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第71章 荆轲刺秦 ...


  •   剑素为百兵之君,锐中不失雅,乃是力与智的结合,故君王常佩剑,咸阳便自然形成制剑献宝之一派。

      剑的历史源远流长,随着制造工艺的提高,逐渐流行使用长剑。剑从最初的二三十厘米,到春秋时期的五六十厘米,再到战国末期开始延长至七八十厘米,甚至最长将近九十五厘米。

      铸剑者不仅仅追求剑的长度,其韧性锋利也丝毫未减,这便是今日司马昌在朝堂上献给嬴政的宝剑,引来众臣的侧目。

      司马昌督造有功,因而也名正言顺的封为铁官,其位为九卿中少府名下的官职,相当于一个大国的冶金部部长,掌管着秦国所有铁的冶铸和流通。

      此刻的显赫让司马兰曦已然知足,终是不负眷属,振兴司马家的声望名誉!

      嬴政向来是宝剑随身,就如总佩在腰间的太阿,即便剑不出鞘亦能感受到威道之气,可谓尊而仰视望而畏之触生寒肃。所以当梅儿得知司马昌献长剑的消息很是好奇,真想一睹它的风采。

      但自从赵姬薨逝,嬴政守孝三年斩衰不乐便再没入过寒梅宫,有空也只是到兰曦阁走动,了解一下后宫琐事。

      多久没见到他了?于是早膳未用就偷溜到刑书斋外面蹲点,天地良心,她真的只是想远远的看一眼宝剑!

      “什么时辰了?”梅儿嘀咕着。

      按这个时间点,嬴政上过朝用过膳,也该来了呀?

      左等右等,还不来!

      倒是等来了之前差去打探嬴政情况的危纹,“夫人,大王还在咸阳殿会客。”

      “哦。”梅儿有些失落,感叹的问了句:“会什么客呀?”

      她擦了擦额上的细汗道:“听说是燕使来秦国献头函的。”

      “燕使?”燕丹刚跟嬴政决裂,这个时候燕国使者怎会恬着脸来秦国?心中莫名的担忧:“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看到危纹摇头梅儿越发怵然,她必须亲自去一趟!

      幸好刑书斋和咸阳殿离得不算很远,半柱香的时间,刚赶到阶下就被两名卫士拦住,“何人?”

      梅儿垫着脚仰望,可阶梯即长又高什么都看不到,气恼的吼道:“走开!本宫有重要事情禀报大王,如果出事你们担待得起吗!”

      卫士被梅儿的气势吓住,正犹豫要不要放行就被她撇了开去,提起裙角三步并作两步的直往阶梯上跑,险些撞上人墙。

      “你们让我进去吧。”梅儿再次被拦住,她已是上气不接下气,早少了之前的气势。

      “朝堂重地女子不得入内。”卫士全都守于阶墀,没有大王的命令不得进殿,更何况是她这般小女子。

      梅儿伸长脖子,隔着“人山人海”往里观望,空寂的咸阳殿隐约只看见四人,站在最里面的赵高正在磨墨,漆案上高耸的木函把嬴政挡了大半,他似乎低头写着什么?其下两个男子,一人静坐养神,另一人颤巍巍的捧着书卷,应该就是荆轲和秦武阳吧?

      “大王!大王!”梅儿进不去,情急之下只得喊。

      “唔……”下一秒就被反扣住手腕动弹不得。

      “松手,夫人若是少了一根汗毛你们担待得起吗!”被隔开的危纹也只得用声音制止。

      梅儿的胳膊松开时她已经平静不少,再往殿内看,却正好撞上嬴政的目光,只停顿数秒又执笔低头。梅儿默默的站着,内心百感交集,虽然图穷匕见极其凶险,可是历史上的嬴政根本没事,那她干嘛守在这失了理智空着急?

      少顷,赵高接过墨迹未干的牛皮卷得令出来,兴师问罪:“你们怎么办事的,这般吵闹,快些把门关上。”

      “诺。”

      宫门重重的阖上,半丝细缝都不给她留,殿内也没个保护嬴政的人,梅儿惴惴不安。

      赵高听卫士讲罢情况,问道:“夫人有何要事?”

      “我……”话到嘴边却不知如何开口!

      不过还没等梅儿启口,赵高的视线移向她的身后:“夏侍医,大王等你多时。”

      他上前数步,展开了手中的牛皮卷,呈给夏无且,“此乃大王所画叛者樊於期之像,燕使献其头颅,但路途奔波多日腐化难认,烦扰夏侍医辨别。”

      “并无烦扰之说,是无且分内之职。”夏无且一边说着客套话,一边将随身的药箱递给卫士检查。

      “不用查验了,药箱无需带着。”赵高对夏无且道,随即让卫士半敞开门,“夏侍医快些进去吧。”

      见夏无且要侧身进殿,神思恍惚的梅儿又控制不住的激动,忙拉住他:“要的!要的!”毫不客气的抢过药箱塞到他怀里,提点道:“药箱是救命的,危难之时务必扔出去!”

      夏无且还没来得急回应,梅儿已一股蛮劲把他推了进去。

      赵高奇怪的看了看梅儿,“夫人这是作何?”

      “时间紧迫,你也快点进去保护大王!”

      梅儿说着又要推赵高,可练武之人根基很稳,使了极大的力气也没能推动。

      宫门再次阖上,“臣不入内。”

      “为什么?”梅儿的声音禁不住提高。

      “臣在此陪着夫人。”赵高福身敬言。

      “陪我干什么?你快点进去呀!”梅儿又是一阵推搡,可他巍然不动。

      赵高实在觉得烦恼,才说了一句:“夫人,王命不可违。”

      感情是嬴政嫌她打扰到会客,才关闭宫门并让赵高在外监管!

