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执有时光 ...

  •   陆海原从部队退伍回来之后,每天晨起叠被跑操,还是一副在部队时的样子,该有的体能训练也从不落下。唯一不同的,是他每天晚饭后一定会陪着奶奶散步。
      天晴朗太阳落山晚,他就挽着奶奶的手多走一遍石子路。倘若碰上阴雨的天气,他就多给奶奶披一件外套,撑着伞带她出来散步。
      风雨无阻。
      长辈慈爱,子孙孝顺,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常见。陆海原从部队临时退伍回来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他要照顾年迈的奶奶。
      照顾这个词,是有很多种理解方式的。
      人才市场上随意找个看护或是保姆,陪老人家聊聊天解解闷再为她解决基本的生活餐饮;又或者是赚了钱往她的账户里汇,逢年过节买些补品前来看望。这些方式,是不需要耗费心力的照顾,简单方便,可陆海原偏偏选了最容易疲累的一种方式,亲自照顾。
      一切正盛的年纪里,他急流勇退了。
      他觉得很值得。

      陆海原的爷爷上了年纪之后有了写日记的习惯。
      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了,握着笔的手皱巴巴的,脊背都有些佝偻了,戴着一副老花眼镜。陆海原的奶奶常常笑他像个写作业小学生似的,不满意的字句反复斟酌涂改,字迹歪歪扭扭的,一点也不好看。
      两三年下来,日记本慢慢叠高,五六本硬面本子堆叠出来的高度,是陆海原的奶奶如今最喜爱的高度。
      趁她还抱得动这些日记本的时候,这样的高度,她还能够掌控。
      晚饭之后,她洗干净手,反复的用纸巾擦拭,确定手已经被擦干了,才去书房取了日记本走回卧室。
      她从前并不爱用纸巾,每次洗完手,都是在一旁的毛巾上擦几下,手上的水珠不会滴滴答答就行。可她现在也习惯了用纸巾,不得不习惯。因为,沾了水的手不擦干会把日记本蹭上水渍,时间一长,就不像她的老头子留下它那时的样子了。
      她慢慢走回主卧室,从床头的抽屉里找出老花眼镜,戴上。
      手指捏着纸,一页页翻开。
      刚刚翻开一页纸,却又惊觉自己翻开的方式有些不对。
      “哎呦,老婆子,你怎么又用手指捏着书页翻来翻去的!这样翻书,时间一长,一旁的书页都皱巴巴的了!”苍老的声音有些空灵。
      噢,原来只是她想起以前的场景而已。
      她顿了顿,用修长的手指挑开书页,侧着手指压下去,神情有些得意。这样翻页,就不会把一旁的书页都弄得皱巴巴了吧,老头子。
      歪歪扭扭的字迹闯入她的视线里:今天老婆子又洗坏了一件衣服,是那件暗红色的旗袍,她最喜欢的样式。前年孙子从部队里回来的时候,那次的接风酒,她穿的就是它。那时候我还笑她太瘦了,撑不起旗袍了,嘿嘿,她有点生气,好几天都没理我。
      短短的几排字,下面还列了一道菜:西红柿炒鸡蛋,鸡蛋又贵了,她喜欢吃,还是得买的。
      一天看一页。
      今天的分量已经看完了,不能透支,夹一张书签进去,明天继续看。

