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储存粮食好过冬 ...

  •   人一旦太闲或者太忙,就会觉得这日子过得简直是飞一般的快。张闻显然属于特别忙的那一种,一晃神之间,两个月过去了,大西北的冬天到了。
      虽然尚且属于初冬时节,但是张闻这种典型的中原人士兼富家公子哥儿就已经有点受不住了。大西北地广人稀风沙大,风吹起来,真的跟刀子刮似的,要人小命,谁的面子都不给。风声犹如鬼哭狼嚎,令人闻之胆寒,有时候还裹挟着雪粒,那滋味儿,没尝过的人是想都想不到的。张闻把一切事务都搬到了自己的帐子里来处理,能不出门便绝不出门。苏小少直接闹了罢工,每天窝在伙房里,猫在灶火边不挪窝,不仅暖和还能在第一时间吃上口热乎饭,简直是神仙生活。
      而相比之下,张闻就显得有点凄惨了。冬天到了,军中众将士的棉服、军粮等补给品都得提前备着,这是一桩事;西北盘踞的游牧民族滋扰边民越来越频繁,景朝将士本就不如他们耐寒,到了冬天战斗力怎么说都不如平常,伤亡人数总在增加,因此隔几天就要向京中上报一次情况,这又是一桩事。一桩桩的事都压在这个小书生的肩上,还失去了苏旦这个助力,眼看着就要被压垮。
      樊旌看到的便是这么一副即将被压垮的可怜小书生的样子。刚刚走近张闻的帐子,就看到帐帘被吹得四处翻飞,寒风长驱直入,书案上的纸张被吹得满地乱飘,小书生边止不住地咳嗽边手忙脚乱地捡不过来。樊旌先在帐外闷闷地笑够了,才走进帐中,道:“先生莫慌,我来帮你捡。”接着随手一挥,满地乱跑的纸张都乖乖回了原位。
      张闻浑浑噩噩,有些神志不清,愣愣地盯着那摞纸,仿佛没弄明白它们是怎么回去的,神情有些可爱。反应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慢吞吞拱手道:“元帅大恩大德,下官没齿难忘。”
      樊旌嘴角抽搐,多大点儿事儿啊就没齿难忘,这书生貌似有点不正常。他抬手探了探张闻额头,惊了一跳,这额头简直可以借给伙房去摊鸡蛋了。
      “你这是生病了你知不知道?”
      张闻继续发呆,然后点了点头,道:“现在知道了。”
      樊旌有点哭笑不得,将身上的熊皮大氅脱下,往张闻身上一批,把人裹得严严实实,就漏了条缝喘气,然后提着脖领子便往军医帐方向去了。路上兵将纷纷侧目。
      过路的秦川:大冬天的飞这么快,不嫌冷啊?顺便,那手里提的是个啥?
      到了军医帐中,顿觉温度上升了不少。仔细一看,帐中摆了三四个火炉,朱青围着个被子坐在中间。樊旌望天,感情烧的不是你家碳。
      朱青抬头瞟了一眼来人,道:“只管治人,不管治熊。”
      “是人,是人。”樊旌把熊皮一掀,露出里面晕乎乎的张闻,道:“咱家军师,病了,劳烦先生给看看。”
      “又把人给折腾坏了?”朱青道,“元帅可得悠着点儿,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盼来这么个任劳任怨的死心眼儿,这个没了去哪儿再找一个啊?”
      “这回真不怪我。”樊旌大呼冤枉,“要是军师帐中也生上这么三四个火炉,保证不会生病。”
      朱青顿时无言以对,只当没听出樊旌的言外之意,上前查看张闻的情况,道:“没什么大事,劳累过度再加上吹了风,可不就病了么。灌上一碗药再好好睡上一觉就过来了。”
      樊旌把张闻安置好,又把苏旦从伙房挖出来,让他看着张闻。苏小少本来一万个不愿意,被从伙房里提溜出来的时候心都凉了,一脸如丧考妣的表情。但是到了朱青帐中,瞬间感觉自己发现了一个美好的新世界,立马向樊旌表达了要赖在这里哪儿都不去的决心。樊旌便放心地走了。
      等张闻病全好了,朱青同意放人时,已经过去两日。张闻回到自己的帐篷,还没进门,就发现帐门的两个角栓了两块石头。伸手拖了拖,发现自己还是能拖动的,只是要费点力气。掀开第一道门帘,发现里面又加了一层,同样拴着两块石头,只是放在帐篷里侧。双重保障,风刮不进来,帐篷里暖和了许多。
      张闻大为感动,心想这樊旌还挺有良心。再一看桌案上,又堆起了一摞待处理的文书。张闻望天,感觉自己简直想太多,这人明明就是怕自己阵亡了没人替他写折子!
