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六、初遇太子雉奴 ...

  •   六、初遇太子雉奴

      16、
      跟在一个手挥拂尘的太监身后,我有些忐忑地进了皇帝的宫殿。
      里面的陈设自是金碧辉煌,无与伦比。只是此时的我没有心思去细细观赏,满心琢磨着皇帝会问我什么问题,我又应该如何作答。万一出了差错,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现在的我不但离乡背井,还独自飘游于时空之中,一种无边的孤独感突然让我心生忧愁,瞬间泪水盈满眼眶。
      那位公公回头看了我一眼,笑道:“姑娘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哭了?”
      我擦擦眼睛,忙掩饰道:“公公,我没有哭,我是又激动又有些害怕!不知道皇上会问我些什么,生怕说错话呢!”
      那公公安慰道:“不用怕,不上朝的时候皇上其实也很亲切的。他问什么你照实回答就是,皇上想听的,不就是你们那边的民俗风情之类。”
      太监的话让我心里稍稍平静了些。
      在一处挂满帷帐的殿里,宫女们忙着奉茶,设座。皇帝换了身宽松的衣服,依旧是绣着金龙的袍子,斜靠在一个绣榻上,正与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说话,脸上满是慈爱之情。这位少年又是谁呢?我正在脑子里来回搜索着信息,只听太监对我说:“还不快快见过皇上和太子!”
      太子?原来这位少年就是当今太子李治?
      此时的他应该正好20岁上下,一个深得太宗皇帝宠爱的太子。我忙伏身跪下,口呼皇上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千岁!
      亲们,在唐朝的日子,我最烦的就是这些繁琐的礼仪,随时要给人行大礼,对我这种生活在21世纪的青年来说真的是一件苦差事。第一二次好玩,第三次第N次,就感觉很累。当然,慢慢也就习惯了。因为在皇宫里不给皇亲贵戚行礼,是不懂规矩的表现,要被人笑话的。
      行完礼皇上让人给我赐座赐茶,我又跪下致谢。
      这才得以偷眼眼看看当今大唐的太子。哇,真的是帅哥一枚!只见他头束金冠,身穿锦袍。鼻若悬胆,睛若秋波,怎么有点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呢?当然细看之下,眼前这位比贾府的那位公子又多了几分贵气和沉稳,毕竟是帝王家的人,天生就有一份与众不同的气质风度。他面带微笑,又有些诧异地看着我,回头问他爸爸:“父皇,这就是那位来自西南的女子么?”
      皇帝点点头:“朕看到她像是个知书答礼的女子,想问她些西南夷地的事。”
      我忙说:“皇上,太子,你们有什么问题问我就是了,我会如实作答的。”
      皇上笑了:“你不要紧张,朕只是想知道你们西南一带的人,有些什么和长安不同的奇异风俗,你只管拣好听的讲来,讲好了朕重重有赏。”
      这可点中了我的长项,反正皇帝又不可能到过云南,我怎么说他怎么听,只要讲好听了就行,还能有赏。这是千载难逢的好事呢!
      我饮口茶,清清嗓子巴拉巴拉开讲。
      “皇上啊,我们云南虽然离长安很远很远,(心里想其实哪里远了,坐飞机三小时足够了,还可以坐火车呢),但是气候四季如春,温暖宜人,一年四季鲜花盛开(这些到是实话),尤其那茶花,可以从冬季一直开到春季……”
      太子插言道:“如此说来,你们那里不会下雪吗?”
      我说:“很多年都见不到一次下雪,如果能遇上下雪的日子,我们跟过年似的高兴,堆雪人、照相、打雪仗,嗨极了!”
      太子道:“照相?什么是照相?”
      我突然发觉自己失言了,忙灵机一动说:“照相……那个照相……就是画相,请画师来把我们打雪仗的样子画下来,挂在墙上,不下雪的时候看。”
      太子听了感叹道:“我们长安叫画相,你们叫照相。还以为西南路途遥远,地理偏僻,不会有什么好玩的习俗。听你这么一讲,到是有趣得很。还有什么好玩的事,快快讲来。比如你们那里的人,都吃些什么?”