      陆海原从厨房清洗完碗筷,见奶奶不在客厅,就走进主卧室去找她。
      主卧室里的东西一直没有搬动过,奶奶说,不用搬,我和老头子都还在,房间里的东西有什么好动的。
      床单还是旧式的印花布,花团锦簇的样子,图案精致,就是洗的次数多了,有些发白了。花蕊娇嫩的颜色都有些苍白了,所幸花瓣还舒展着,似要与春争奇斗艳。
      房间的主色调是浅浅的绿色,爷爷奶奶的视力都不好,绿色的漆还是十几年前粉刷的,那时候陆海原还小,也是个爱闹腾的小男生,总是在爷爷奶奶面前蹦蹦跳跳的。粉刷墙壁的时候戴了一顶报纸折成的帽子,对着爷爷奶奶做着鬼脸:“爷爷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要用绿色保护视力?来不及喽来不及喽。”
      那时候爷爷拍着他的脑袋:“爷爷老了,你奶奶可比爷爷年轻呢!”又凑近了他的耳边,对他说,“小崽子,你说你奶奶老了,她要不高兴的,她要是不高兴了,明天我们吃的烙大饼可得多好几斤盐咯。”
      陆海原年纪小,不懂得女人高不高兴的事情,只知道明天他最爱吃的烙大饼要咸的不能吃了,有些沮丧。奶奶烙的大饼圆圆的,带了肉末,加了葱,可香了。
      据说,奶奶年轻的时候就是靠一手好厨艺才绑住了爷爷的胃,把爷爷留在身边。
      可爷爷越来越挑剔了,明明烙大饼的味道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啊,怎么爷爷总是对奶奶说:“老婆子,今天的烙大饼盐放的太多了 ,太咸了!”
      那时候的陆海原小小的,还不懂。
      而现在,看见奶奶又拿着爷爷的日记本默默的翻看的时候,他好像知道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敲了敲卧室的门,走到奶奶身边,声音轻缓:“奶奶,我带你去散步,好不好?”

      社区里的人都知道,陆家的小孙子前几个月从部队里回来了,天天挽着陆家老太太的手带着她散步。陆老太可真是好福气呦,丈夫在世的时候和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现在又有孙子陪在她身边。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老来儿孙护。
      羡慕归羡慕,谁也不能忽略一个事实,陆家老爷爷四个月前去世了。他走得急,什么话都没留下,进医院的时候还热乎着,回来的时候只剩下小小的冰冷的一盒子了。
      终归是老了啊。
      陆海原就是因为听到了这个消息,从部队里急急的赶了回来。一身军装,跪在黑白两色的世界里,磕头,告念。
      那个时候奶奶没有哭,安安静静的,坐着。
      她哭不出来。
      老头子前天还和她说着今年的鸡蛋又涨了价了,昨天还和她念叨着海原小孙子有些日子没回来了,怎么现在,会动会笑的老头子,就变成黑白的照片了呢?
      喂,老头子,海原回来了,海原回家了,你怎么还不回家?
      陆海原至今还记得,他对长官提申请退伍时的情景。长官再三挽留,毕竟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而且人还踏实聪明,一看就是个好苗子,可陆海原是下定了决心要回来:“小的时候,爷爷就对我说过,女人有三护,未嫁时父亲护,出嫁丈夫护,老来子孙护。诚然,子孙之列,并非只有我,可是,我是她的子孙,就一定要护他。军人有军人的职责,可我如果连她都护不起,就对不起爷爷,对不起血脉之亲。”
      现在想想,那时候说的话的确重了些,可话糙理不糙,他就是这么想的。

      连颂最近回家的时候,每回都能遇到陆海原。
      陆家的小哥哥,儿时最爱捉弄她的玩伴,参军回来人高了也瘦了,皮肤是健康的麦色,眉眼像极了陆爷爷年轻的时候。
      嗯,没错,小的时候,陆海原带着她悄悄的溜进陆爷爷路奶奶的卧室里,偷偷的翻看着陆爷爷陆奶奶年轻时候的照片。郎才女貌,很是般配。
      照片一页一页的翻啊,跨越了几十年的漫长时光,小伙子英俊帅气的面庞变得皱巴巴了,小姑娘清秀干净的面容上也布满了老年斑,眼眶深深的凹了下去。可每一张照片里,他们的表情里,风采依旧。
      自从陆爷爷走了以后,陆奶奶的白发没有多,脸上的皱纹也没有深,只是精神大不如前了,幸好有陆海原在,幸好有陆海原陪着。
      走过陆海原和陆奶奶身边的时候,她对着他们点头示意,和他们打招呼。
      陆奶奶每回都对着她笑,陆海原每次都叫她的名字:“连颂。”
      她细心的发现,下雨的时候,陆海原带着陆奶奶出门的时间就早一些,尽量挑了早一点的时间,天色不太暗,天气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多走一遍石子路。
      这些小习惯,和陆爷爷一模一样。
      陆爷爷以前也总是爱带着陆奶奶散步,牵着陆奶奶的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晃着,有的时候还会小小的捏一下。
      嗯,这样很好,陆奶奶散步的习惯就不用改掉了,因为有陆海原在。
      就像今天,天气很好,太阳落山晚,她回家的时候,年轻的男人挽着年迈的奶奶的手,来来回回的走,时不时的聊上两句,有说有笑的。她正好遇上走第三遍石子路的他们。
      迟迟早早,都遇得上。

