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21章 王之为王 ...


  •   四月己酉日,蕲年宫(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南)。

      不知是嬴政的功劳还是太王太后另有所图,她专程把梅儿带上随侍。

      大家皆忙于准备冠礼仪式的用品,梅儿偷了套男式宫服,准备先探一下逃跑路线。刚走没多远,一队军士路过,梅儿忙躲到树丛中。

      突然,背上一阵冰凉的尖锐感,“什么人,出来!”

      那声音可是很有威慑力的,吓得梅儿差点就趴到地上求饶。稍稍仰头瞟去,怎么没有人影?她听令的退出树丛,斜身再望,竟是个十几岁大的孩子!手里拿着把短剑,稚气未脱的脸透着股意气风发。

      梅儿兰花指捻起剑尖挪开,友善的笑:“小朋友,别开玩笑了,姐姐有正事要办呢!”

      她早忘记自己也不过是一个16岁的小姑娘,和男孩一般高度。

      正说着,脖子上又传来一阵凉意,继而手被强力反扣,梅儿因此半跪在了地上,刚才巡逻的军队中为首军士厉声道:“你是什么人!”

      “我……我是蕲年宫的小太监,我只是路过这里,几位将军放过小的吧。”梅儿疼得眼泪都快滴出来。

      “太监?”这是何意?小男孩蹲下观望表情扭曲的梅儿,应该是很害怕吧……可面对敌人不能心软!

      他站起来,指着一身男奴打扮的梅儿对军士道:“她是女子,并非宫中的宦阉!”

      闻言,男子挑断梅儿的束发,倾斜而下的黑丝和娇小的身段显露出女性的特质。好好的为何女扮男装?此事越发可疑!他用冰冷的剑锋逼起她的头颅,“你到这里来干什么?再不老实交代,小心要了你的命!”

      “你们不能这样滥杀无辜,我要见你们的首将!”梅儿想来万一那位首将不认识她,自己岂不还是小命休矣,赶紧加上句重点:“把大王的内侍腾请来,她知道我是谁的!”
      看着眉目如画大不了自己几岁的梅儿,小男孩实在不忍,心生同情,解围道:“这位姐姐柔弱,并非习武之人,先按她的意思办吧。”

      军士领命,命令身后的士兵:“速去通报蒙将军。”他们属于蒙家军,多受蒙氏军纪,而今天大王冠礼,不应夺了宫中守卫的主权,复道:“还有卫尉大人。”

      “诺。”士兵松开了擒拿她的手。

      这小男孩年龄不大,军士还叫他公子,定是有点地位的,那自己现在应该暂时安全。

      梅儿找了块大小适中的石头坐下,向小男孩招手,低声打探:“姐姐问你哟,蒙将军是指的蒙恬吗?”

      如果是蒙恬的话,他肯定可以明辨是非,不会滥杀无辜!

      “姐姐说话真奇怪。”小男孩惊愕片刻竟不由笑了,而围在身边一圈的士兵却一个个板着脸,爱理不理的表情。自己又哪里说错话,连小孩子都笑她?

      他接着解释道:“我就是蒙恬,你问的蒙将军乃是家父蒙武。”

      “你!”梅儿惊讶的看他,小声嘀咕:“蒙恬怎么这么小呀!”

      “那……”蒙恬耳尖听到了她的话,温文儒雅的问:“姐姐觉得我应该多大呀?”

      “公子不要听信妖言,她连您的姓氏都知道,也不知有调查过我们多少人!”军士向前隔开蒙恬,让他和梅儿保持距离。

      梅儿嗤之以鼻,而脸上呢还是一副笑脸乖驯,可不敢老虎腿上拔毛!

      蒙恬仿佛看出她的惧意,又安慰道:“姐姐别怕,未得军令他们是不会伤害你的。”

      少顷,蒙武、卫尉竭赶来,军队自觉的排成两列让路,齐齐抱拳:“将军!卫尉大人!”

