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大婚 ...
-
骁勇妃传言中毒暴毙后,洵王经常黯然神伤,脸色也日渐憔悴。众衷心耿耿的老臣们,又开始担忧龙嗣的问题。礼部尚书立志做个不白拿银子的好官,又开始在朝堂上扬扬洒洒慷慨激昂的劝说主子多娶几个媳妇,生一群胖小子,好后继有人。另皇后的人选也成为众人念的最勤的咒,对于洵王来说,真真是紧箍咒,让他头疼的很。无奈月儿早叮嘱过他,做戏一定做足全套。于是洵王在朝堂上不胜其烦的允了选秀之事,又委任叔父全权代办皇后的人选。
按说选秀选后这等后宫之事应由后宫执掌,身为太后才是最有资格主持大局的。然而,洵王名义上的母妃王太后是个低调的人。桓王时代这女人就把皇后当的与世无争,毫无存在感。在勾心斗角的皇宫,这着实是了不起的本事。收养洵王几乎是她做过的唯一的让众人对她刮目相看的事情。宫变那天,这位影子一样的皇后因去南山礼佛侥幸躲过一劫,没有像其他先皇妃嫔成为乱军的刀下冤魂。从那之后,这位太后并没有趁洵王年幼怂恿外戚霸政夺权,也没有出面帮衬年幼而势单力薄的洵王,而是一门心思窝在南山吃斋念佛,死活不在过问朝政和皇帝之事。洵王将月儿封妃的时候,有老臣去太后那里妄图搬救兵。太后她老人家统统都让宫人给挡了,一干老臣连人影都没见到就给打发回来了。现今重提选秀立后之事,按照祖制应由太后主持,可去请的人又吃了闭门羹。不过今次太后稍了话来:“婚嫁之事,随吾儿喜。”老臣们傻眼了。没见过这么开明的皇后。不对,老臣们认为没见过这么不负责任不作为的皇后。国婚这等大事,岂能随皇上自己喜欢这么随意,倘若皇上看上个狐媚的烟花女子或者再如桓王看上个来路不明的外族人,这皇室的血脉可就岌岌可危了。于是一干人开始围着住持大局的瑞皇叔去念紧箍咒了。
瑞皇叔是个循规蹈矩的老好人。在给侄儿找媳妇这件事情上,他也是遵循祖制,一丝不苟的执行。先是向全国张榜要求各地选报秀女。皇上选秀的消息一经传开,早就跃跃欲试的各级官员便开始争相献美。美人的名册画像八字便如同洪水一样源源不断的从全国各地涌向皇宫。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美人,甄选的官员都看花了眼,看得审美疲劳,很难比较哪个更美一点,哪个才情更高一点。于是,甄选的官员们用了最简单的的方法:哪个给的银子更多一点就选哪个!
后宫三千不过是帝王身份象征的美丽陪衬,代价是无数少女的青春和人生。而国婚则牵扯了各方利益,需要慎之又慎。
瑞皇叔推举的左相之女,家世人品容貌均无从挑剔,毫无悬念的PK掉了众多皇亲国戚的千金,成为准皇后。钦天监已经推演出了国婚的吉日,宫人们忙里忙外的准备大婚的吃穿摆挂。一派欣喜忙碌中,洵王成了宫里最清闲最寂寞的人。
这日洵王草草用过晚膳,一个人盘坐在御花园,依旧是一轮明月高悬,依旧是晚风习习。洵王轻叹一声,将琴放在膝盖上,修长的手指微动,琴音袅袅而起。和着琴音,洵王用他清朗的男音缓缓低声吟唱:
月明星稀风萧萧,
花重树摇香袅袅。
往日缠绵情深处,
孑孑而立影相悼。
音容笑貌缠胸臆,
衣衫似雪入梦怀。
那夜洵王一个人在院子里一直坐到天空泛白。
吉日,国婚盛大而庄重。洵王着一身大红的婚服,繁复而沉重,压得他喘不过气,亦如这江山。皇后端庄文静,妆容举止极为得体,看得出是名门的闺秀,礼仪气度滴水不漏。洵王携起皇后的手,接受众臣的朝拜。思绪却飘到某个晚上,那女人嘴角携笑着来撕他的喜服。手里握着的手有些微凉,柔若无骨,他想起那女人的手,骨节分明,有着厚厚的茧子,总是温热的手。那女人总是温暖而强大,就像故乡,握住她的手就会让人安心,如同叶落归根,如同百川入海。
这场婚礼,不是他娶左丞之女,而是他嫁给了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