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030-农家饭菜香 ...
-
既然是没有办法从舅舅晏进的口中,打听到表哥晏观樵的身世来历,林听夏纵使是忿忿不平也只能够是作罢。时间像是指间的沙子般流走,很快时令便踏入了十一月,即使是在四季不分明的甘竹岛上面,也渐渐的有了秋冬之意。
这日,宋迎国带着主管的领导前来参观,林听夏把马老头也找了过来作陪。
她早在几天前,就收到了市里面的大官儿,要前来参观的消息。
让她意外的是她的这个小小的农场,刚投建起来没有多久,甚至还没有干出成绩,何德何能要劳动这位分管农业的任局长大驾光临?结果等到任挽书带着几名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员登岛后,她才明白了当中是什么原因。
原来人家任大局长是宋迎国的学长,仕途清明,前程似锦,放在市里面都是能够说得上话的大官儿。宋迎国立誓要干出事业,凭借政绩冲出甘竹岛,自然是需要多在上级领导面前露脸,而这位任挽书就是宋支书邀功的对象。
在林听夏和晏观樵承包土地的时候,宋支书开前门开后门的,给了他们不少便利。
所以林听夏自然是投桃报李,好好地配合他的参观工作了。
一行人抵步山上的果场的时候,工人们正搭了梯子,把黄澄澄的柚子从树上采摘下来。林听夏在夏天的时候接手这片果场,上千株的柚子树开花挂果,她赶上了最好的时机给它们浇灌特殊的养料,因此今年漫山遍野的柚子树是大丰收了。
她家果场出产的柚子,不单止是产量惊人,而且品质也非常上乘。
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柚子,套上塑料薄膜保水,保存得当可以放到次年的春天。
在进行保水处理的时候,不少的果场都会使用添加剂,致使柚子的皮肉发苦,林听夏作为绿色农场的小老板,是绝对不会做这种损德的事情。
她家的柚子好吃的口碑,都是通过吃货们的口耳相传建立起来的。将近两个月的采收下来,山上的果场渐渐地变得稀疏,而指名道姓要买她家的柚子的顾客却是越来越多,其中马老头就是最好最直接的例子。
原本马老太太是很不乐意,马老头退休了还要接私活。
但是自从林听夏与他搭上线后,马家的生活品质是大大地提升。
林听夏的出手豪爽大方,走地鸡、土鸡蛋、新鲜瓜果蔬菜以及时令水果,每次马老头前来作技术指导,返程的时候总会随手带上两三件回去。
初次烹煮林听夏送来的蔬菜,马老太太看着被马老头、马千金以及马大爷扫空了的碗碟,惊叹自己当了几十年的煮饭婆子,竟然临老了厨艺还突飞猛进!结果等到吃完从岛上面带回来的蔬菜后,换回了从肉菜市场里面买回来的,她才发现不是她的厨艺进步了,而是原材料把全部的功劳都占走了。
她担心瓜果蔬菜里面,添加了不健康的东西。
因此特意地让马老头打听清楚,林听夏是怎样大规模种植的。
马老头山上山下认真地巡查下来,结果发现林听夏的农场是真真正正的绿色种植,她家的瓜果蔬菜不打农药,施放的肥料除了绿肥之外就是走地鸡的鸡粪。
马老太太听闻了结果后,是完全的放下心来了。
每回马老头上岛,她都要叮嘱他带东西回来,不单是他们家自用,她还要给自己的广场舞友、亲戚们带土产。后来因为数量太多了怕马老头记不住,她都是直接列好了清单交给他。林听夏总是以成本价卖给他,有时候还开玩笑说如果他的车子装不下,可以让表哥给他整车送货上门。
马老头得了林听夏给的实惠,对她的鱼塘养殖是更加上心。
有时候不到上岛作技术指导的日子,他也会打个电话过来跟林听夏扯扯闲常,逮着机会就开车往甘竹岛上面去。
林听夏带着宋迎国、任挽书等人,穿巡在果实累累的柚子树丛中。
任挽书亲自动手采摘柚子,又向林听夏询问了不少问题,针针见血都是问到了实在的地方。
而与他同来的研究员,则是把重点放在了产量和品质上面,希望能够得到林听夏的经验,把种植技术推广出去。林听夏什么问题都可以回答,唯有产量以及品质的问题她没有办法给出答案。她都是利用空间作弊的,这种技术怎样推广出去啊?
