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深山古寺 ...
-
在西北荒原中有一座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大山脉--祁连山。
沿着祁连山脚下,有一条与之并行的绿色长廊叫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从中穿过连接中原与西域的贸易,商人驼队来来往往,朝廷设置了张掖,酒泉,武威,敦煌四郡来维护西域的稳定,但丝路的繁盛富庶仍使得众多剪径劫道的贼人闻风而来,纷纷在附近的祁连山脉里落草。
青峰山上的青峰寨是祁连山中实力最强的一伙强人,大扛把子林道英年轻时血气方刚,胆子大,力气大,浑身本事,兼并了附近九山十八寨,人称祁连山总瓢把子。
清峰山,山势险峻,山脚绕着宽河,易守难攻,朝廷虽然几次严打发誓要清干丝路上的马贼,林道英还是轻轻松松的守住了寨子,聚着好几万喽啰。
山下溪口开着一个小酒店,是山寨安插的耳目,接待过往的客商,人少的散客直接用药麻翻,把金银财宝掳到山里,人多的商队,林道英就派坐下头领带人下山拦截,寨子里过的就是传说中大口吃酒肉,论称分金银的日子。
林道英样貌的主要特点就是“糙”紫黑面堂,胡须杂生,眼似铜铃,虎背熊腰,到了中年之后开始发胖,圆滚滚的肚皮让他居然显得有点温和,稍稍掩盖了江洋大盗的杀气。
林道英纵横一生,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抢了很多压寨夫人最后也只得一个女儿,于是百般宠爱,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女儿还在襁褓里就开始给她攒嫁妆。
林道英做了一辈子强盗却极有见识,希望女儿将来做个堂堂正正令人尊敬的人,他从方圆百里的村镇中掳来最好的先生教她读书识字,为了让先生尽心,聘以重金,还把人家家眷都搬到山寨里供着,百依百顺,这先生也是祁连山中唯一敢教训他的人了,先生给这女孩取名穆颜。
穆颜自小由着性子长大,林道英是她最霸道的后台,但说也奇怪,这女孩儿虽然活泼却不骄不纵,没有一丝山贼气。
林道英还教她习武,但由于他的看家本领是铁锤不适合女孩儿使便让坐下的三个头领,徐达,吴青,丁玉,分别教她柳叶刀,鞭子,弩,他认为老子在霸道也不抵她亲自会,将来不在时,她还能自保。
大干爹徐达,二干爹吴青,三干爹丁玉,以前都是祁连山中的小头领,各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就在林道英兼并九山十八寨时赶来入伙的。
“爹,我为什么没有娘?”穆颜渐渐长大,终于有一天问了这个问题。
林道英顿了一下,说“你娘身体不好,你生下来不久,她就去世了”
“是因为生我吗?”穆颜问。
“当然不是,她一直身体不好”林道英说。
“那她长什么样儿呢?”穆颜问。
“长什么样?”林道英躺在床上盯着屋顶看了看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每晚睡前,他都会给穆颜说一些年轻时意气风发的往事,可没想到今天她问了这么令他难以回答的话。
“哦,有一幅你娘的画像,你想看吗”林道英坐起来,温和的看着穆颜。
“要看要看”穆颜使劲的点头,也坐了起来。
林道英,走到橱柜前,翻找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了一个卷轴,在穆颜面前摊开。
“哇,好美,这就是我娘?”穆颜将信将疑的问道。
“当然,这就是你娘,她非常漂亮,方圆百里,不,整个祁连山没人能超过她”林道英说。
“爹,这个能不能送给我?”穆颜问。
“当然,这就是你的了”林道英笑道。
2
离青峰寨五里之外的另一座山上,有一座古寺,人不多,香火也不旺,但特别清幽,隐蔽,林道英霸占青峰山后,兼并了附近的所有山寨,方圆百里的村庄都闻风逃亡了,但他对这座古寺分外开恩,不仅不动它,还经常给寺里捐一些香火钱,维持它的生计,因为青峰寨的到来已经让它的香火更加寥寥无几。
林道英觉得他积攒下的阴德将来会在某一时机转化为穆颜的运气,这就是他的动机。
寺里的住持第一次见到穆颜就赞叹不已说她有佛缘,某天会功德圆满,说的林道英一脸不悦,他只想让女儿有尘缘而不是佛缘。
古寺人迹罕至,僧人有限,来剃度的小和尚更少,总共也就五六个,不过俗话说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人再少也会争宠,本来大家也没什么好争的,待遇都差不多,同吃同睡,可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新人,名字我们后面会说到,暂且就称他为“新人”吧,平衡立刻被打破,方丈,师傅,首座,不是偏心而是非常明显的偏心,新人带发修行,自己单独住禅房,一日三餐送到房里吃,院里有专人照料,一个娘娘腔翘兰花指的老头,还有众多僧人保护,不用做活也就罢了,甚至连早课,坐禅也通通不必,不能忍。
至于新人是何来历,方丈也绝口不提,他对新人和娘娘腔老头都十分恭敬。
有一日新人出来散步,娘娘腔老头跟在后面,几个小和尚就迎了上去,新人衣饰华丽,举止高贵,更显得小和尚粗衣布履,举止粗鄙。
“新来的,你知道我是谁吗?”为首的小和尚说。
新人看着他问道“你是谁?”
