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退也江湖 ...

  •   我曾有缘遇到过玄悟禅师。他说的一句话印象很是深刻,虽然事隔经年,还是常常清晰地在我耳边徜徉。他说:“人纵使……能相忘于江湖……而情……是比江湖更大的。”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每个月的初一,义父都会带我到昭若寺和方丈下棋、谈经。这个习惯连续了十几年。不期竟遇上玄悟禅师。当时方丈摇头说他还没有参彻顿悟,终究是放不下。义父却似乎被说中心坎,很是受用。我甚少见到义父这样,心下牢牢记住了那句似懂非懂的话。
      自打我有记忆开始就和义父一起生活。义父是一个爽朗、胸中大有丘壑的人。但他也有着倔强的怪脾气——明明有高明的医术却不愿济世救人,宁愿在猫狗中打转。如果有人慕名前来求医,他一定先问对方的姓氏。对于姓“李”的人似乎有着特别的敌意,不容分说,登时把人赶走。我曾在他心情极佳时偶然问起,他不语;再问,他扭头就走,几天都不和我说话。心下便自怯了,从此不敢再问。
      不过除此之外,义父的为人倒也无可挑剔。我们居住在太湖边一个小村庄里,依山傍水,过着平静的生活。来往的都是附近淳朴的村民和义父的至交好友。后者对于我们的情况抱着很大的遗憾,有时候竟叹息着冲我感慨:“丫头,如果你早十年出生就能看到袁兄当年的英姿了!”
      “义父现在也义薄云天啊!”我笑着为他们端上自己栽种的茶叶。而义父拈着胡须哈哈大笑,“看我的丫头多会说话!”
      我一直以为这样的日子也许就是我的一生。

      十月初三,月凉如水。
      韩伯伯和他的儿子韩淳深夜来访。韩伯伯的神色张皇,面色铁青。一向以冷静著称的他这次却仿佛大祸临头。不及义父相问,他径直跪倒在义父面前,韩淳也疾走几步,跪在他父亲身后。
      “皇上中了‘九叶芭蕉’,毒性发作,如今危在旦夕!”韩伯伯紧紧拉住义父的双手,心急如焚的脸竟变得有些扭曲。
      原来是皇上,难怪韩伯伯这么紧张——他明知道义父不肯救治姓“李”的人!虽然义父很讲义气,对朋友几乎有求必应,就算要他的脑袋也会立即割下来决不会有半点犹豫,可是我也很清楚他的脾气,说一不二,性子倔得像石头!“这次恐怕也不会破例。”我暗暗担心。
      夜风吹过,院子里的梧桐树沙沙地响,枯黄的叶子一片片地落下来,有的掉在地上,有的落在了义父身上,而义父竟纹丝未动!他的脸色怪异,似乎高兴,又仿佛如坠云端,不敢相信,有悲也有喜,既像要哭却是在笑。我突然有些害怕,“义父!”
      “哈哈哈哈!你也有今天!你也有今天!真是老天有眼!”义父的声音撕心裂肺,凄厉刺耳,竟像是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声音响彻,连绵不绝。
      “袁兄,我知道你不愿出手,但皇上他是个明君,他不能死啊!我知道你能治的!天下间只有秦姑娘……”韩伯伯突然怔住了,自悔失言,半晌才开口,“我这辈子没求过人,就算我求你!”韩伯伯是个硬汉子,听说当年在战场上中箭,也颇有“关公疗毒”的气魄,连眉头也没皱一下,但今天却老泪纵横。我虽不明白韩伯伯为什么不去找他口中能救皇上的秦姑娘,反而来求明知不会答应他的义父,却也着实被打动了,只是看到义父的样子,什么也不敢说。
      结果一个在院中长跪不起,一个也闭门不出。僵持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两天后姑姑到来。

