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三章 ...
-
在张成认识我之前,我就认识他了。我大三上学期偶然去看了一场学校办的周度歌唱比赛活动。活动的名字,现在听来还是肉麻依旧,叫“想唱就唱”。大家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没什么印象,只记得主持小哥声音温柔,好像是刚学着上台,出了错就眨眨眼吐吐舌头,说着俏皮话让大家原谅他,明明很欠扁的事,那个男孩做着却很可爱。从那以后我每周都去。看到主持不是他,我会失望。看到他在台上做着我了熟于心的习惯动作,我会开心地产生莫名其妙的共鸣。我记下他的名字,记下他是哪个系,我看着他主持越来越流畅。想着全场带着这种心情看他主持的会不会只有我。那是种隐秘的、卑微的快乐。
现在来研究,我这就完全是粉丝行径了。记得当时,我还跟计算机系的同学曲折地打探过张成。探到的消息笼统如:他读大二才19岁,专业成绩优异,主持、演话剧、活动策划什么都掺和。细致如:不喜欢吃香菜,没有女朋友据说一个都没谈过。总之有的没的我都知道一些,他是我心底一个快乐的秘密。
那时我话很少,不认识的人更不会主动去搭讪。长得也普通,放人堆里挑不出来就只有被埋。尤其那时不喜欢自己男生一般低沉的声音,英语系男生少,所以演情景剧我没演过演女的。也许不说话充斥了这些自卑的原因。因此我一直安静地当他的粉丝。直到期中考试前的最后一个周,我照旧去看他主持了。只是这次是跟朋友一同去的,这个朋友中就有孙琪琪。我能跟张成认识也是因为孙琪琪。然而这次活动并不是张成主持的,后来我就发现他没有主持却在下面当观众,就坐在离我们后两排。我朝那个方向不安地望了几眼,就被孙琪琪逮住了。她问我在看谁,然后我就招了。还没听完孙琪琪就嗖地一下不见了,我听到她哒哒地奔到后面。我不知道她要干什么,整个人紧张动也不敢动。五分钟后他拿着张成的电话号码回来了。那次不是我第一次见识这样玲珑大方的孙琪琪,却是我印象中最神勇彪悍的。如果没有孙琪琪的电话号码,张成不会知道我的存在,对他而言好像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事实是我拿到了电话,而且回了宿舍就立刻发了短信。那则短信里谨慎地写了很长一大段。我斟字酌句,我诚惶诚恐。我告诉他,我是他的粉丝,今天要号码的是我的朋友。我告诉他,他的主持很精彩,我每次都去看。我告诉他,请继续加油!简直就是后援信的范本。
我发完消息忐忑地躺下。却惊喜万分地收到了回复。于是那个晚上,熄灯以后,我和张成用短信聊到很晚。我不记得我们具体聊了什么,只知道关了手机我也还是翻来覆去。
第二天对床的妞说:你昨晚中邪了么。
我就这样保持了中邪的状态很久。比如下雨天,我会提醒带伞;问本周是不是他在主持,我会去看活动。中毒更深的契机是,我们互加了扣扣。也许陌生人之间,在好奇没有消失之前都是这样聊得嗨。他聊过他的梦想,自己想读传媒,因为父母的医院而选了计算机。我聊我的最向往的苏格兰,风里一定裹着悠扬的风笛,沉静碧绿的的河流湖泊一定布满草原。
我终于有了从粉丝变为知己好友的感觉。
总之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们在网上已经互相很熟了,但也只在网上。
一天,我去看张成主持,提前告诉了他。但到了才发现去早了,台上稀稀拉拉一群人还在忙着布景彩排。于是他说他要下台来找我,看着他走下台来我心里敲着鼓。他走到我身边的时候,我心提到了嗓子眼。然后我看见他,潇潇洒洒地从我身边掠了过去。来来回回好几遍都想没有看到我一样,提到嗓子眼的心咕咚沉到水底,我甚至听到冒泡的声音。他果然认不出我来,或者他期待的是另一个女孩。
我只好硬着头皮叫住他,看他一脸吃惊地盯着我。原来在他的想象里,我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或许我应该秀发飘飘,而不是清汤挂面,我应该白皙可爱,而不是晒跟不晒都一个样,我应该面容恬静,而不是连清秀都算不上。当即我就给他的反应造了这么一个排比句。震惊过后他马上又释然了,然后哗啦啦就坐在了我旁边的椅子上,微笑看着我说:“跟我想的不一样?”
“你想的是什么样?”我知道我不应该问这句话。
我从眼睛里读出了失望。回想起来,我很确定他肯定把当时跑去要号码的孙琪琪当成是我了。虽然我解释过“要号码的是朋友”,但很可能被理解成:女生的羞涩和矜持。后来搞懂了个道理的我,即使隔着多年还是感受到了暴击。
总之虽然过程乌龙,但最终我们做到了现实的朋友。只是他的印象里我的形象变了。我一直深信,他没心没肺惯了,再加上朋友很多,也不会介意多一个性别不一样的兄弟。我们之间确实,连暧昧都没有过。而这段关系带来的阴影延续到现在。有男的主动靠近,我心里就开始琢磨看我像哥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