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邢家美玉 ...
-
如果是一个家族里庶出的姑娘,日子想必是不好过的。
若再加上生母早逝,头顶上还有个厉害的嫡母,日子铁定是更不好过了。
放眼全京城,上到王公贵眷们,下到富庶豪绅们,太太、奶奶们都是出身嫡系,身份高贵,有娘家的父兄做靠山。所以无论爷们如何在外面花天酒地,庶子女一堆,但在后院里,女眷们无一不守着嫡系为贵的规矩,庶子女们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不好过。
中散大夫邢文章家的邢六姑娘邢希瑶常常想,若不是因为自己的生母周姨娘是嫡母太太周氏选来伺候父亲的,自己的日子必定比五姊和七妹妹难过的多。
虽然自小丧母,但周姨娘是在战乱的时候因为护着二姊姊而死的。所以在姑娘众多的邢家大院里,有了太太的格外青睐,日子还是不错的。
邢家一共三房,父亲邢文章是长子,膝下有三个儿子,都是太太所出。邢家大姑娘邢希玲,邢六姑娘还未记事的时候便参了选入了宫,后来做了才人,得太上皇的宠爱又升了嫔。邢家二姑娘是太太唯一的女儿,闺名熹琳,十岁的时候和董家的二爷定下了婚约。三姊是个谜一样的人,连名字都是听丫鬟们闲话说起来的,叫邢希玟,应当是同大姊同一个姨娘,可是这个三姊在十六岁的时候莫名在东郊园子里病了,又因为是平阳之祸的时候,没有郎中,最后病死了。四姊是二房的太太所生,不过二房的太太一向同太太周氏不好,两个人之前为了家产很是有一番算计,后来老太太去了之后,分了房,长房又有定嫔在,二房的太太倒也不敢再来闹了,所以四姊邢熹玥并不常见到。五姊邢希琼是柳姨娘所生,气性极高,在学堂里什么都要争头先,所以学堂里和她要好的姑娘并没有几个。七妹妹是杜姨娘生的,自幼是让老爷捧在掌心上长大的,不过二姊似乎也不曾同她计较,七妹妹邢希珍再怎么娇惯,在这个嫡系尊贵的后院里,也占不了二姊什么便宜,反而时常被二姊派嬷嬷训斥。
原本邢家的姑娘们都是和姨娘住在一块的,老太太仙逝之后,太太就让每个姑娘都自己住在跨院里,每天早上来太太这里请安用早饭,其余的时候不大讲究这些规矩。而自己,从东郊回到府里之后,太太就将自己接到房里养大,住在太太院子里旁边的二进小院里。说实话,除了在族谱上名字靠不上前以外,其余的吃穿用戴,出行学字,待遇竟与嫡女二姊姊一点不差。
刚开始的时候,上房里除了自己的奶嬷嬷对自己用心点,其余的丫鬟婆子也没将自己这个庶出的姑娘当回事,就连太太身边常用的二等丫鬟也比自己体面些,奶嬷嬷时常暗地里擦着泪,边念叨着生怕太太等自己长大了,哪天就许给哪家做姨太太了。不过在内宅里当差的人无非也就是看主子的眼色罢了,有次自己大概五岁的时候,二姊又因为太太多给了自己一个小香囊而着脸同母亲置气,后来,太太直接处置了一个唆使二姊来哭闹的丫鬟,二姊还没来得及哭呢,太太便拉着她的手说:“你六妹妹因为你没有了娘,你把母亲分给她用一用,又如何?”
二姊那时也就十二岁,已经到了懂事的年龄,含着眼泪点了点头,次日就把她屋子里那些玩意儿搬到上房说是给自己玩,连从不管事的老爷都连连点头赞二姊懂事。至此,所有在上房伺候的人都将这六姑娘,当成嫡出的姑娘一般看待。
今日是二姊邢熹琳的好日子。
全府上下为着邢府唯一的嫡女出嫁已经准备了半年,二姊夫董知和是武经郎,镇守西京,二姊成亲后必是要跟去右都的。出嫁前,二姊还为不能常常回府很是哭了一场,还是大嫂常去她房中劝她,说是以后姑爷总是要回京的,才慢慢止住。
不过,太太的态度还是很奇怪的。无论二姊怎么哭闹,太太从不劝她,好像也不为所动。
连住在小跨院里的柳姨娘都私下里嘟囔,把亲生女儿发配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真不像是自己个儿养大的,倒像是冤家。
后来,这话越传越远,终于传到太太耳朵里,那天,邢希瑶刚好在太太房里用晚饭,太太听到寻芳姑姑来传话时,只是笑了笑,没说话。过没多久,柳姨娘被父亲禁了足,连今日阖府大喜的日子都未出她那院子。估计是柳姨娘在父亲耳边又念叨着三姊的婚事,毕竟她是五姊邢希琼的姨娘,总是害怕母亲一狠心,把庶女发配到更远的地方去。
其实邢希瑶觉得柳姨娘是多虑了。
二姊的婚事看似不那么光鲜,其实内里却是一门实在的婚事。二姊夫董知和虽然人在右都,其父亲董靖昌是怀化将军,董家大郎董知礼是秉义郎,常在陛下身边伺候的。董家一门虎将,将来二姊夫是必定要回京予以重任的,如今看着不显,将来却未必。
而且董家是很有规矩的人家,听说董家都是夫人做主,董家的男子身边别说妾氏,就连贴身伺候的丫头都少。董家的规矩好,因而董家家和万事兴,夫妻和睦,从未听说过红过脸,吵过嘴的。
邢希瑶想着想着走出邢熹琳的院子,坐在花园的亭子里,杵着自己的下巴想着,果然,二姊才是太太的亲生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