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始于深秋 ...
-
她在欧洲冬天的来临之际固执的离开了那个多雨阴冷的国家,回到她从小生长的地方--温暖又明亮的东方。
当街边法国梧桐枯黄的叶子开始随风飘落,当这座城的开始刮起渗着寒意的晚风,北川郁江悄悄地预定了一张飞往东京的机票。但她忙碌的母亲并不知道自己的女儿
即将离开欧洲,依旧在认真准备她的博士论文。
她在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后长舒一口气。她披着外套站在阳台上享受并不丰沛的午后的阳光,郁江少女没有在午后喝茶的习惯,也不喜欢吃欧式甜点。
古老到泛黄的欧式建筑在冬日的暖阳下显现出美丽的象牙白,偶尔来往的行人,儿童玩耍的声音,整齐的街道以及光秃秃的行道树都不使她提起半点兴趣--虽然它们赏心悦目极了。如果换作平时,她一定会很喜欢的这番景象的。
15:00pm. 11/28/2014.
揣在口袋里的手机准时震动起来。
她不用看也知道,这是日历和备忘录的提醒:it's time to escape the chill city.
郁江在笑眯眯的对出租车司机叔叔道谢后不紧不慢的裹上厚厚的格子围巾,然后从车厢里拖出并不沉重的HelloKitty小皮箱,箱子那只举着红苹果的白粉色大头猫在冲她微笑。
小皮箱里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台笔记本电脑,还有一只略显破旧的Teddy,是她睡觉时必须抱着的。
出租车很快便调转车头开走了,黑色的小车隐匿在旧巷转角的黑夜里。速度之快以及渐渐消失的引擎声都颇有绝尘而去的意味。
尽管少了昏黄的车灯,黯淡的月光和高高的路灯依旧能照亮行道树旁的小滩积水,在夜风的吹拂下缓缓波动,映出褶皱又微弱的光芒。
欧洲现代社会的繁华会随渐寒的季节和天黑的时间渐渐推色,白天快节奏的跳跃式生活最终还是会变成一滩浓稠的,灰暗的水,交融在黑夜和寒风中。
静夜,湿漉漉的树叶没有沙沙响。
这让郁江想起了在去年的平安夜,患有轻微社交恐惧症的她没有出席母亲任教的学院的晚会,而是捧着温凉的纸杯咖啡和牛角面包躲藏在车水马龙不能波及的深巷默默注视世界的繁华。那时也是这样一番场景,她在霓虹不能波及到的天空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颗颗星星。这让郁江想起了辛波斯卡的《在一颗小星星底下》:
我为称之为必然向巧合致歉。
倘若有任何误谬之处,我向必然致歉。
但愿快乐不会因我视其为己有而生气。
但愿死者耐心包容我逐渐衰退的记忆。
辛波斯卡在诗中致歉许多次,她说:我知道在有生之年我无法找到任何理由替自己辩解,因为我自己即是我自己的阻碍。
郁江并不知道她为何要向这些事物致歉,就像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患有社交恐惧症。
她很讨厌这个逃避人群的郁江,讨厌的不得了。
于她,萧索的季节是用来和过去告别的。她要在一个崭新的,温暖又明亮的世界里创造出一个新的郁江。
郁江掏出手机,液晶屏的幽幽荧光在昏暗中格外醒目。
03:56am. 11/29/2014.
“冬季来临之前的最后一个夜晚。不再见。”
她在twitter上如是写道。
随着推文发送的声音,她狠狠地拔出手机卡,扔进那一小滩积水中。然后郁江向手心呵了呵热气,拉起小皮箱,向机场走去。
虽然与将少女已经用最厚实的衣料将自己裹成一颗圆滚滚的粽子,虽然她穿着最暖和的UGG兔毛高筒雪地靴,肆虐在伦敦深秋的寒冷的夜风还是让她微微缩起肩膀。
她不需要这座被许多人向往的城市。
她唯一需要的,是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