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基层管理  ...
            
                 
                
                    - 
                          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想必不用详细说明了,在整套体系里除了“智囊”的培养和使用之外,最关键的我认为是对基层管理者的审视和定位。
 基层管理者包括店长、组长、队长、班长处在第一线的管理人,这类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工作态度以及管理手段可以说是企业的“代表”。因为职务低、权力小的关系企业领导很容易忽视他们的存在,也很难监督和管理。
 管理企业就像管理国家一样,还是大鱼吃小鱼的道理,没有村官的贪腐何来一条条腐败的“大鱼”?村官如果认真、负责的帮助百姓谋福,百姓们又怎么会没有好日子过呢?最基层的公务员如果真心实意的为百姓办事,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些道理运用在企业管理也一样,往往最容易忽视的才是复杂的根源,当你不得不重视的时候很可能为时已晚,再想“杀一儆百”的时候恐怕就难了。
 给了员工投票权没有用,想给员工最好的福利但落实不了没有用,想给消费者好的形象不能做到也没用。
 我并不反对以“人际关系网”、“高学历”为中心发展的企业,但职务分配要以“能者居之”为前提。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中国的人才千千万,为何中国的企业就是奈何不了外企,为什么就是得不到国人的拥护?
 答案我似乎已经找到了,一个连员工都不能拥护的企业,还谈何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害群之马的危害我想大家都清楚,身为企业领导人应该比我清楚,为什么就是解决不了呢?
 不得不承认这其中涉及的问题确实很复杂,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主要是看领导人重视企业还是重视人情了。怎么说呢,不能否认现在的人很势利,今天的你有地位、有钱都会笑脸相迎、马屁不断,当你日后一无所有时,什么也不是,也没有人会念你的好、记得你的恩,真的没有必要太讲究人情。
 高学历真的好吗?我不这样认为,我只知道,天才不是靠后天培养出来的人才,而人才的定义并非取决于学历。
 在中国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假学历太多,平均十个人里就有一个人的学历是假的,有花钱买的、有别人代考的,也有通过“便利条件”弄来的,真实率并不是很高。
 再有,中国的教学传统属于“硬知识传授”,有学历、有知识但不见得能够灵活运用,非常死板也很局限。像那些比我学历高、年龄大的博士、硕士们,不一定比我的文字驾驭能力好、心理素质强,某些事情上也不见得比我看得透彻、想的明白,不是吗?
 针对最基础的管理措施,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规模有不同的方式,我比较欣赏孙权的“制衡”手段,制衡的意思无非是相互制约,建立一条“有头有尾”的管理链条,是最好也是最稳妥有效的方式之一。完整的管理链条中,员工与企业领导人之间的通话非常重要,毕竟,真正为企业着想的领导莫过于第一负责人,最了解企业基层一系列问题的非企业员工莫属,多多听取员工的意见不是什么坏事。
 员工之所以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无非就是怕丢了工作或受到不公平待遇,那么只要打消了这两点顾虑,我相信他们会成为企业最好的“监督员”。
 基层管理者的重要体现在代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接触,而员工对企业的印象如何完全取决于一线管理者的作为,这一点是我国很多企业所忽视的管理细节。
 享受工作与为了钱工作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概念,综合心理学来说,潜意识的反感因素影响非常广泛,甚至还会演变为报复心理。某些企业员工存在工作不认真、精神恍惚、偷窃行为、恶意破坏、违规违章、行为失常等等,这些问题的源点就是企业对员工的“关照”不到位所导致,也就是任其反感心理滋生引发的后果。这种反感心理因素具有“连带效应”,不是一个、两个人的问题,对此,我希望各企业领导能够给予高度重视。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培养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情感百利而无一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还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像大型重工业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反感心理很可能导致工伤、意外事故的频繁发生,涉及的赔偿和一列席问题反而更加头疼,何必呢?
 具体建议我就不说了,毕竟各种企业之间的管理方式不同,我也没有符合大众企业的合理建议,一一说明难免漏掉一二,还望企业领导们能够认真对待吧。
 我本身对商界的兴趣并不多,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都是我自己综合各方面分析之后总结的一些建议性观点,只是希望能够提供国内企业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仅此而已。
 下面我来简单的总结一下:
 1、“三点一线式”商业理念与管理体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2、重视“智囊”的培养和使用,吕布再骁勇也无法媲美诸葛亮,而“智囊”的人品比才能更为重要。
 3、任何方案、活动内容、发展模式、运营体系一旦失去了唯一性也就没有了可持续性,要不断给自己创造“手牌”延续发展空间确保竞争优势。
 4、洞察经济,跟随经济变化完善企业发展理念,要学会高瞻远瞩、放眼将来,以清醒的视角和犀利的手段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5、一个区域的消费资金流失会影响区域范围内的所有企业,确保自身企业范围之内的经济循环正常运转也是为自身谋福的一种方式。
 6、经济循环的正常运转要建立在群体而不是个人,群体的腰包缩水、个人的钱包膨胀,一旦经济链条中断,任何企业也无法幸免于难。
 7、以“真诚”入手,从“回报”开始,挽回消费者的信赖和好感。
 8、放弃“相同”,专攻“别处”,请记住,当“化了妆的美女”满大街时,也许“素颜”才是最美的体现。
 9、分配职务要以能者居之为根本,思维灵活的“天才”永远比知识死板的“人才”可靠,但人品的把关永远是前提。
 10、审视基层管理的重要性,培养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情感,消除员工对企业的反感心理,百利而无一害。
 11、套用观点和理念,舍之“弊”、取之“利”、再借以“弊”摸索“利”用于企业发展。像苹果的成功之处、国家的政治体系,可以将有利的方面套用在企业管理、发展之上,而不完善的地方也可以作为参考用来完善企业存在的缺陷。
 12、领导人的自我定位非常关键,英明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