因此她把功劳都推在了,有种植经验的工人身上。
研究员自然是找老工人聊天去了,而任挽书则是笑着看向了林听夏。
很显然任大局长并不相信她的说辞,认为她还有独门的秘诀掖着不肯公开。
他的年纪跟元东柯相仿,笑起来让人如沐春风。
林听夏原本听到他的正局长官衔,以为是跟马老头差不多的糟老头子,结果见面后才发现对方竟然是年青有为。
任挽书沿途下来的说话都不多,但是却可以看出来底蕴很好。
难怪宋迎国对这位学长赞不绝口,就算是瞎子也可以看得出来,任大局长目前不过是在攒资历,他日必定是成就不凡。
林听夏把他摘的柚子接过来,当场挥刀剖开了让大家品尝。
她剥柚子的方法是晏观樵教的,并且是用得非常的熟练,任挽书含笑地看着她,就连宋迎国也忍不住赞叹道:“细妹,你这手法是真的绝了。”
“哪里,马马虎虎吧。”
林听夏难得的谦虚了起来。
她不想被任挽书目光如炬地看出什么,免得事后还要找借口遮瞒过去。
所以她决定要低调做人,直到把这尊大神送走。
“这柚子真是百吃不厌!”
马老头不是初次品尝柚子的味道,但还是极捧场地竖起了拇指。
任挽书也在品尝柚子的果肉,当第一口咬下去的时候,他的动作停顿了一会儿,然后又再咬了两三口。虽然他始终是带着亲切、没有架子的笑容,但是林听夏觉得他应该是对口感十分的满意,看向她的目光中也多出了探究的意味。
“听闻林小姐是博士毕业生,学的专业是什么?”
“生物药剂学。”
林听夏的学历以及专业,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为什么会选择回乡办农场?”
任挽书尝了几口便停下来,这个人的自制力是相当好。
“我觉得种田办农场挺好的。”
林听夏诚恳地回答着。
她看在宋迎国的份上招待任挽书,跟他聊天倒不算是难受的事情。
任挽书显然对她回乡的理由很感兴趣,询问了她承包土地以及投建农场的过程,还询问了她将来的打算以及目标。
因为宋迎国说了参观人员要留饭,所以林听夏早就让表哥准备了。
山上的果场搭建了工棚,平时工人们都是在山上用午饭的,有专人负责煮饭炒菜,工棚里面锅碗瓢盆都是齐全的。晏观樵得了林听夏的吩咐,把新鲜的瓜果蔬菜送进城里面后,便到工棚下厨准备中午饭。
林听夏眼看着接近中午,便邀请任挽书往工棚走去。
上级的领导都讲究风评,官位越大就越是顾及清廉的名声,所以他们中午安排的地地道道的农家饭菜。宋迎国加入了他们聊天的行列,三个人一边说话一边领着其他的几个人,举步往着工棚的方向走去。
红砖砌墙、水泥浇注的屋顶,不高不矮小小的两层楼房,位于山坡下面的工棚,是上任果场的场主留下来的。除了给工人们提供中午吃饭、休息的地方外,还作为仓库堆放着肥料、锄头、梯子以及镰刀等等的工具。
林听夏在山上养了五千多只走地鸡,照料鸡舍的工人也住在工棚里面。
晏观樵为今天的中午饭,动手准备了四道农家菜。
铜盘蒸鸡、鸡蛋炒番茄、拍黄瓜以及蒜茸炒青菜,全部的原材料都是自家的农场出产,鸡是养了半年重量有四五斤的走地鸡,蛋是每日新鲜捡回来走地鸡生下的蛋,番茄、黄瓜和青菜都是在山下的菜田里面采摘回来的。
他用大电饭煲焖好了米饭,除蒸鸡外的其余菜肴都做好了。
铜盘蒸鸡是特色菜,要把鸡肉蒸得原汁原味、鸡味香浓,时间、火候的控制非常重要,所以这道菜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他把材料都准备好了,鸡肉也加入了味料,只等林听夏他们抵步便可以开火,最多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上桌。
他把红枣去核切丝,走地鸡宰好洗净,然后加入陈皮丝、姜丝、胡椒粉、生粉、生抽、盐、糖、鸡粉、花生油拌匀。要把这道菜肴的美味真正发挥出来,挑选上乘的红枣、陈皮和优质的花生油是关键,而他更加是直接就用了土榨花生油。
秋日的气候天清气爽,山风吹动着林叶,果场中处处飘来了果香。
站在工棚前面的桔子树下,他给自己点燃了支香烟。
他的烟瘾并不是很重,只是偶尔心情烦闷或者是闲得发慌,才会拿出来吞云吐雾。林听夏并不反对他抽烟,只要他掌握分寸不要过量就好了。
他把烟蒂夹在了手指中间,饶有趣味地看着黄狗打架。
为了防止果场被小偷儿光顾,所以林听夏让工人养了好几条、学名中华田园犬的土狗,这些狗崽们每日漫山遍野地奔跑,所以毛发上面全是泥灰。晏观樵打算等吃完了中午饭后,就拉水管过来给它们好好地洗个澡。
林听夏领着任挽书等人远远地走来,便看到表哥悠然自得地看着黄狗打架。
白色松软的棉布衬衣、黑色的牛仔裤,他的衣着随意而简单。
衬衣的领口微微地松开,下面是结实健硕的胸膛,将近一百九十公分的身高,让他无论站在什么地方,都轻易就吸引了旁人关注的目光。
察觉到他们走近过来,他抬起头露出了笑意。
如此神情轻快的表哥真的不多见,她觉得他现在是越来越开朗了。
林听夏弯起了唇角,同样也微笑了起来。表哥现在几乎是每天的晚上,都赖在她的房间里面过夜,外婆对于他的这种行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本晏木生是跟他同床而睡的,他以他长大了要独立为理由,把他挪到了隔壁的房间,然后他即使是整夜不回去,也不会再被小外甥发现。
她跟表哥正处在恋爱的蜜月期,每日都腻歪着,不管怎样都觉得是不足够。
“今天的午饭是大樵亲自下厨吗?”
