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你的咫尺我的天涯 ...
-
不可否认,“呆一会儿吧”大火。两夜之间,与林凨这个名字同时。周三下午,我接到了母校系主任李老师的电话,疑惑着并非校庆之时怎么突然被老师想起。再聊才得知,原来是“呆一会儿吧”的老板特意请李老师帮忙,想正式邀请当初为酒吧命名的学生来参加周五的庆祝活动。
挂了电话,我笑了。那是给了我“第一桶金”的人。尽管,我去了那么多次,他为我免了第一单的茶水,他却不知道我是谁。我决定去看看,因为可爱的老板,更因为那是林凨对“呆一会儿吧”的最后一次答谢。面对这个从秋天听到冬天的声音,想到以后不再轻易听闻的现场版,似乎应该同这熟悉的声音去做个告别。
我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但看到四敞大开的店门都挤满了人时,还是很吃惊。个子并不高挑的我下意识踮起脚瞧了下,“我”的位子也不可避免有了新主人,确切的说其实没什么位子可言了,大家都是彼此紧贴着站着,想要“插足”在此时应该是件顶困难的事。而没想到的是,在舞台前面的那个空位上,清晰的写着两个大字“胡杨”,估计是留给我的位置。
老板从不远处走过,他向这边看了看,目光里丝毫没有半点对我的记忆,这再正常不过。其实,连“胡杨”这个名字,还是他向李老师刚打听到的。他知道我的名字,却并不认识我。高个子服务生今天换了套服装,戴着高高的卡通帽子,他朝我热情的招手笑着,我也踮着脚挥了挥手,像一匹小马在费力地仰视一头长颈鹿。他不知道我的名字,我们却更似老友。
我最终还是让目光停在了他那儿。此刻,除了他的名字被呼喊出,漂落在四面八方,一切同一周前一个样子。一样的表情,一样的目光。分明是冷的,却又是暖的。
我还是没能走向那个写着我名字的位置。阻拦着我的,不是人群,而是我自己。习惯了一种距离,就不想轻易打破它。其实,与其说不想,是不敢。并不是怕近一步反而更远,而是怕那个新的空间,进去了,就退不出来。
其实,门开着,外面的风还是挺凉的,估计是热闹起来,大家也都不觉得冷了。在他一曲曲没有停顿的进度下,大家的手都用来感受着音乐,没人停下去裹紧一下外衣。不知多少首过后,他稍停顿了下,一片安静过后,周围人开始窃窃私语,期待着那首“成名之作”。他重新扶正了吉他,“这首歌,只唱给你。”今天的第一句话,却简短如此。大家并没有在意一个称谓究竟是“特指”还是“泛指”,只是跟着一阵欢呼,终究听的是歌而已。他说这话时,没有望向台下,没有望向任何人,我看到的是,他的目光淡淡地从那个名字上,一划而过。响起的,却分明是《无为》的前奏。
那一刻,做好了准备,最后一次,除了用耳朵听,也要用心。却也是第一次,全曲唱罢,喝彩满堂,脑中也没能收录进一句完整的歌词。就这样,错过了么。不是告诉过自己,只要没有过错,就不要轻易用“错过”这个词。转过身,紧紧闭了下眼,同往常一样,听过了《无为》,就是离开的时刻。我完成了同这个声音的告别,这个过程就完整了,即便并不完美。睁开眼,刚要跟近旁的人说声抱歉借过,就听到台上传来的声音“所有朋友今天为下面这首歌而来,但她不是。她写下了这首歌的每一个字,但我们没有过半句言语。我多想亲自问一下她的名字,我知道她就在你们中间。上面那首,是她的最爱,但这一首,才是我的。”
我背对着拥挤的人群听了这么长的话,托了风的福,一字一句,竟如此清楚。只是四周又私语四起,乱了起来。好像有人开始意识到,今天的歌里,似乎还藏着个故事。
“不好意思,麻烦您让一下”我像一条滑稽的泥鳅,在拥挤的队伍里逆行。大家都带着一份好奇心面对意外而来的插曲,注意着是否真的有人穿过人群走向舞台。所以没有人会注意到此刻,朝着相反方向走向暮色里的我。远处,声音还是那么清晰。我加紧了步伐,像是早些游到开阔的地方才能呼吸。慢慢的觉得冷了,才发现其实也走了好远。本不富裕的我是在吝啬什么呢。什么也不能做,只能抱歉,除了对老板,更是对你。不是我不愿告诉你我的名字,而是当它就近在你的咫尺,你却远在它的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