      奶奶的精神比以前好了很多,陆海原很开心。可是奶奶总会下意识的唤他“荠长”。
      荠长,陆荠长,那是他爷爷的名字。
      奶奶说:“荠长,我的旗袍坏掉了,就是当初你笑我太瘦连旗袍都撑不起来的那一次,那件暗红色的旗袍,早就洗坏了。”
      “荠长,隔壁的顾阿婆说她做了好吃的艾饺,叫咱们去吃。”
      “荠长,你今天做的西红柿炒鸡蛋太咸了,比我当初和你赌气烙大饼的时候放的盐还多!”
      ……
      噢,吃艾饺的时节,是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奶奶是挂念爷爷了。
      她折着一只又一只的元宝,银闪闪的粉末沾到了袖子上都不知道。
      一闪一闪亮晶晶,那时小时候她哄陆海原睡觉时唱的歌谣。
      那是无法探寻的时光啊,几番摆弄,有人开启故事,有人写完了全章。一年,两年,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更久。
      岁月容易走失,唯有故事里的好时光值得被留存。
      那什么是故事里的好时光呢?
      陆海原记得爷爷的日记本上曾经有过一段抒情的话,规规矩矩的排比句:什么是好时光啊,我不知道。但是我记得年轻时候她和我在树下追逐的样子;我记得她为我洗手作羹汤时双手沾满油渍的样子;我记得她和我看老照片时笑得愉悦的样子;我记得她生下孩子时虚弱的样子……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时光啊,如果真的有好时光存在,那么,和老婆子一起笑笑闹闹度过的人生,应该就是我的好时光了。
      陆爷爷难得写这么煽情的话,可惜了,没能把这段话亲自念给陆奶奶听。情人之间好听的情话,不是辞藻华丽,不是诗情万丈,也许矫情也许煽情,但是动人。
      而真正触动人心的,就是那些属于他们彼此的好时光。
      陆奶奶折了满满一只麻袋的元宝,元宝鼓鼓的堆着,像是要溢出来。
      “奶奶,今天坐着的时间太长了,我带你出去走走,好不好?”陆海原每次都用问句,陆奶奶每次总是应答。
      他知道的,奶奶最喜欢散步。最喜欢和爷爷一起散步。
      因为爷爷的日记里,排比句的最后一个句子,他写——我记得我牵着她的手陪她散步的场景,从年轻到老去,我们散了几十年的步。