宋迎国知道晏观樵的厨艺不差,可以拿得出手招呼任挽书等人。
“表哥很早就过来准备了。”
林听夏微微地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
“辛苦你们了。”
宋迎国感激地点了点头。
他实际上是非常羡慕林听夏和晏观樵,他们两个人齐心合力地承包土地,发展鱼塘养殖、果林耕种以及蔬菜种植,把农场搞得有声有色。最难得的是林听夏有钱有学历,却甘愿留下来跟着晏观樵囤田种地,彼此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假若他们不是表兄妹的关系,神仙眷侣也不过是如此了。
自从林听夏承包土地后,甘竹岛变得有生气多了。
上岛走亲戚顺便买土产的人多了,每日摆渡的宋大明父子是乐开怀了。
家中的年青人外出打工了,闲置下来的老人、中年人便给农场打工,有了事情做显得人也精神了。以往宋迎国作为村支书,最为头痛的就是岛上面的居民太过闲散,人闲是非多,争执也层出不穷,现在大家老老实实地做事赚钱,岛上的风气也渐渐地好转了。
相信以后等林听夏的桑树苗长起来,桑蚕养殖起来,这个岛上面还有更多的新气象。
随着林听夏与宋迎国交谈的话音,任挽书的目光落在了晏观樵的身上。
晏观樵察觉到他的注视,冲他微微地点了点头。
两个人的目光在半空中交集,任挽书若有所思地拧结了眉头。
晏观樵扔掉了手中的烟蒂,举步向着他们走了过来。宋迎国开口作了介绍,任挽书主动地向他递出了右手,“晏先生,麻烦你们了。”
“任局长客气了。”
晏观樵与他右手相握,语气沉稳地开口。
“晏先生曾经当过兵吗?”
任挽书上下地打量着晏观樵。
他的身上有军人正直和刚毅的气质,任谁跟他接触下来都可以轻易察觉。
就像是全身蓄满了力量,随时准备着扑跃出去的猎豹一样,这种经过了严苛的训练才养成的特质实在是太明显了。
“是的。”
晏观樵从容地点了点头。
几个人见了面寒喧完毕,他留下林听夏招呼任挽书等人落座,而自己则是转身回到了厨房。
木柴塞进灶膛里面,大火烧得旺旺的,很快鸡肉的浓香便四处飘溢。
林听夏给任挽书等人倒好了茶水,便张罗着端菜上桌准备吃饭。在她忙进忙出的时候,任挽书向宋迎国开口询问道:“晏先生跟林小姐同样年轻,他今年多大的岁数了?”
“明年就是二十七岁了。”
宋迎国爽朗地笑了起来,“像他们这样年纪的年青人,没有外出打工,反而是留下来建设家乡的实在是不多啊。”
“的确是不错的年青人。”
任挽书感兴趣地又问了几个问题,宋迎国都知无不言地回答了。
晏观樵的手脚利落,再加上所有的材料就绪,所以几个人杯中的茶水刚刚喝完,他便把最后的菜肴端了上来。林听夏和晏观樵陪座下来,一行人在山间习习的凉风中开始用起了中午饭。
这顿饭尽管是非常的简朴,但是到最后却是宾主尽兴。
马老头作为蹭客理所当然是吃得非常开怀,任挽书的司机以及手下的几名研究员,也是同样对这些地道的农家菜赞不绝口。他们品尝到了最新鲜、最干净的食材,当然还有晏观樵不俗的厨艺为它们增色不少。
任挽书带着手下离开的时候,再次跟晏观樵握手表示谢意。
林听夏站在原地挥挥手送别领导们离开,任挽书年青有为、前程无限,他是宋迎国要邀功的对象,而她接待他不过是为了报答宋迎国。如同是江水翻溅起的浪花,弄湿了谁的衣衫也跟她没有关系,她不以为意地便把这桩任务划上了结束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