      姑姑是义父的亲妹妹,表字紫烟,原先隋炀帝宫中的贵人,后来嫁给了徐茂公。我很少见到她,因为义父不仅不愿同她往来,而且根本不见她,甚至还为此搬过几次。姑姑知道义父讨厌她,所以也很少来。
      若非姑姑以死相逼,义父还不会现身。在明朗的阳光下,他似乎憔悴了十年!我扑上去颤声道:“义父!”他爱怜地抚过我的头,“丫头,吓坏了吧?”但他对姑姑的态度则迥然相异,“紫烟,十七年前,你以死相逼,不许我杀李世民,我依了你;如今苍天有眼,报应到了,你又以死相逼,要我救李世民!你究竟当不当我是你哥哥?”
      姑姑噙着泪,望着义父,什么也没有说。而韩伯伯父子则哀求义父,说时日无多,皇上性命堪虞,望义父不记前仇,以天下苍生为重,但义父的坚决也不容质疑。韩伯伯悲愤交加,怒而唾向义父,“想不到我们几十年的生死交情在你心里还不如一个死了的女人!”
      义父的脸青一阵,白一阵,“不准你侮辱她!”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我能强烈感觉那个女子在他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对皇上的怨恨同她是不是也有关呢?究竟秦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让义父倾心于斯?
      “袁兄,当年皇上也是情非得已,如果不杀太子和三皇子,自己就性命不保。但论资质,论人品,皇上无疑是上上之选。大唐定国,皇上功不可没!秦姑娘殉情而死固然是件憾事,但罪不在皇上!若太子不起杀意,皇上如何下得了手?况且这件事由我们策划,与皇上无涉。如果你还想报仇,就杀我好了!我死不足惜,但大唐百姓不能没有皇上啊!”韩伯伯的慷慨陈词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除了义父。他只是冷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长幼有序,不杀李建成,他如何能当上皇帝?什么‘性命不保’?全是借口!” “太子上朝是向皇上请辞,要把皇位让予李世民,他让飞絮在渡口等他,说要和她远走天涯,归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
      “他们早已生死相许,李建成死了,飞絮又岂会独活?”义父长叹一声,仿佛又看见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我亲眼见她从欣喜希望到心碎绝望,我的心也被生生撕裂了。如果你心爱的女人在你面前自尽,你却无能为力,是什么滋味?”义父的情绪又突然激动起来,“不能报仇也就罢了,可是今天,你们居然还要我救害死她的仇人!”
      原来一直以来,义父都以他独有的方式来纪念秦姑娘,他终身不娶,在情和义中挣扎半生,难以两全。是不是正因为有情有义,所以才活得痛苦?这些年来义父看似过得悠闲自在,原来他是将所有的痛苦都一个人压在了心里,十几年来,他内心受着何等的煎熬?想到这些,我的心在隐隐作痛。

      秦飞絮、李建成和义父当年的纠葛是姑姑告诉我的。当夜,她走进我的房间,苍白着脸苦笑着问我是不是认为她太残忍,这样逼自己的亲哥哥。她说她要给我讲一个故事,与义父有关,也和这些天发生的事情有关。

      “当年大哥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黑面判官’,他武功高强,与药师李靖齐名,为人也讲义气,但行事乖张,我行我素,因此也结下了不少仇家。一次不留神中了暗道。如果不是恰好遇上秦姑娘,他命已休矣。”
      “没想到,大哥居然对她一见倾心。在秦姑娘的劝解下,他戾气全消,判若两人。秦姑娘是神医的嫡传弟子,医术精湛,品性高洁,心地纯良,总以一身缟素视人。但她爱的是曾与她有过数面之缘的李建成,也就是后来的太子。”
      “大哥亲眼见到二人的情状,很是伤心。但他毕竟是江湖男儿,便将这种心思永远藏了起来。他自己也知道,太子一表人才,文武双全,同秦姑娘是天生一对。秦姑娘善于弹筝,太子长于吹箫,二人琴箫相合,令人称羡。”
      “那时高祖已经为建成太子定下婚事,大哥在情急之下当面质问太子,说如果他辜负了秦姑娘,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他都不会放过太子。其实太子对秦姑娘亦是一往情深,不肯委屈了她。”
      “以后的事,你都知道了。”姑姑叹了口气,“秦姑娘自尽之后,大哥悲痛万分,誓杀皇上。被我以死相逼,方才饮恨远走,退出江湖,十几年都不肯原谅我。”姑姑的话里有着幽远的哀思和不被理解的酸楚。她惨然地笑笑,“我也为秦姑娘和太子难过。可是三皇子元吉阴险狡诈,确有杀害皇上之意。虽然误杀了太子令人悔恨,但若皇上没有可取之处,我和你韩伯伯他们又何必以性命相保?秦姑娘自寻短见,虽不能说与皇上无关,难不成真得让这样的明君殉葬?”
      我顿时明白了姑姑的意思,是想让我去劝义父。可是告诉我这些又怎样?只会让我更加同情他们,更加不忍而已。我看着姑姑同样憔悴的脸,看着烛影摇红,看着窗外跪了几天的韩伯伯父子,心头很是犹豫。
      “其实大哥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如若不然,当年凭我一人之力,又怎能阻止他杀皇上?他心里是明白的,只是他总觉得有愧于秦姑娘。”她顿了顿,神色凝重,“难道你想让你义父背负天下人的骂名,成为千古罪人?”
      如果姑姑说的其他话,我还能置若罔闻的话,那最后一句无遗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李世民是个得道的君主,如今性命悬于一线,只有义父能治。若义父真的不救他,那岂非要被千夫所指,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可是如果救了皇帝,对李建成和秦飞絮是不是不公平呢?况且秦姑娘又是义父心爱的人。

