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贺教授其人 ...
-
贺鸣野教授完全不是顾小砚想象中国学大师的模样。
当然她工科毕业,见识过各种行为诡异的理工科教授,对文学教授等等向来抱有美好想象,比如仙风道骨,温文尔雅。
眼前这位贺教授显然身子骨健朗,笑声爽朗,他们才进小区,一位老人便向他们慢跑过来,顾小砚仔细一看正是昨天看的贺教授的模样。
“哈哈哈哈……”顾小砚昨天看到魏晋名士爱抚琴长啸,不知贺教授的笑声可否与之媲美。
“小陆同学啊!”贺教授拍着陆尧的肩,两人显然熟识。
“老师,您身子骨还是这么健朗。”顾小砚这才想起来陆尧就是B大毕业的。
贺教授和陆尧聊了几句,笑眯眯看向顾小砚,她赶紧问好:“您好,贺教授。我是陆总的助理顾小砚。”
三人进了贺教授家,贺夫人欢喜地准备饭菜要留二人吃饭。
顾小砚以为这就要聊讲坛的事,哪知又两人泡了壶茶就天南海北地聊起来。她这才对来之前陆尧你那句“贺教授喜欢聊天,你做好心理准备。”有了更深的体悟。
顾小砚不时给二人添茶,自己端起杯子闻了闻,悠闲地品着。
贺教授倒停下来,细细瞧了顾小砚一眼,满意道:“嗯,是个懂茶的。”
陆尧趁机道:“她是Y市人。”
贺教授眼睛一亮,果然开始和她聊起了紫砂壶。她哪里真敢在对紫砂壶颇有研究的贺教授面前班门弄斧,多半时间只是点头倾听,自己知道的便搭几句。
哪知贺教授越谈兴致越高,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乐呵呵地捧出几只收藏的紫砂壶说是要顾小砚瞧瞧。
她慌忙看向陆尧求救,却见陆尧递了个你自求多福的眼神给她,便舒服地靠着沙发喝茶去了。万恶的资本家……
她只好拼命回忆爷爷捧着他那几个宝贝壶的时候怎么赞美的,依葫芦画瓢,再拽上几句苏东坡的诗文,讲小时候家里人带着上山摘茶叶,看老师傅炒茶的经历。贺教授听得有趣,她自己也回忆着那段时光陶醉起来。
云淡风轻近午天,那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一晃竟已十多年。
贺教授笑眯眯看着她,突然问道:“你是不是你们陆总请来跟我聊天的?”
顾小砚愣住,看向陆尧。却见他面色有些赧然,倒是少见。
她的神情说明了一切,贺教授抚掌大笑:“我就知道。小姑娘你不知道,你们陆总当年在我的课上,从不听讲,整天就琢磨些代码啊数学算法什么的,把我给气的哟。”
顾小砚发笑,无法想象当时陆尧的模样。
“我差点就给他不及格。他来找我道歉,我就让他去看三国,得交篇我满意的论文才让他过。”贺教授很是感慨的样子,又侧身和陆尧说,“所以我说,你小子将来肯定有出息。这不就是陆总了吗?”
顾小砚猜测:“是论文完成地很好吧?”
“谈不上很好,但是完成地相当认真。我知道,以他的水平,已经尽力了。”贺教授不屑一顾。
“诶,老师。”陆尧不满。顾小砚瞧着,这互相不满的一对师生倒是十分熟稔。在贺教授面前,顾小砚依稀能看见陆尧大学时青涩的样子。
饭后聊起正事,贺教授却有另外一层担忧。
“魏晋就是整个华夏历史的一个缩影,分分合合,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变化太快,混乱得很,现在年轻人不大爱读这一段。”聊到这里,贺教授有些忧愁,却无他法,“所以小陆啊,我倒不是不应你,只是觉得我这课题不适合做首次开讲,怕是不受欢迎,砸了你的招牌啊。”
那天会议之后,顾小砚就思考过这个问题。
说起竹林七贤,司马家族,个个耳熟能详,谈到魏晋风骨,广陵绝唱,人人心神往之,然而能对这段历史背景有比较全面了解的却大多是研究人员,大众的了解大多是只言片语,而且太局限。演讲中的一个个陌生的人名,一场场只粗略知晓其名的战役,或是那些在悠悠华夏文明中存在时间短得可怜的朝代,只怕能吸引的人太少了。
那天会议后,陈莹市场经验丰富,首先就对受众范围过于狭窄提出了质疑,后来的初步调研结果也的确不是十分理想,调研显示大家对魏晋历史很感兴趣,但了解程度有限。缺乏基本的了解,第一讲如此重要,这样对前期工作的要求又提高了几分。
陆尧沉吟,看向贺教授:“老师,你还记得大学时你说你想写的那本书吗?”
贺教授一怔。
那时候他的几篇论文发表后在业内渐渐崭露头角,自己钟爱魏晋,研究了许多年,决定此后花几年功夫把资料整理一遍,用更通俗的手法编写成书,把那段历史呈现出来。
他意气风发,高兴地在课堂上和学生聊,好几个学生本就感叹那段历史太复杂,要有《三国演义》那样的通俗小说就好了。他愈加兴起,又发文阐述自己的想法,却迎来各种批判、质疑,当然也有支持声。业内这种争论稀松平常,只是话题从历史怎么写渐渐到了争论现在文学界风气不正、投机取巧。后来又是评职称,各种应酬。那些手稿,竟是堆积在手边,几年未曾动过。
此时他在传统文学研究领域已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学者,听陆尧提起,竟觉得自己庸庸碌碌这些年,竟是一事无成。十几年的教授生涯,还比不上年轻时候,自己在学校筒子楼的那间破旧的办公室里那几年做出的成果。
“事在人为。”陆尧淡定的声音回荡在一时静谧的客厅里,“上次老师您和我说最近闲下来了,您要是还想继续写的话,现在是个很好的机会。正是因为大众对这段历史了解太少,才是这个课题的意义所在。那样一段精彩的故事,尘封在历史里,太可惜了。”
宾主尽欢,陆尧和贺教授敲定了细节。
告别了贺教授一家,在机场候机的时候,顾小砚还沉浸在兴奋之中,她想起最后陆尧说服贺教授的那段话,觉得她们老大真是性情中人。
“陆总,你对魏晋历史很了解吗?”那为什么还叫她过来,她昨晚还真的准备到半夜,虽然没用上。
“我昨天看了下百科。”陆尧淡定地看着文件。
“……”您真是忽悠大神。
她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当时被感动了,愤怒地决定接下的候机时间里绝不再和他搭话。
航班又延误了,她一会儿去买零食,一会儿给陆尧带杯咖啡,转悠得他脑袋疼,她还是无聊,又想起陆尧的那篇论文。
好吧,再搭一次话。
“我在图书馆查了两个礼拜的资料。那时候互联网没有现在这样资源丰富,只能翻书。看历史,读前人的评价,找切入点,再总结。写完了,念给别人听。”像是回忆起那段时光,陆尧声音地沉下去,神情有些恍惚,“我倒现在都能记得那篇文章。”
顾小砚不知道他在回忆着什么,机场人流来来往往,他坐在那里,用一堵墙把自己和外界隔开,不让思绪露出半分。
她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时候的他竟然有些脆弱。
“你做事很认真,所以贺教授才说你一定会成功。你这程序那么厉害,设计也是。”
陆尧看了她一眼,像是知道她的心思:“程序可比这简单多了。”
“……”
你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