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意外的周岁宴席 ...
-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孩子很快就满月了,钟夫人也做完了月子。因为心疼钟夫人刚出月子,不宜操劳,于是,孩子的满月酒并没有大肆操办。满月当天,只有周边亲近的邻居朋友上门道贺,给孩子送上了满满的祝福和礼物。
钟老爷合计着等大宝周岁了,再给他补个热闹的周岁宴。要说孩子这种生物,真的是很神奇,一天一个样,每隔一段时间看着孩子似乎都会变得不一样,嗯,越来越俊俏,隐隐着,似乎还镀着一层模糊的东西,但是又摸不着,像,像是,一层雾气,就跟镇上三清庙里的三尊在香火萦绕下透出的那股子飘然的感觉一样。奶娘看着怀里的小少爷,逗笑说:“小少爷,您是菩萨投胎吧,以后长大了可得多多造福乡里啊,奶娘我能够来伺候你也是我的福气啊,就盼着你快快长大了。”似乎听懂了奶娘的话,大宝咧开嘴笑了起来。
不知不觉,就到了孩子周岁,说来也奇怪,这孩子大概天赋异禀,不到八个月就能自己晃晃悠悠的走路了,很少摔倒或者磕碰,临近周岁已经能够清楚地叫上娘和爹了。
在这之前,钟老爷早就把请柬发往各处,但凡有点关系的朋友都知道了他中年得子的喜讯。看这情况,他似乎要向他所有的朋友都宣告他有了个大胖儿子的喜讯,虽然他的儿子并不胖。看着大宝现在眉清目秀的小模样几乎可以断定他长大之后定然是个翩翩美少年。
满月宴到来的这一天,钟府上下忙碌不停,丫鬟小厮都各自奔走,好不热闹。镇上没那么多规律,钟夫人一个妇道人家照样站在大厅主持大局,吩咐下人布置院子,准备吃食。钟老爷则在大门口迎接宾客。这回可比上次满月酒隆重多了,我们的寿星公也被周遭的环境所影响,蹬着勉强算得上肉乎的小短腿在院子里乱转。钟老爷索性把大宝抱在怀里一起迎接宾客,以免碰伤,当然主要还是为了满足他自己小小的虚荣心。看,有一个客人摸着大宝的脸说他长得好看,以后肯定能干一番大事业,他爹真有福气。“哈哈”这两个字大概就是钟老爷现在内心的真实写照。
眼看着客人来的差不多了,“抓周”的仪式就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开始进行了。钟夫人吩咐下人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由钟老爷亲自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只见大宝少爷在案上看了几遍,依旧没拿任何东西,钟氏夫妇就开始有些着急了。大宝却不急不缓地爬到相对较远的一处拿起一本经书,大家定睛一看,是道教经书,虽然心里都觉得奇怪,难道这家孩子要出家做道士,但还是纷纷道贺,说孩子以后一定是个会读书的状元郎,钟老爷也尴尬地应承着。
就在这时,只见门外突然飞进一盒东西和一团黄黄的纸,惊得众人纷纷朝门外看去。只见一仙风道骨的先生立于门前,捋着胡须笑看着坐于案上的小不点。钟老爷赶紧上前询问老先生来历与来意。似乎是洞穿了钟老爷的心意,那位老先生已经开口道:“我乃崆峒山元阳洞灵宝真人是也,途径此处,看门外颇为喜庆,讨杯喜茶解解渴。”云溪镇民风淳朴,听了他的话倒也没有介意刚才戏剧性的一幕。抓周结束也要开席了,钟老爷顺势邀请老先生一同入席,给孩子添点福气。
等到大家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今天的寿星时发现,这个小家伙手里多了两样东西,可不就是那位真人飞进来的盒子跟黄纸嘛。钟夫人走到孩子跟前想把那两样东西拿过来还给老先生,可怎么哄也没能成功,歉意地向老先生说孩子还小不懂事。那位真人则只笑不语,颇有点耐人寻味。
一声稚嫩的童声突然钻入人们的耳朵,只含糊听得“师父”二字从大宝嘴里发出。钟夫人顿时有点手足无措,以为自己的儿子怎么了。“大宝,哪里有师父,别乱叫”,钟夫人如是说。大宝一只手抱着那三样东西,举着另一只空闲的手指指一个方向,正是今天的不速之客——灵宝真人。还未待众人反应过来,孩子已经在真人怀中了,谁也没有看到那位真人是怎么到案前的,一时呆愣原地。倒是钟老爷最先反应过来,急说:“大仙,小孩子不懂事,您别见怪。”说着就跪下了,像拜三清观的几位尊上一样。灵宝真人倒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说:“他就是我的徒儿。”
钟夫人听了这话直接晕了过去,幸亏柳妈眼疾手快才没栽跟头。钟老爷自知不敌那位真人,只颤抖着双手急急说,万万不可啊,我的儿子不能做道士啊,这是要断了我钟家的香火啊。灵宝真人也不急,将孩子放到奶娘手里,看着钟老爷说:“别急,我并没有要抢这孩子,只是要收他为徒,既然你不愿意,我也不强求。不过我已经认定这孩子为我的徒弟了,今后若是有困难就拿着朱砂与符纸到崆峒山元阳洞来找我。”说完这话,大笑三声,一眨眼灵宝真人就不见了,就像从来也没出现过一样。只有孩子怀里紧紧抱着的那两样东西,一个朱砂和黄色的符纸能证明这不是幻觉。
经此一事,大家都没了刚才的兴致,很快就散了席,各自回家,亲近的友人不忘在临别前好生宽慰了一番钟老爷。而钟家上下则人心惶惶,怕那道士再次出现,直接把孩子抱走,毕竟他的神通大家都亲眼看见了。就这样,钟大宝的周岁宴就这么糊里糊涂过去了,接下去的几天,钟氏夫妇都生活在提心吊胆中,生怕一个不注意,自己的孩子就不见了,每天晚上都抱着大宝一起睡,好像这样就能安心了。
好在一连几天都相安无事,大家也就把这件事情淡忘了。至于那盒朱砂和符纸,钟老爷本意是要扔掉的,但又怕那道士来要,只好让钟夫人放到库房最不起眼的角落处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