      拿起最上面一本账册,正待翻看,却发现账册下盖着个扁平扁平的饼状石头,掌心大小。张闻拿起来细看,只见那石头一面刻着个小狐狸,还一脸不高兴的表情。刻纹大刀阔斧,十分粗犷,小狐狸有些抽象,但是难得的是表情居然相当活灵活现。这风格,张闻暗想,除了樊旌也没谁了。果不其然,反过来一看,另一面刻着个“樊”字。这家伙从来就没有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生怕别人不知道是他。
      嫌弃地丢在一边,张闻翻开账册打算开工,但是余光不小心瞥到小狐狸满脸不高兴的表情,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它捡回来压在了一边的文案上。那不压的话会被风吹跑嘛,捡起来那么麻烦的!
      风不吹了,纸也不跑了,张闻难得的好心情。只不过这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很久,因为张闻碰上了一件大麻烦事!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草对于一个军队的重要性。尤其到了冬天,大西北漫山遍野百草枯折,山中飞禽走兽也都开始猫冬,军中将士吃饭只能靠上面拨下来的军粮。之前张闻上了一封折子,向上面请求拨军粮。要是放在往年,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甚至只是走个程序而已,只需要报批兵部,兵部报批户部,户部再和供应军粮的商户沟通,就近拨下军粮就可以了。因为都知道军粮的重要性,所以这一宗是早就备下的。
      然而今年折子批下来,写的却是:要钱可以,要粮没有。东北今年收成不好,那里几家军粮供给的大商户都储备不足,但是东北军的环境比西北军还要艰苦一点,所以必须抽调西北的储备给那边先送过去。所以把钱给你们,你们自己去发展可以供应军粮的商户。祝好运。
      祝好运……
      好运……
      运……
      张闻蒙圈了,这是一个严谨的朝廷命官该有的态度吗?本来以为自己到这儿是来指挥打仗的,没想到居然是来打杂的!每天身兼账房先生、官府师爷等等数职,偶尔还得看看孩子。结果现在还要负责去找吃的!张闻出离愤怒了。
      愤怒的后果必然是首先得拉上个垫背的。樊旌懒洋洋地走在浮梁城的大街上,伸了个懒腰叹了口气:“多少年没见过煮熟之前的稻子啦!先生,你确定把我带过来不是来拖后腿的吗?”
      隔壁的大乔摊手:“我才是拖后腿的好不好,我从来就没见过煮熟之前的稻子。”
      后面真正来拖后腿的苏旦左顾右盼,发现众人正在讨论拖后腿的问题,忙努力减弱自己的存在感,试图做一条隐形的后腿。
      走在前面的张闻回头,指着大乔:“你,门面担当,职责是扮成要大批购粮富家少爷,标准是钱多话少很难搞。”又指樊旌:“你,武力担当,职责是扮成少爷身边的打手,标准是——别惹我,我很能打;更别惹我家少爷,否则你会发现自己很能挨打。”又一指自己:“我,跟着少爷来谈生意的小掌柜。靠脸的事情你们来,靠脑子的事情我来。”再一指苏旦:“至于你,你就是来拖后腿的,职责是找家点心铺子呆着,标准是不要挪窝,等我们回来。各自的职责,都清楚了吗?”
      众人异口同声拖长音:“清~楚~啦~”
      张闻满意点头,先把苏旦托付到一家点心铺子,嘱咐老板一定看好人别让乱跑,顺便打听了一下城里有哪家粮铺是比较靠谱的,然后便带着其余两人出门去办正事去了。
      一行三人远远看上去倒还像几分样子,人靠衣装嘛,但仔细一看就不行了。张闻最靠谱,一身布衣打扮,跟在大乔身后,斯文俊秀书生气,倒还挺像个掌柜的。但樊旌看起来就有几分别扭了,虽然穷苦人家出身,但从小没人拘束,野惯了的性子,又身居高位这么多年,哪里有一分居于人下的气质。虽然穿着下人的衣服,但是走路的姿势和脸上的表情,明明白白的说这分明是个大爷。而大乔就更别扭了,他虽然的确当了很多年富家公子哥儿,也长着一副好皮囊,但是毕竟在军营里呆了这么多年,一举一动都带着当兵的特有的气质。更何况跟在自己身后的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一个算是自己长辈,他哪里还摆得出少爷架子!虽然平日里他算是心眼多的,也喜欢捉弄捉弄自家弟弟逗逗乐,但是此时也有几分招架不住了,总感觉有几分别扭。
      三人就这么别别扭扭地走在路上,自己还觉得演得挺好,别人看起来却满不是那么回事儿。他们首先来到城中声誉最好的赵记米铺,米铺掌柜的抬头一看,愣了一下,一时竟分辨不出来这三位哪位才是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