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中国货币金融史略》中载:秦统一全国币制,货币定为黄金和铜钱两种。上币为黄金,以镒为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般限于大额支付;下币为铜钱,以铢两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日常交易通用。半两钱在战国秦即已铸行,初为国钱,旋即改为方孔圆钱。秦统一以后,将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推行全国,是中国量名(一重量命名)钱的开端,是在全国政治、军事统一的基础上,七国问话融合的产物,是中国古代货币史的新纪元。而战国时,铜钱并非圆形方孔而是圆形圆孔,所以称为圜钱也称圜金、环钱,是一种中国古代铜币,流通于秦国和魏国之间。另有刀币流通于赵国、齐国、燕国,布币流通于赵国、魏国、韩国,蚁鼻币流通于楚国。
古代斗小,一斗算1斤,一石就10斤,约2钱可买一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