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故人来 ...
-
铭昭搬离故乡已有5年。
时光生变,原落于山中、香火寥落的破庙竟被鉴定为元代古迹,一朝传名,一个了了二十平米不足的小庙被开发包装成一处旅游景点。一时间,慕名而来的游客香客如织,原本荒寂的山村也变得热闹起来。
回故乡,参观山庙只是顺带。小时候淘气,这一带的山她都是踏熟了的。连这座庙,在没被3米高的青砖墙围合以前,都是她们淘气的据点之一。太熟了,她太清楚山庙之前的破败与寥落,连里面的雕塑她都曾摸过几回,即便这些塑像后来都塑了金身,她也做不到像身旁的香客这样虔诚地对他们叩首。
略待了回,她便从旁门走了出来。
下山的三岔口处有一座青砖房,门口竖着道仿旧的布幌:算命。这便是铭昭本次出行的目的地之一。
一间不足六十平米的房子,左边开门,右边开窗。窗户大开着,算卦的先生就坐在窗前的书桌后,这就算是他的门面了。透过大开的窗户,能将室内看得一清二楚,角落里放着一张床,屋中央还有张方木桌,除此外,便再没有什么家具了,屋内墙壁竟是裸砖,看起来很是寒苦,
铭昭略打量便收回了目光。窗前的算命先生看上去年龄略小,白面无须,穿着淡蓝色衬衫,和铭昭的预想差出很多。
“您是这里的算命先生?”
俯首翻着一本黄历的算命先生抬起头来,看见窗前的顾客,也没有该有的热络,“自然。”声音平平的,说完便又低头研究手上那本黄历去了。
铭昭也不在意,从身后的背包里取出纸笔,伏在窗棂上,拿笔在一张纸上写了点东西,递给了窗后的算命先生。
“我想知道这个人现在在哪里?”
那算命先生扔低头看着黄历,头也不抬地说:“五十块钱!”
铭昭这几年这样的人和事儿见多了,也不生气,从钱包里拿出张五十元的纸币,放在纸片上。
算命先生没有马上接,仍是慢条斯理地看完那一页,才抬起头,将那张五十元的纸币仔细铺平,收好,才皱着眉有些不耐地拿起书桌上的纸片。
铭昭一直在旁看着,眉目间不见气闷,只是心中到底隐有失望。
“已逝,无处可寻。”话说得直白,语调也是平平没有感情。
铭昭弯腰,靠得窗后算命先生近了,“我要您推算他在哪里,不是要您向我转述流闻。”声音清晰切齿,含着难以压制的激动。
那算命先生微仰着头,注视着铭昭,手里的纸片已经丢到了一边,上面写着一行生辰八字。
“哦?看来这个人我应该听说过?”他说着,便站了起来,身量颇高,隐隐压了铭昭一头。
“你的、故旧?”语气竟微微有些嘲讽。
铭昭已经自然地退出两步,不语。
那算命先生站得笔直,目光在铭昭身上转个圈,留在铭昭的鞋上,“去山庙的路都铺了水泥,你鞋子上却沾着山泥,你上山干什么?去拜祭他?”说罢,直视铭昭,眼神里的讽意压都压不住。
“他不一定…已逝,”铭昭直视他,“我听说过您的名气,只想让您算算他是否还活着?他在哪里?”
那算命先生已经又坐下,重拿起黄历。“我不认识你的故旧,也没闲心听那些碎言。他确实已死,你若执迷,我命算得再准也无济于事。”
铭昭无言,走到窗前收起桌上的纸条,转身离去。
“沉湎旧事于你无益。”说罢,窗后的算命先生又低头看起黄历。
已经转身的铭昭身形略顿了顿,便大步离去。
从山脚到镇上的车站还有好一段路要走,行至一半,天空便开始飘雨。
铭昭神思不属地走在路上,雨点飘在脸上时,倏忽间好像又见故人。
阳光和煦的春日,他要她闭上眼睛。温暖的阳光下,冲着他微扬起的她的脸庞,他着迷地一遍遍虚空摩挲着,描画她的眉眼,直到她等得不耐,嘟着嘴抱怨:“你到底……”,话没说话,下巴被托起,嘴唇上挨到一片柔软,她惊讶地睁大了眼,看到紧挨着的、与她嘴唇相贴眼睛紧闭的他,只略看到他脸上的紧张、沉迷,便被他另一只手掩住了眼。
铭昭睁开眼,眼圈已红。
她的阿升,余生唯有如此才得相见么?
山的另一侧,与古庙遥遥相望的山脊,是一片墓地。
身着黑色风衣的男人一步步行在山间,山泥湿泞,脚印便很是清晰,男子踩着比自己码数小了很多的脚印,最终停在一座旧坟之前,墓前的脚印明显深了很多,形状也有些扭曲,男子扯了扯嘴角,看着碑上被擦得干干净净的照片,自嘲道:“你死不见尸六年,她惦记了你六年,我这个大活人…呵呵,这么多年,如今杵她跟前,她还是照旧不认得。”男子靠在墓碑前,摸出包烟,抽出一支,点上。
烟雾缭绕,他满脸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