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前兆 ...


  •   2016年4月4日

      那一天的天气异常燥热,我家为了省钱,没开空调,就让那把半新不旧的落地扇,左右的巡回。虽然每次使用之前,都会把它清洁干净,可是面对这高温的天气,连它吹出来的风,好像都是热的。不管是它还是我,都像是离开水的一尾鱼,呼哧呼哧的吭着气,无助的挣扎着。

      坐在那有点凌乱的电脑桌前,我大汗淋漓,每一寸的肌肤上,都在发热,冒着汗。至于椅子上的竹席坐垫,它一点都没有带来清凉。更不用说身上的吊带睡衣了,哪怕是纯棉衣料,还是那么的闷热。

      和往常那种炎热不一样,我也说不清楚,就是好像下不来雨,却老是压抑着,憋着的感觉。我在心里想着,妈啊,您让我来交电费吧,别省那点钱了。

      而窗外的知了,一直没间断的鸣叫着,虽然往年也会叫,但是总不像这个夏天,这么的声嘶力竭,好像拼了命似的,喊的人心里更烦躁了。咦,奇怪,知了是这个时候就开始叫的吗?唔,不管了,新番的动画还没看呢,昨天的情节说到哪里了?

      刚在脑海中闪过的,那一点小小的疑惑,我没有多想,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不过是一件有一点点奇怪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它甚至比不上一出,后来完全想不起内容的动画新番,它只不过是那个时候,每天巨量刷新的各种事情里,几秒钟的一个疑惑。

      我甚至连多想一秒的时间都没有,更不会去百度搜查一下。但其实,哪怕去查了,真的知道这事情是异常的,那又怎么样呢?去找砖家?网上求解答,求关注?往大的事情说去,国内不久前有沉船事件,国外有各种金融危机,小到各地的虐待猫狗,这个世界,每时每刻,各个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我能关注多少?

      真的用心去关注了,能做的事情也有限,比起空有一腔热血在网上喷鬼子,倒不如还是娱乐自己,过得开心点,好好工作存钱什么的,比较实际吧。天朝14亿人口,多少人是这样普普通通的过日子,想太多那不是没事找事干么?

      如果没有发生后面的事,这种想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不是说,如果当时就开始关注,后面就一定能干点大事什么的。只是,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早一点注意到,或者说,大家都早一点关注这些异常。是不是,后来死的人可以少一点,再少一点。

      全州幸存者.时年87岁的李若如女士——《沉重的回忆》访谈录

      2016年6月6日

      一个穿着休闲装,背着书包的年轻小伙,坐在公交车上,随着车子平稳的开出。闲得无聊的时候,他打开了微博,第一条看到的信息写着:【今天早上,我们小区停车场出现了一个洞,看着蛮大的样子,刚好把那个谁谁的宝马‘吃’了,看着他那跳脚又没有办法的样子,心里真是爽死了!】

      后面一堆跟着冒泡转发,骂骂咧咧的人,其中有男有女,可想而知,那个宝马男平日行事,多么的让人讨厌了。这一堆转发留言的人里面,甚至没有一个言论是偏向宝马男的。唯一一个没有落井下石的,也只是在可惜这一辆倒霉的新车子。

      他无声的笑了笑,确实,也活该他有这一天了。不过,重点也不是这个,昨晚足球赛,他只看了三分之二,实在太累太困,没有看完,结果怎么样了呢,谁赢谁输了?可千万不要是衡大,那可是咋们难得给力的足球队啊!

      至于那个洞什么的,看过就算了,毕竟比那大得多的洞,也不是没有新闻报道过。花上十来秒看一下,主要是因为里面有宝马男的车子。而且,又不是他的亲友什么的掉进去,有嘛好关注的,连转发都懒了。

      他不知道的是,同一天,从浦田到洞山一带,多处有地陷,只是规模不大,且没有人员伤亡。在新闻上,连一点浪花都没有泛起。而对宝马男的事件,在微博上也不过是,引起了一个小话题而已。人们已经习惯了各种事件,不论是□□的砍人,还是地面的塌陷。只要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都不过是新闻里的一则报道。不再新鲜,亦不需要太在意。

      我们已经麻木了。

      2016年8月8日浦田电视台

      貌美的主持人,身上穿着服装公司赞助的新款套装,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容,背后是崭新的背景板。今天是她刚接手这个访谈栏目的第一天,不管以前的日子过的怎么样,她付出了什么代价。从现在开始,就是她事业腾飞的起点,她要自己完美的一面,表现在观众的眼前。