      我说:“我们吃大米,还吃大米做的米线。特别是昆明人,一年四季最离不开的就是米线了,小锅米线是我的最爱,天天吃都不会嫌烦的。还有过桥米线,也是我们那儿的名特产,一只盆一样大的碗,盛满鸡汤,再把火腿、肉片、笋片一一放进去,烫得滋滋地响呢,最后才把米线放进汤里……”
      我边说边咽口水,这一刻真的很想念米线。
      皇上和太子哈哈笑起来,连宫人都在旁边掩着嘴笑呢。
      姐此刻吃货的身份暴露无遗。

      17、
      我又喝了一口茶,给他们讲滇池,讲西山睡美人,讲云南少数民族奇异的风俗。这些内容对我来说,如同探囊取物。
      比如彝族人每年要过火把节,打起火把唱歌跳舞、喝酒,彝族女子出嫁要哭几天几夜,还要唱听动的出嫁歌。白族人生活在洱海边,每年三月三过节,还要跳霸王鞭。讲得兴起,也分不清哪是唐朝哪是我朝了。细想之下,唐朝是没有彝族、白族之分的,大约是叫乌蛮白蛮。但愿他们没有听出破绽来。
      太子显然被我讲的内容给迷住了,也没有挑我的刺,回头对太宗皇帝说:“父皇,我听这女子讲的西南真是有趣,以前怎么没有听人说起过呢?”
      太宗的眉头微微皱着,突然欠身问我:“你真的是随缅伯高从昆州来的吗?一个女子,怎么知道那么多事情?前日缅伯高他们进宫觐见,说的并没有你好听,你到底是什么人家的女子,读过些什么书?知道我们长安的事吗?”
      我承认我这个人毛病多,尤其经不住别人激,一激我就会忘乎所以。现在就是样,我一激动就开始胡说八道了:“皇上,我平素喜欢读各种书,对长安的事也略知一二。尤其是您治下的‘贞观之治’,那可是唐朝历史上的开明时代,连我们西南一带的人,对您也是崇敬无比的。”
      皇帝道:“哦,都知道我些什么?”
      我说:“都知道您是一代开明君主,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您还关爱百姓,休养生息,给他们一条生路。所以大唐才会出现繁荣昌盛的景象。我这回来长安,算是开了眼,真正见识了皇上贞观之治的结果。刚刚在路上,我还看见有胡人在那里做生意,我大唐真正是兴旺发达,四方来朝啊!”
      我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好的马屁功夫,皇帝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太子也一脸高兴。仔细一想,其实面前这位皇帝的统治已经到了结尾的时候,明年,贞观23年他便会生病去世,由太子李治即位。眼目前就说点高兴的话,让他乐合乐合吧。可是他会赐我点什么宝贝呢?
      正想着,只见宫女托着盘子,让皇帝服药。太子接过盘子亲自侍奉父亲吃药。还关切地问道:“父皇,这西域进贡的药,药效可好?父皇服下,身体可有什么变化?”皇帝笑笑说:“只要能消解疲劳便好,延年益寿也是需要时间的。”
      我突然心里一紧,记起书上说过,唐太宗之所以五十出头就辞世,大约就是和服西域之药毁了身体有关。虽然我不能改变历史,但还是忍不住想说几句话,于是忙劝阻道:“皇上,这西域之药,还是少服为好。毕竟这是西域之人的身体所能承受的,那药对我们大唐地域之人的身体,恐怕……恐怕……”
      皇帝挥挥手说:“不碍事,我自己有数。”
      皇上龙心大悦,挥手让太监捧上一个盘子,里面装着赐给我的礼物。有玉佩一个,锦缎三匹,还有些金银和我从来没见过的东西。我再次跪下谢恩,准备带着这些东西去见公主。可是,当我准备告辞回到公主府上之时,事情突然有了变化。皇帝对我道:“我看你就不用回到公主那里了,就在皇宫里住下吧。”
      我一时愣住了,不知道皇帝心里的真实想法。难道真的看上我的美貌,准备纳我为妃?可是看上去并不像那么回事啊!
      太子道:“父皇放心,她的住处我会安排的,先和宫女们住在一处,再作安排。跟我走吧。”

      18、
      太子领我出得宫门,外面正是傍晚,阳光西斜,宫阙被染上一层金色,美不胜收。我呆呆地站着,又分不清自己身在何处了。
      比起方才在皇帝身边,太子变得轻松活泼了许多。轻轻拍掌道:“这位姐姐,在想什么呢?”
      我一时惊醒过来 ,笑道:“我想我是被这大唐的宫殿给迷住了。”
      太子道:“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现在能否告诉我?”