      我还是犹豫着推开了义父的房门。
      义父仿佛早以洞察一切,他苦笑,“我早料到徐敬业会让紫烟来找我,那只老狐狸!”
      “义父……”我突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失去秦姑娘对义父而言已经是很大的打击了,可是他的生死至交,他的亲人都逼着他去救他的仇人,包括此际的一个我。义父看着我,又似乎不是在看我,只是在看着一个已经消逝很久的影子。他的眼神绵长而幽远,看得到里面的浓浓情深。
      “当我得知李建成的死讯,我一方面为飞絮担心,另一方面却存着私心,我以为我有机会了。但看到飞絮伤心欲绝的样子,我真的恨不得扇自己耳光,她那么伤心,我居然暗暗庆幸李建成已经死去。”
      “飞絮是服毒自尽的。那天我和她站在河边。飞絮拈着一支芦花,突然转过头对我笑了一下,叫我保重。到现在,她含泪的样子还时时在我眼前闪烁。从此我潜心钻研药理……居然眼看着她死而无能为力!”义父恨声不绝,“我本想把他们合葬,但太子的尸首被运到了皇陵,我只好把飞絮葬在了对面的高山上。可怜他们身不能同寝,死也不能同穴。”义父的声音疲惫凄切,有着欲哭无泪,千帆过尽的苍凉。
      “其实我也很清楚,李世民的确是个好皇帝,否则我早就杀了他。如今不再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说来也是他的功绩。只是我始终觉得负疚于飞絮。”义父突然打住,盯着我问:“如果我救了李世民,你说飞絮她会不会怪我?”
      他没理我的反应,自顾地说:“当年飞絮常劝我说人要有良善之心,说我杀戮太重,可是我怎么能救害死你的人呢?”
      “义父”,见他有些痴了的神情,我轻轻地推着他,“义父”。他似从痴想中清醒过来,看着我说:“你把你姑姑和韩伯伯他们请进来吧,也难为他了。”我点点头,推开了房门。

      当大家三步并做两步走进义父的房间时,他人居然不在了,桌上放着一个小小的药瓶。房间一切如旧,仿佛他根本就没有离开,还能感觉得到义父的气息。十几年来的朝夕相对,他怎么忍心丢下我远走?还是因为我们逼他太过,让他心灰意冷?这些我都不得而知,只是热泪盈眶,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他是我唯一的亲人啊!

      姑姑说她知道义父的下落,说要带我去找他。

      在京城城郊的皇陵,我看见了昔日太子李建成之墓,因为有奴役的打理所以很整洁。而与之遥望的山顶上,秦飞絮的墓也被修葺过了。坟草青青,几柱香烛,还有没燃尽的纸钱。做这一切的人是义父。他倚在墓碑旁安然睡去了,面色如生,口中有着刺鼻的药味。
      我和姑姑都呆住了,什么意识也没有,只是止不住地泪如泉涌。姑姑半晌才哽咽着说:“大哥,你这是何苦?”如果当年秦姑娘选择的人是义父,而不是李建成,结局会不会改变呢?他们三个人被杀的被杀,自尽的自尽,终究还是在一起了。义父生前常说人生无处不青山,说大江南北,到处都可以掩埋他的枯骨,但我们知道这里才是他理想的归宿。在墓碑的背面,我刻下了一句话。那是义父一生的写照,而我也终于可以真切体会到它的含义——人纵使能相忘于江湖,而情是比江湖更大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