人想和医生交恶,更何况还是名医。

      “小七,毕业论文写完了没?”小哥好不容易盼到长辈们放过小七,赶紧把她拉到同龄人圈里。

      “快了。”刚还在长辈面前讨喜的女孩,瞬间老气横秋起来。

      “喂,小妮子,好歹我是你哥,跟我装什么深沉,话多一点会死啊?!
      ”

      “好吧,那——我最近比较忙,剩下的论文,就辛苦小哥了”刚刚还沉静如水的眼睛,现在却闪着俏皮的光。

      “好处?”

      “老爸那里还有一瓶私藏多年的杜康~”

      “成交!”对河南人来说,五粮液等不一定有吸引力,杜康张弓却是在外游子抹不去的回忆,更何况,大家都知道木爸爸最爱藏好酒,还是陈年好酒。

      曲终人散,木小七拒绝了和兄弟姐妹去KTV的要求,从酒店出来,沿着开元大道散步,又嫌大街太过闹腾,就往古城路的方向走去。这样的经历在木小七的成长过程中是极少的,因为木小七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国有名的鬼节,虽然它也很优雅很浪漫地被称为盂兰节、中元节,但鬼节就是鬼节,这个日子,让一向传统的家庭忌讳不已,再加上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木小七想晚上出门就更是不可能了。其实木小七也不是故意让家人担心,只不过,中原人血液中存在的那份对故土浓烈的感情,让每一个离家多年的人对自己生长的地方都眷恋不已,而十一二岁就到江苏上学,一年才回家一次的七小姐,此时也忍不住矫情了一把,散散步,找找回忆。

      路过植物园门口,意料之中,售票处早已关门,当然,已经接近午夜,不关门才怪,木七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想着,有用的,没用的,视线一直锁定在脚下,想着已经刷到7.5的雅思,想着帝国理工学院的录取线,想着毕业旅行要不要高空跳伞,想着自家老爹的脱发……殊不知,身边的景物早已瞬息万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