      我说我叫黄蝴蝶,或者黄蝶娘,他要觉得哪个名字好听,随便叫就是了。
      他附掌笑道:“黄蝴蝶,多好听的名字!蝶娘,听起来也不错。今天听了你们那边的习俗,还真是闻所未闻。父皇让你住在宫里,也是有时间还想听你讲故事的原因。我会安排你暂且住下,也给我讲些好听好玩的事。”
      他拍掌微笑的样子好生动,让我想起暖男这个词。不由开心起来,一时冲动地对他说道:“太子殿下,其实我对你并不陌生,我还知道你的小名叫雉奴呢,咋就叫这么个名字呢?翻译过来就是小野鸡哦,太好玩了!”
      太子脸上浮起些红晕,不知道是因为此害羞还是生气?想来这大唐皇宫里面,是没有人敢和他这样开玩笑的。我忙收敛起笑,道歉说:“对不起,我失言了。这个名字其实挺好,青雀这个名字也挺好,可是怎么这么耳熟呢?”
      太子笑道:“那是我兄长的名字。”
      他讶异地说:“你还知道我些什么?说来听听。”
      我说:“你有14个兄弟,你位居第九,从小封为晋王,最得皇上宠爱。而且你温柔敦厚,宽厚仁慈,对兄弟有爱心。”
      “还有呢?”他追问道。
      “我知道你的兄长、原太子李承乾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一是因为他出生在承乾殿,二是因为皇上希望他能承继皇业,总领乾坤,所以8岁就封他为皇太子,可见是多么疼爱于他。只是他……他没有能实现皇上的心愿,在小人怂恿之下……还对皇上起了坏心。再加上你的另一个兄长李泰,对皇位也是虎视眈眈,所以兄弟相残也就不可避免。我说得可对?”
      他的脸色白得如雪,怔怔地看着我,半天说道:“姐姐你真是神人!可是你是否知道,当我送我的两个兄长离开京城的时候,心里是多么疼痛难忍?我们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就是因为王位因为人心的不平,最后他们只能流落他乡骨肉分离。一想起来我的心里就如同刀割一般。”
      他有着的眼睛里浮起一汪清亮的水,能映见我的影子。这个小名雉奴的太子,果然是个有着仁慈善良心肠的人。
      我突然问他:“太子,我可以叫你雉奴吗?叫太子有些太正经。”
      我正觉得自己有些唐突,怕他跟我生气,不想他却笑着说:“这有什么不行,我喜欢这个名字,你尽管叫是了。那我也可以叫你蝴蝶姐姐吗?”
      我感动地点点头,好一个清纯的大唐太子!
      为了安慰于他,我说:“对了,今年正月皇上还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赐给太子。希望太子以古之哲王为师,认真修炼自己。可见皇上对太子所寄予多大的希望。”
      他上前一把拽住我的手低声问道:“你真的是来自西南昆州的女子吗?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多?竟然连皇宫里的事都一一知晓,让我怎么相信你真的是第一次来长安,第一次进到这皇宫?”
      “这……我……我……”
      我语塞了,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的追究。
      他又长一声:“唉——或许是我自己像井底之蛙了,原本就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们没有到过的地方,又焉知不如长安好呢!”
      我试探地问他:“我不住进皇宫,就在高阳公主那里落脚,不行吗?我喜欢她家宽大的院子,也没有皇宫里规矩多。你不知道我这个人,最害怕讲规矩了,我喜欢自由淡泊,随心所欲地做人。”
      雉奴脸上浮起一片单纯的笑意:“我也喜欢像你说的那样做人,可是……很多时候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再说,父皇不喜欢别人违拗他的旨意,姐姐就委屈一下住到宫里。若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我会帮你想办法的。”
      他脸上的热情和笑意,让我听了好不意思再提什么要求。或许有了一个他这样身份的朋友,在皇宫里住也没什么可怕的。既来之则安之,谁让咱们一不小心就穿越到唐朝了呢。
      雉奴突然又问了一句:“姐姐,关于皇宫,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大大咧咧地说:“知道得多了去了,姐前知三千年后知两千年,加起来正好就是上下五千年。唯一一不知道的,就是那书上记载的人和事,到底有几分真实?不是有个我朝名人说过嘛,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谁高兴了都可以往她脸上画几笔。今天来了,就想好好看看我大唐的风采。”
      雉奴怔怔地看着我,有些发呆。可能从来没有见过我样的人,说这样的话。
      我说:“太子殿下,你准备把我安排到何处去呢?”
      他突然醒过来一般,拍拍脑门道:“哦哦,是啊我正在想,让你住到哪里合适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