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精魅篇之梅阳 ...
-
一、
白云寺烟霭迷离,上都二十八景中排十六。
但逢春月,又逢春雪,白云寺的梅景却排在第一。
某年小雪,秦子期途径北郊,夜宿白云寺,风雪渐烈。
雪停之时,秦子期推开而出,得见一弯清月,大笑。
白云寺的梅花只在初春之间,雪后月出之时才会盛开,因为奇特,所以罕见。
秦子期以为运道,踏足梅林之时,遍地银装,一缕冷香绕鼻。
老梅树枝干宛如虬龙,开着满树的梅花。一眼望去,状如飞雪,妖娆飞红一片。月落梅林,似钩。
秦子期只觉得这月亮,比以往要大得多。
冷香绕鼻,秦子期欣然而来,香气愈浓,渐有歌声。
梅林深处,有人茕茕独立,然自陶然,欣悦而歌,清越如泉,谦谦公子。
秦子期远处站定,不知佳人是人是鬼,故渐生惧色,正欲退走,误踏枯枝。
佳人受惊而走,回首惊鸿一面,胜于明月,胜于飞雪,胜于梅花。
清月如钩,钩走了书生的魂魄。
二、
秦子期彻夜未眠,天明之时便问过方丈,言寺中可有外客。
年轻的住持笑道,施主心中有外客,寺中不曾有。
秦子期故言梅林所见,住持沉吟许久,方道:“老树成精魅,施主所见,乃是梅月居士。”
秦子期大受打击,浑浑噩噩,下山而去。
七日后,又小雪。
秦子期神魂归附,惊觉已在梅林之中。大雪茫茫,秦子期不避不躲,于梅树下翘首而盼。
雪停月出,形如缺角玉珏。梅花盛开,轻薄如羽,冷香渐浓。
老梅树下,烟霭渐浓,梅月居士着一身素色,泼墨般绘着梅树枝桠,于烟霭中踏步而出。
秦子期心如擂鼓,便似着魔般,摒住呼吸,看着梅月居士飞上梅枝,对月而歌。
天色渐明,梅月居士化作梅花,飞雪一般散开,落得一地。
秦子期双眼通红,忍不住将梅花拾起,置于怀中,一身冷香。
三、
天气渐暖,再无霜雪,转眼草长莺飞,春去夏来。
秦子期形销骨立,相思入骨,每日捧着香囊入梦,囊中盛风干红梅。
梅花风干,却依旧妖娆,不减颜色,佩于身上,冷香不绝。
秦子期以此解忧,似有魔怔,日渐消瘦,卧榻不起,气若游丝。
终有一日,有佳人入梦而来,询问诗书礼仪。
秦子期相思病却,饱读诗书,秋闱之时中举,仍旧勤修不辍。
又是冬至,开春在即,秦子期以求清净之名,借宿白云寺,以待春闱。
又逢春雪,月光如轮。秦子期夜踏梅林,梅月居士含笑而立。
秦子期靠近之时,梅月居士却悄然后退,道:“妖魅食人精气,乃是天性,人妖殊途,缘分只此而已。”
秦子期问道:“既然如此,又缘何入梦?”
梅月笑而不答,然清泪至面颊而下,道:“诚感君心,不愿君故,却不知可念而不可得,乃人间至苦。”
梅月转身而走,逝于梅林深处。
第二日,梦中空无一人,第三日亦是如此。
再逢雪夜,秦子期夜访梅林,不见故人,只觉佳人如清梦,一去无踪。
秦子期不寝不食,将死,果逼得梅月现身。
“相思之苦,我再难忍受,君心似铁,不肯再见我一面?”
“见是苦,不见亦是苦,长痛不如短痛。”
秦子期哈哈大笑,道:“无你,我不愿独活。”
四、
又逢雪夜,月出山涧。
秦子期身子淡薄,难忍寒意。梅月遂迁至僧舍,初时只谈诗书,然秦子期心动欲起,目光灼灼。
梅月心慌意乱,惶然而走。
秦子期追赶不急,只得俯身自狎,口口声声,具是梅月。
梅月心慌意乱,不曾留意,行迹被僧众所察,报于住持知晓。
住持往梅林来,于百余梅树中找到梅月真身,呼请相见。
梅月现身相见,住持却亦被美色所惑,强自警告一番,便匆匆离去。
春闱过后,秦子期高中探花,殿前对答,引得龙颜大悦,可谓前程无量。
然住持早已知其与梅月之事,暗中窥视,竟心生妒火,佛心消退。
秦子期入翰林院任职,白日公务繁忙,夜里仍旧与梅月梦中相会,日渐亲昵。
又一年春,秦子期夜会梅月,举止亲狎,只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于是春宵帐暖,天明之时,精神不振,身虚体乏,始知梅月所言不虚。
住持看在眼中,禅心已破,秦子期下山之后,邀梅月狎玩。
梅月不从,住持道:“菩萨,你既肯度他,为何不肯度我。”
三请三辞,住持心中怨愤,梅月见得,心中隐忧。
果一日,有僧奉住持之命伐梅树。梅月知是恫吓,心忧不已。
五、
深秋,忽一日午时小憩,秦子期梦见梅树起火,梅林化作灰烬,惊惧而起,遂加急赶往白云寺。
同僚阻拦,秦子期言救命如救火,惶然而去。
至梅林,见住持在林中喝骂,污言秽语,难以入耳,并撒下火油,欲将梅林烧毁。
秦子期上前相阻,却非住持对手,被打晕在林中。
住持恶念丛生,欲将秦子期与梅月一同烧死。
火油点燃,有官差赶到,抢出秦子期,将住持擒下。
若非同僚报官,言性命攸关之事,秦子期身遭烈火,恐已遭不测。
秦子期醒来,只听闻梅林已付之一炬,卧榻不起,心如死灰。
修养数月,秦子期一身疮疤,瘦骨嶙峋。
一日春雪,秦子期忽振作精神,往北郊白云寺而去。
白云寺住持谋害朝廷命官,古寺繁华,已成过往云烟。
秦子期冒着风雪,跌得遍体鳞伤,及至梅林,风雪渐停。明月皎皎,大如车轮。
雪盖梅枝,半是焦黑半是雪,秦子期身形佝偻,咳血而行。
梅林深处,梅月真身,老梅树虽未焦裂,已而干枯。
秦子期哈哈大笑,终于心死,逆血上涌,喷于梅树。
“梅月……我来了。”
秦子期背靠梅树,气息低微,渐渐消散。
明月皎洁,奇大无比,白雪皑皑,鲜血如同梅花。
枯梅枝上,一朵苞蕾开出红花,清风拂过,梅花凋零,归于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