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天启·维均录 序 ...
-
“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话及此处,说书人扬眉将惊木一拍,便笑道,“今日,且感谢各位客官捧场了!”
茶楼中众位茶客似乎尚未回过神来,大多数人仍沉浸在方才那故事中,琢磨着许多情节与人物。但是因为天色着实暗了,茶楼即刻便要打烊,众人便纷纷起身离去,并未有意久留于此处。
说书人又结束了一日的活计,嗓子是有些沙哑了。她打理了一番衣襟,便侧身坐在了身侧的椅子上,端起那杯已然凉透的茶,缓缓抵到了唇畔。略一皱眉,担心嗓子受凉,她终是作罢将茶放回到桌上。
“青先生的书,自是讲得极好的!”一个男子的声音,忽然从远处传来。
她循声望去,复而站起了身子,微微俯身向男子见礼,不免笑道,“糊口的生计,不足挂齿,让这位公子见笑了。”
一步步向她走近,男子衣着不俗,面容清秀,倒也让她看得有些痴迷。明明是第一次见面,她却觉得似乎已然与他结识了几世。
行至说书人的面前,男子也点头向她见礼,便抬手取了她桌上的那杯凉茶,“在下近日闲来无事,便会来此听青先生说书,甚是喜欢青先生的故事。这茶,青先生不宜饮得。在下这便下楼,寻店家为青先生奉上一杯热茶!”
“不必如此劳烦公子。终是要打烊了,一口茶,鄙人回到居处便饮得,莫要如此兴师动众。”尴尬地笑着从他手中接过那杯茶,说书人将茶杯悻悻地放在了桌上。“店家稍后便会派人来楼上打理,劳烦公子随鄙人移步此处。”
点点头,男子随着说书人向楼下行去,并未多言,反倒见着夕阳的余晖透过窗子,洒进了这茶楼中的楼梯上,一片金色盎然,让人看了好生欢喜。
来到楼下大厅,见掌柜手下飞速地拨弄着算珠,说书人走上前去结了今天的银子。那男子守在茶楼门前,静静伫立着,却不禁抬头望向了天际金色的夕阳。
手里握着几个轻飘飘的铜板,说书人跳将出门槛,重新回到了男子的面前,一时间又是觉得好生尴尬,“劳烦公子久等。”
“无妨。”男子抿嘴笑了笑,复而道,“每每听青先生的谈吐,抑扬顿挫,深富玄机,且是带着些书卷气。既然您饱读诗书,也不知,为何您不专心于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呢?”
闻言,说书人只是连连摆手道,“鄙人才疏学浅,家境贫寒,无非在外勉强糊口罢了。称不上饱读诗书,不过是认得几个字罢了。公子,不知为何,鄙人冒昧,只觉得您甚是眼熟,倒是忘了是何时曾经得以一睹。”
“近日里,在下都在这茶楼中偏僻之处,听青先生说书。或许,青先生几日来屡屡余光一瞥,便认得了在下。”他淡笑着,又道,“这些天听青先生的故事,倒是让在下魂牵梦萦。只是不知道,这故事先生可有交由书局刊印。且,这故事,似乎尚未有名字,不知先生可否为其拟名?”
说书人摆首汗颜,“倒是不曾拟名,也不曾刊印。手稿是有,让公子见笑了。”
“倒是有些可惜,不过这些天,在下心里,倒是拟了一个名字与这故事。只怕说出来,讨得青先生笑话。”男子顿了顿,复而道,“褚皇年号天启,取褚皇别号与崇安帝君闺名各一字,便可得‘天启维均’四字。此事,乃是记载褚皇与崇安帝君之事,便是辑录。故此,不若名曰‘天启维均录’,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顿然开窍,说书人只觉得眼前一亮,不禁感叹道,“委实妙哉!”
可是片刻后,说书人只觉得甚为诧异,继而周身冷汗。自己讲述时,只提及过褚皇曾有化名,却一直以褚皇的正名相称。这位公子……他怎的知道,褚皇别号中有一“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