      “小陆啊,又带奶奶来散步啊。”上了年纪的老阿婆们总喜欢和陆海原打招呼。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有礼貌,还是从部队里出来的,多好!
      老阿婆们前后晃动着手臂,似是在舒展身体,一步一步的走远。他的奶奶很安静,每次都喜欢被他挽着手,走完一遍又一遍的石子路,却始终不会去牵他的手。
      那个待遇,是留给她的老头子的,谁都抢不走。
      走着走着,快到石子路尽头的时候,又遇见了连颂。
      连颂每次回来时的表情都不一样,有皱着眉头的,有咧着嘴笑的,有抿着唇思索的。但每一回遇到散步的陆家祖孙,都会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连心情都会不自觉的好起来。
      擦肩而过。
      今日的花开得很盛,走过的时候,有花顺着风飘了下来,一路向后。那是连颂所在的位置,陆海原不由自主的多看了一眼。
      转头的时候,突然被人拧住了耳朵。
      嗤,奶奶的手劲可真大。
      陆奶奶鼓起腮帮子,面容上写满了不悦:“荠长,荠长,陆荠长!你当着我的面就盯着漂亮的女孩子看,你怎么能这样?!”
      奶奶的控诉声,明明是在对爷爷撒娇。
      “她没有你漂亮。”陆海原说的是实话,因为在爷爷眼里,奶奶一定是最美的。
      陆奶奶却接着说:“荠长,你还是像年轻时候的样子,可是舒洽已经老了,怎么会这样,我已经老了,你还年轻着?难怪你会盯着漂亮的女孩子看!”陆奶奶名唤舒洽,年轻的时候明艳动人,年纪一大,逃不过鸡皮鹤发。
      陆海原失笑道:“因为我要负责一直年轻帅气啊!年轻的时候,就是因为长得比别人齐整,才骗得到你为我生儿育女,为我天天那么好吃的饭菜。”陆海原说的很顺口,因为这段话,爷爷的日记本里有。
      “嗯,真的?”陆奶奶说的是问句,可脸上却堆了笑,“可你还整天说我做的饭菜不好吃,你还嫌弃我烙的大饼咸。”
      陆海原答:“老了老了,总要挑剔挑剔才有乐趣。你瞧,哪一次我没有把你做的饭菜吃完?”
      他记得爷爷奶奶的故事,他抓住了她的心,她抓住了他的胃。两个人慢慢的变老,她做的菜还没失了准头,他就开始笑她:“老婆子,今晚的菜盐又多放了点。”
      一句一句对白下来,哄得陆奶奶很高兴。可她却在最后一刻突然清醒,镜花水月,也只是虚梦幻影,不是真的,终究会清醒。
      她甩开了陆海原的手,说:“你不是荠长,你不是荠长,荠长已经没有你那么高了,荠长的背早就弯了。你是海原。”你是陆海原,是我和荠长看着长大的小海原。
      的确,陆海原和年轻的陆荠长差不多高,可是岁月重啊,压得陆荠长早就弯了腰,弯了腰之后的陆荠长,没有陆海原这么高。修长挺拔,眉目如画,早就是过去,是年轻的故事了。
      奶奶的情绪突然低了下来:“我要荠长陪我散步,他陪我散了几十年的步了,怎么忽然不见了?”没有陆爷爷陪伴的陆奶奶,找不到原来的好时光了。
      年轻时候的散步,是消食,上了年纪的散步,是养生,而她只要留住曾经的好时光。
      一双干净白皙的手忽然扶住了陆奶奶,哄着陆奶奶:“陆奶奶,陆爷爷一直在啊,陆爷爷一直陪你啊。”连颂并没有骗她,陆爷爷的确在,在陆奶奶的心里,在石子路上,在家里,在任何陆奶奶在的地方。
      “谢谢。”陆海原的声音不大,连颂离得近,正好能听见。
      “没事儿。”
      陆海原在部队待了几年,一个人站立的时候,总会站好军姿,身形挺拔。
      几乎是要对连颂敬礼致谢的样子。
      他曾经听隔壁的顾阿婆说过,爷爷不在的时候,连家的小姑娘经常陪着奶奶。一宿一宿的哄着她睡觉,就像哄小孩子一样有耐性。
      连家的小妹妹,也长得这么大了。曾经和他一起悄悄溜进爷爷奶奶卧室偷看照片的小姑娘,也长大了。
      连颂转身,离开。今晚还有报告要写,还要做饭,要把被子换一换,恩,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连颂想着想着,步子不由的加快。
      “海原,还在看呢?”陆奶奶笑着,“你呀,和你爷爷年轻时候一个样,他也总爱看着我的背影。”她忽然催促着陆海原,“海原海原,快点,陪我去找你爷爷,他还没有陪我散步呢!要是找不到他,我就用水把他的日记本都弄湿,看他出不出来见我!”
      没有陆爷爷陪伴着的散步,不是真正的散步。
      而陆海原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散步。
      那是要两个人相依相携、一起到老才能经历的好时光。
      随随便便走几步路,消消食,算不得散步的。
      对不对,老头子?