态度冷静傲慢,顿时让小和尚更加不悦。
“我是谁?我是你大师兄戒嗔,还不拜见我”
“拜见你?!你是什么东西?!还不让开!”不等新人开口,娘娘腔老头便走上前来拦住他。
小和尚们一听他这娘娘的腔调,都哄笑起来不把他放在眼里,新人冷笑一声,拂袖便要走。
“抓住他”戒嗔喊道,几个小和尚一拥而上就要上去捉他,不知谁大叫了一声,大家又都往回跑,原来两个武僧拿着水火棍追了上来,几个小和尚没命的逃,最后被捉住,都被罚倒马桶一个月。
倒马桶可以说是寺中最令人倒胃口的活了,几个小和尚忍辱负重,工作之余还坚持讨论报复新人的方法,终于有一天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几个人如此如此商量了一番。
一个月后,有个特别富有的员外过世了,这个寺庙本就是那个员外出资建的家庙,家里人死后就放在庙里停灵,还要做盛大法事,员外家大业大,三姑六婆妻妾成群都要进庙里暂住,方丈命手下打扫出几间厢房,分派十来个僧人侍奉,于是新人院里的僧人就少了些,做法事那天,自方丈至小沙弥各个忙碌,对新人的照看难免有些疏忽,再加上这深山古寺也实在想不出会有什么安全隐患,总之大家就都疏忽了。
新人伏在桌前看书,几个人摸到窗户底下,骗他说带他去山下划船。
新人狐疑的看着他们。
“上次是我们不对,方丈也教训过我们了,您就大人不记小人过,我们也知道错了,就是方丈让我们来找你来赔礼道歉的”
这新人自打到这山上每日只在这古寺里转悠对外面的花花世界也向往不已,常常回想在京城的繁华生活,毕竟还是孩子,童心一动,就跟着这几个小和尚下山了,到了河边看果然有只小船,河水湍急,连着船和木桩的绳子被拽的直直的,戒嗔解下绳子把船拽到岸边,让新人先上,新人想上又止住了脚步,说请让别人先上。
“把他弄上去”戒嗔喊道,话音刚落,几个小和尚也不管人家如何反抗挣扎就一齐捉住把人推进去了,要说这几个小和尚如何心肠歹毒也不至于,不过是小孩子贪玩不知轻重,本来只是想把他丢在船里,他们几个在岸上牵着绳,追着跑,像放风筝似的吓唬吓唬他,结果他们不懂的是,夏季连日暴雨,河上游涨水,水流速度已远远超出他们的想像,空船轻巧,拉着无妨,可人推进去后,船身猛然一重,小和尚力气小抓不牢,绳子一下子脱手,连人带船冲走了,新人在船里大呼救命,小和尚们在岸上拼命的追,船还是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地平线上,小和尚们实在跑不动了,都吓呆了,过了半晌,都哭起来,哭了一阵子又回寺里去了。
娘娘腔老头午睡醒来后发现新人不见了,一下子像失了魂魄,连走带爬的去找方丈,方丈得知后吓面无血色,也顾不得法事了,派出所有僧人山前山后找疯了,几个小和尚怕受惩罚都闭口不言。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