      “是呀,王命不可违。”梅儿小声嘟囔,想来嬴政这么聪明的君王只有他驾御别人的份,别人哪有能力伤害得到他!“那我走了,赵大人还是进去伺候着好些。”

      有赵高照应至少更安全,梅儿如是想着,便下了阶梯。可每下一层,心就沉重一分,遂依依不舍的环行在咸阳殿外不肯走远,待绕到宫殿背后却被停着的安车挡住道,梅儿认得这是嬴政的座驾。

      安车长有6米多,高达2米,所以很是宽绰。车内摆设简洁,正中间放着用以置冰燃柴调解车内温度的鼎,最里面是一方软榻,榻旁办公的漆案上堆叠成捆的书卷,连短短的路途休息都要阅览书籍,可见嬴政平时有多繁忙。

      左侧空置处随意放着些乐器,怎么还有批把?霎时灵光一闪,梅儿大喜,二话不说,抱着批把就往咸阳殿去。

      且说,赵高见梅儿失魂落魄的走远,心下警惕,还是进殿照拂。

      甫一入殿便俯耳回答嬴政:“王夫人已经离开。”

      赵高这才端着木函递到夏无且面前,待辨认完毕,“禀大王,确为樊於期头颅。”

      嬴政略点头,问道:“地图何在?”

      秦武阳在荆轲的示意下上前奉图,突听到殿外“啷”一声乐响,铮铮曲发,似乎是那些个初学者乱弹而起,仅数秒便快声戛止。

      众人并未多加关注,而原本就紧张害怕的秦武阳被这一吓,脸瞬间苍白惊得直发抖。

      荆轲以策万全,迈前两步谢罪:“武阳北蛮夷子,未尝见过天颜,胆颤之处望请大王谅之。”

      嬴政对荆轲道:“起吧,由燕使轲献图。”

      荆轲接过地图呈于漆案,督亢的地形一点一点的展开在嬴政跟前,他的兴致稍涨向漆案靠近了些。卷至末端一把匕首亮了出来,荆轲弃罢地图,左手迅速抓住嬴政衣袖,右手之匕直刺而来。

      由于事先的曲音相示,嬴政早有防备。所以匕首还没来得及刺入,嬴政已反应过来,含袖抽身,生生挣断衣袖。按剑欲拔,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换得长剑,前有荆轲攻击后有殿壁阻挡,根本拔剑难出,嬴政不得不借身侧的屏风避开荆轲的追击,匿于殿柱之后,以缓危机。

      夏无且看此状况略有惊慌,忙唤卫士入内,可宫殿太大加之殿内吵杂,卫士根本就听不清个中状况,故迟迟未开宫门。夏无且不知如何是好,见地上的药箱突然想到梅儿刚才说到的话,开了药箱胡乱抓起几个药囊子,尽量对准荆轲的后脑勺投掷去……

      赵高欲救嬴政,却没想到之前怯弱的秦武阳面露凶色,二人都未带武器上殿,赤手肉膊越斗越烈,再无暇分身,只得大吼:“大王,负剑!负剑!”

      荆轲本不想理会背部的受袭,可数个药囊时不时的击打,让他气愤难平,惯性的转头怒瞪夏无且。

      然夏无且与他相距甚远无暇顾及,还是先擒了嬴政要紧。故倏尔回头,却是心惊眼花!

      原来是嬴政推剑于背,顺势拔剑而出,盯准目标横扫而至霎那削断其左腿。荆轲骤然倒地,仍做困兽之斗,倒执匕首射向嬴政,然而只是没入到了殿柱中。

      此刻,赵高飞身而起,臂肘击下直撞向秦武阳的太阳穴。秦武阳双手来不及格挡,只觉得头昏眼花踉跄着倒退数步,尚未站定,赵高已然双掌紧扣其喉敛臂旋勒,秦武阳顿时气绝而亡。

      “轰轰”,夏无且和赵高把厚重的宫门打开,卫士鱼贯而入,冰冷的刀架在了荆轲的脖子上。

      荆轲知道大势已去,拖着残躯倚到殿柱上,指着嬴政狂然大笑:“秦若横征暴敛,今日亡我一个荆轲明日还会有千万个荆轲!”

      他仰天长啸——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咏罢,本欲自杀谢太子丹礼遇之恩,可手刚伸向柱上的匕首就被卫士抹了脖子。

      嬴政踱出咸阳殿,立于阶沿居高俯视,但见一方倩影从树后闪过……

      “适才忽起之曲是否熟悉?”他幽幽的问上前伺候的赵高。

      “诺,仍似当年的《十面埋伏》。”赵高唯唯诺诺的回应。

      随后嬴政调查此事,蒙嘉因为收受贿赂在秦王面前美言燕国而受刑。

      凡上呈之物都需经内侍赵高事先检验,那怎会未发现图中藏匕?想来赵高当初也是由燕丹引荐入宫,故被怀疑其是有意放荆轲入殿,甚至有可能是明知而为,乃燕之谍人!助燕国刺杀秦王可是重罪,赵高自然入了狱,按律将处以死刑。

      此为公元前227年,秦王政20年,由于荆轲刺秦一事,嬴政做出两个决定。一是派王翦、王贲父子进攻燕国,二是把原本囚于韩地的韩王安就近迁徙到郢陈(今河南省淮阳市),不想韩民私通韩王安做出反叛之事,结果反倒于次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秦叛乱,为除祸患嬴政处死韩王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1章 第71章 荆轲刺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