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青葱岁月,我们都在人生的岔路口疾步向前 ...
-
2009年春节过后,南下的列车上,肖文舒坦的躺在卧铺上,翘着二郎腿,用他半智能的手机专注的看着电子书,旁边小桌上自然少不了薯片,巧克力,星球杯等等从三岁侄子那抢来的零食。
肖文想想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不禁在心里感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返!肖文稍稍坐起来,懒沓沓的倚在枕头上,准备吃块巧克力,抚慰一下即将踏上某条贼船的忐忑不安的小心脏(上了硕士尤其是博士的师兄师姐们经常自嘲“上了这个学就等于上了贼船,下不来了!”)。此时的肖文还不知道两年后她顺利的办理了硕博连读,更不会想到六年后她迷茫的科研路上绝处逢生式的峰回路转和无心插柳后的柳暗花明。
她只是开始担忧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的一片汪洋苦海的日子。至于怎样苦,目前还是个抽象事物,只有到2014年她穿上那身学位服的时候那几滴沉重的眼泪最懂得。
肖文在考研期间还听说某个著名学者的两个得意门生:其中之一发现自己读博多年心血付诸东流,没有出来什么成果,得了抑郁症险些跳楼自杀;而另一个博士生却发表高水平的文章,27岁评上了教授。读博士真的是拿青春做赌注的一场豪赌啊!
“一入此门深似海,从此红尘是路人。”肖文想起了某个师兄曾经在网上发表的感慨,曾被无数的硕士博士转发。可见这句总结是多么的深入生物男生物女的心啊!肖文想想都直打寒战,啊啊啊!还是吃个薯片压压惊吧!
肖文夸张的拿起个薯片塞进嘴里的动作恰巧被刚上车的中年大叔看到。他瞟了那大叔一眼,对那大叔一脸的微笑视而不见,继续看着她的电子书,心想我可不是大叔控。
那大叔继而转向了他旁边的一个小伙子,开口说道:“小伙子,可不可以麻烦你跟你换下铺位?”
“你铺位在哪啊?”
“是这样,我母亲的是上面这个中铺,她老人家爬上爬下不方便……”
“好的,我跟你换!”小伙子很爽快的答应了。
“我给你加五十块钱吧!”那人一直谦和有礼的跟这小伙子交谈。
“不用,不用,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小伙子嘟囔着。
“很感谢啊!”大叔说着去车厢的头上扶过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太太。
肖文继续看他的电子书,心想那人不是不小心看到她神经质吃薯片法的,是故意看的啊!虽然目的不是为了看他的窘态。
肖文想着翻了个身,面壁看着他的电子书。看着看着就昏昏入睡了,正睡得朦朦胧胧听到那个大叔坐在过道旁打电话,似乎在说今年招生的事,还在说可以招四个硕士一个博士,肖文立马被这个话题吸引着醒了。但那人挂了电话,肖文在列车“摇篮般的节奏”里又沉沉的睡去了。
车子一路逛逛荡荡在早晨五点钟来到太城,肖文灰头土脸的下了车,在排长队等待打出租车,回学校。前面的队伍长的看不到头,后面也是黑压压的长蛇阵。一身疲惫的肖文随着人群向前蠕动。
这时听到后面有人喊:“有没有叫肖文的同学?”
肖文回头看火车上的大叔手里举着个学生证,肖文忙的挤过去拿过了他的学生证,道了谢。出来打了个车走了。
回到学校刚刚六点多,早起的同学们已经在操场上跑步,在花坛边背书,学校里还是老样子。
回到学校肖文准备开始着手联系研究生调剂的事,与他母校一墙之隔的全国一流的生物研究所她没考上,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调剂到她母校这个中上等水平的大学。她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来到他本科毕业实习的实验室,实验室的大老板是主管学校科研工作的周副校长。而且周校长对她印象还不错:由于两次被师兄师姐威逼利诱着起大早来占公用仪器,都被早起遛弯的周校长碰见了,她在老板心中的好孩子形象已基本形成。这给她的调剂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优势。
周校长本人是个非常勤奋的人,所以他喜欢勤奋的学生。据说当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实验室的老板都把他的试验台下铺上加厚地毯,防止他没日没夜的拼命实验中忽然晕倒摔伤。正是这样一股为科研献身的劲儿成就了他今天的学术和行政地位,同时也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爱戴。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世风下,还有多少作为领导的人可以得到这份发自人们内心的爱戴。
肖文这样想着周校长的事迹,来到周校长的办公室门外,恰巧碰见了实验室的欧阳师姐,欧阳师姐是这个实验室的顶梁柱之一,他科研做的很出色,人也谦和。肖文见到她忽的跑过去,拉住师姐的手:“师姐,周校长在办公室吗?”
“不在,早上来实验室视察完了就去开会了。”
“哦,那我给你帮忙吧,师姐!”肖文知道欧阳师姐是这个楼上最忙的人之一,如今已经由博士过渡到博士后,但科研依然吃紧的很,平时帮手又少。
欧阳博士毕业本可以留校,但是留校名额莫名其妙的就变成了高颖师姐的,所以欧阳师姐坚韧的接着他原来的研究方向往深入了做,准备通过博士后的浴火涅槃,一步登顶。出来个大成果直接留校并评教授。
肖文来到实验室发现杨晓涵正在帮欧阳准备东西,对于他们这些尚未经过进本训练的本科生,来到实验室一般是做一些机械的,大量的工作。比如处理大量的样品需要在准备取样用的离心管,这是个大量而又重复的活,没有技术含量。将离心管一个一个的扣上盖子,装在离心管盒里,然后按着取样要求把每个离心管写上编号。肖文心里想,难道杨晓涵也考砸了,也要调剂吗?应该不会啊!她大牛早都吹出去了,人家可是考了393分的高分啊。未来学术界的精英啊,到底是什么情况?
肖文不无讽刺的说道:“吆,这不是生物所的状元郎吗?怎么在我们这种二流单位干这种没技术含量的苦力活呢。”
“嘿嘿,文文,你回来了。”
“对啊,你联系导师了吗?”
“还没,正在考虑。”
“还有什么考虑的,直接联系韩所长。你这个分数可以扒拉着挑导师。”
“那还真不是这么回事,我这个分数也不一定能上理想的课题组。比如你考上了林所长的,我也考上了,就算我分再高也不占优势啊!”
“恩,生物所这种地方,这些从海外挖回来的大专家,也就是我们即将报考的导师们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只要过了分数线,他们想要谁谁就能上。”
“刚才欧阳师姐还在这跟我说,很多分高的学生招上来不一定能做好科研。我们这些从小只会考试的中国孩子,有多少都是书呆子,所以老板们更喜欢那些他们看着成长起来的,知根知底的学生。早知道我也像你一样大一大二去生物所实习,大三大四也积极的参加咱们学校的实习,至少跟大老板们混个脸儿熟。”杨晓涵今天格外的真诚,平时总是她一副强势嘴脸抢白肖文及其他同宿舍姐妹,今天肖文都有点不适应了。
肖文一听杨晓涵满腹愁肠的真情流露,别的没多想,只是设身处地的为杨晓涵着想开了。她想到了以前带她实习的黄思哲师兄,黄师兄目前已经直博,也许他可以帮杨晓涵推荐下。
想到这里他拿出手机给黄思哲师兄发了条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