      端着清晰、轻柔的语调,她开始访问今天的嘉宾,地震研究学院的主任教授——乌教授,他身穿一身西装领带,但可能是肚子太大,以前刚好合身的衣衫,好像有点崩的太紧了。只能坐直身姿,尽力收腹了,毕竟这个访谈,对他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之后院里的升调,这次访谈的表现如何,就是关键啊。

      远的不说,就是省里市里,多少双眼睛会看到这个科研节目。最近上面下了指令,要想办法兴办科研普及的节目,让国外的投资商看到我市的科研环境,并且争取让米国那批专家愿意把高校交流的点定在我市。

      因此横空出了这档节目,就是为了营造良好环境。虽然距离投资商来访的时间很近了,但这不过是为了配合华乔大学,新建的科研大楼,做做样子拉大旗,在投资商面前营造良好环境就可以了,过后谁管这节目什么的。

      主持人看着乌教授梳的油光发亮的头,有时候真的不明白这些专家什么的,摆着领导人的范,说着大家都知道的事,真的出事了,都是马后炮。为什么台里会搞这种栏目,算了,让她做主播就好,管这什么栏目。

      她在心里腹诽完,脸上还是保持笑容,面向镜头,开始了她职业生涯中,第一次的访谈:“乌教授,近期网络上又开始流行末日的说法,其中有一些网友说,包括地陷、山里的鸟雀数目大量减少,甚至天现霞光等现象,都是将要有大地震的前兆。对此言论,您有什么看法呢?”

      乌教授闻言,从之前那副一脸微笑的样子,立马变成了严肃的专家说话模式,他神态端正,说话间还放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资料。

      在普通观众眼里,就是一堆不明觉厉,看着很深奥的数据资料:“在科学的角度来说,地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地壳移动的原因,也有......不要说一般民众,就是美国的相关机构,也不能说完全掌握了地震的测量问题。

      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再结合过往历史的记载,在一百年间,全州和浦田是绝对没有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当然,每隔几年会出现一些小型地震,都是正常的,不会对地面建筑有什么大影响,更不会对市民的安全有危害。广大市民请不要误信一些网络传言,他们都是没有理据,胡乱造谣的。如果对我院的研究有兴趣,可以在今年的X月X日来参加我们的......”

      2016年10月10日

      那是一个宁静的晚上,空旷的田野里,只有作物和树林枝叶摇曳的声响,连蛙鸣的声音也少了。天上高挂着一轮明月,大概是乡下污染比较少的原因,连云朵也不多,天上的星星也安静的闪烁着。可惜以前偶尔能看到的萤火虫,很多年都没有看到过了。

      在一座不大不小的平头房子里,简单的结构,小院、客厅、卧室,可能唯一的亮点还是,这是旧时的青砖盖的房子。可是乡下人大多不讲究,屋檐下,瓦片间,到处都是蜘蛛织的网,墙壁上也有柴火燃烧后留下的乌黑。整座房子,看上去就是灰扑扑,陈旧的,甚至有点脏兮兮的感觉。连门口那扇木门,也在用自身的破旧,为这印象添加证据。

      面对这清朗的月光,这个晚上,坐在后院的姥爷爷,却好像满腹心事。他紧皱着眉头,连小孙子偷偷地从身后用沾了井水的小手靠过来,也完全没有察觉。

      但是井水现在味道闻着那么刺鼻,姥爷爷还是发现小孙子的恶作剧了,他弹了弹小孙子的额头,骂了声“坏小子”眼里却满满的是笑意。

      可是一想到现在井水的问题,还有鱼塘里越来越多死去的鱼,他嘴角的笑又淡了下去,满脸的皱纹在背光时,好像一道道无解的难题。小孙子看着好像不太开心的姥爷爷,他年纪虽小,才5、6岁,但他还是蹭了蹭爷爷,撒娇似的问老人家:“爷爷,您怎么好像不开心哒?来嘛来陪我玩嘛,姥姥都不疼我了。”

      老人家摸着小孙子的头,沉默了半响,语调低沉的说了句话,像是说给自己听,又像是说给小孙子听“娃,这天啊,可要变了啊,咱老了,没关系。可你还这么小,也不知道,以后你该怎么办了。”

      后世对6.6全州大地震前兆的探讨纪录——0256-0260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