      连颂外调的消息来得急,只有三天时间,她就要被派去外省,只要一两年,回来之后,她就能升职。
      这是个好机会。
      交接工作原来是项这么累的活儿,还好连颂平日里做事有条理,不然,这么急的调令早就把她弄得手忙脚乱了。匆匆忙忙收拾完行李,和家人道了别,还有最后一天时间,干什么好呢?
      再去陆家看看吧。
      毕竟,这次外调可能要一两年才能回来,会有很长的时间见不到陆奶奶,还有……他。
      去火车站前,她敲了敲陆家的门,却发现里面并无人应答。大白天的,就算陆海原不在,陆奶奶也应该在家啊。
      连颂接连打了几通电话,回应她的,只有冰冷而机械的女声。
      真可惜,错过了这次,再见面就要两年后了,连颂闷闷的想。
      她在陆家门口等了三个小时,始终没有等来陆奶奶,也没有见到陆海原。
      她呼了一口气,迈开步子走下楼,没关系,相见有时,会再见的。
      连颂不知道的是,就在几个小时前,陆海原陪着陆奶奶去定制旗袍的时候,陆奶奶忽然晕倒了,被送入医院急救。
      冰冷的医院里,陆海原一个人坐在长长的椅子上,等待着结果。
      他看到奶奶苍白着脸色被送入急救室的时候,忽然想,爷爷去世的那一天,奶奶是不是也曾坐在长椅上焦急无助,茫然等待?
      几个小时后,手术结束,陆奶奶脱离危险。医生简单的交代了几句,老年病,好好调养总有办法。
      病床上的奶奶,手上打着点滴,面上不见血色,只是微微张着嘴。看那嘴型,分明是在喊:“荠长,荠长。”
      他的奶奶啊,不要走的太急,爷爷会放慢脚步来等你,所以,不要太着急。

      连颂是在家人的电话里知晓陆奶奶出了事。
      她写过信,却不知道该在收信人一栏填写谁的名字,她打过电话,却依旧没有人接听。大概是陆奶奶还在医院吧,她想。
      又过了一个礼拜,她正在市场买菜,手机忽然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
      心下有疑,她接起了电话。
      竟然是陆奶奶的声音。
      “连颂啊,是我,陆奶奶。听海原说,你往家里好多电话询问我的身体状况,我身体一好,就来给你报平安了。你陆奶奶啊,还好着呢,我还没把老头子的日记本看完,怎么舍得走呢……”
      连颂心头的大石落地,却突然掉下了眼泪:“陆奶奶……”
      “小丫头别哭啊,赶紧把这号码存下来,嘿嘿,这是海原的手机号码。有时间记得给你陆奶奶打电话,也向我报报平安。”
      连颂忙不迭的说好。
      之后的日子里,不管有多忙,不论忙到多晚,她都会给陆奶奶打电话,一周两次,从不落下。
      ……
      一年半的时间,外调期结束,她急急忙忙的赶了回来。
      因为她听说了陆奶奶去世的讯息。
      老了老了,一个接着一个去了,到另一处去作伴。
      她连陆奶奶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还记得小的时候,陆海原把她带到陆家厨房偷吃陆奶奶给陆爷爷烙的大饼,夹着肉末和葱香,两个小孩子吃得满嘴油光,陆奶奶看到了,又转身进厨房给他们烙了大饼。还有那次,她和陆海原偷偷溜进主卧室去看那些老照片,被陆奶奶撞个正着,陆奶奶并未责怪,反而拿出那些照片分享故事,分享那些旧日里的好时光。
      她想着想着,风尘仆仆。出了火车站就急忙回家。
      到了石子路边的时候,她却怔住了。
      年轻的男人,正在散步,走起路来还是身姿笔挺,只是他的手边再也挽不住陆奶奶。
      他看着她风尘仆仆,看着她脸上的焦急神色,忽然就想到了以前的日子。
      他带着她走走跳跳,带着她玩玩闹闹……时隔几年,两人都长大了,他在陪奶奶散步的时候再遇见她。那个时候,她皱起了眉头,好像是有不顺心的事情,可是看到奶奶看到他,却忽然展开了笑颜。
      恩,爷爷的日记本里说的没有错,他不知道什么是好时光,却记得很多细枝末节。
      奶奶最后留给他的话也没有错,耐下心来走走路,你会遇到一个和你一起散步的人。
      他想,他遇到了他的好时光,也遇到了,那个可以陪她散步的人。
      这一次,换他先向她打招呼:“连颂,欢迎回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执有时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