      “夫人受惊了!”竭乃是统领卫士守宫的官员,常年在宫中走动,多少还是见过梅儿几面。甫一走进,便认出了她是大王身边的宠姬,忙近前单膝跪地。

      蒙武也听出了些大意,但仍是刚正不阿:“请恕蒙武冒昧,敢问夫人改扮意欲何为?”

      竭转头呵制:“蒙将军,不得无礼!”

      蒙武不过就是靠着其父蒙骜当了副将,在外打过几次名不见经传的小战,哪轮得到在这里放肆,要知道在秦宫之中他才是首将!

      竭柔声向梅儿致歉:“请夫人息怒,臣定亲自向大王请罪。”

      看这气氛梅儿哪好意思再为难,连连摆手:“哎哟,没有这么严重,不知者不罪嘛。大人快起来吧!”

      腾随后赶过来,唤道:“夫人快些走吧,太王太后那边还急着找您呢。”

      军士们早听出梅儿身份的特殊,很快让开更宽的道。她路过蒙恬身边时不由驻足弯膝,小声在他耳边道:“看你这么可爱,姐姐告诉你个秘密:“小家伙将来会成为一代名将!所以务必好
      好学习,天天向上,方能协助大王管理天下。”

      蒙恬一阵茫然——她怎能断定秦国未来的发展?!

      梅儿颇有深意的轻拍他的肩膀,直起身,恢复最初的趾高气扬,手指环点一圈:“你、你、你、你们,姑奶奶今天就放过了,要是再有下次……”张狂的笑容在唇间荡开,她的食指和拇指并拢,死命挤压着空气,“小心我让大王捏死你们,就像捏死蚂蚁一样!”

      蕲年宫守备深严,梅儿先把气势造出来,但愿能暂时唬住他们一下,到时逃跑才能减少阻拦。

      梅儿换上女儿装,急急赶到,还好冠礼刚刚开始。观礼的宗亲贵胄在场地外等候着,整齐的人海中,无意间又看到了蒙恬。正想打个招呼,堂内奏起乐曲,太王太后和太后已居坐正堂东阶主位,堂内一片庄严肃穆,侍者忙引她进去,安排其站到太王太后身后的角落。

      继而吕不韦入内,居于正堂西阶。场外身份高贵的宗亲贵胄也纷纷入内,落座东西阶观礼位,其他身份较低的皆围于堂外。奉常(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冗长的致辞后,赞者(协助正宾加冠的助手)洗净双手站到了西阶。

      终于,嬴政服缁布采衣从东房出来,居首级台阶的中间,面南向各方宗亲贵胄行揖礼。犯困的梅儿顿时来了精神,目不转睛的看着他退回东面正坐,伟岸笔直的身躯透着难以忽略的气度,画面定格在心中,她深知这是嬴政真正登上统一六国舞台的历史性时刻!

      接着吕不韦起身,于东阶以盥洗手,拭干。他走到嬴政面前加上缁布冠,高声吟颂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宗亲贵胄向嬴政作揖祝贺,嬴政重又起身回东房更衣,穿上了黑色红边的玄端,于东阶向太王太后和太后行正规的拜礼。

      他左手压右手齐于眉心,深深的九十度鞠躬。直起身,仍是举手齐眉,笔挺的双膝跪地,再次下拜。手掌贴地,额头久久的叩于手背,看着甚为虔诚,仿佛诉说着对母后和祖母培育之情的深深感恩。

      良久,嬴政起身,放下了举于眉心的手,至西阶走下两级台阶面东正坐。赞者褪去缁布冠后,吕不韦为其戴上白鹿皮制成的皮弁,插上玉笄,高声吟颂祝辞:“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嬴政重回东房换上缁带素衣的皮弁服,出来向吕不韦行正规拜礼,低敛的眸透着股阴蛰……

      只有德高望重的长辈才能成为正宾,而身为金印紫绶的仲父吕不韦自是当之无愧的正宾,这一拜他受得起亦深有傲视君臣之势。

      殊不知,这场风光无限的冠礼之后,换来的是身败名裂,饮鸩自尽于异乡!

      吕不韦走下三级台阶,接过有司(为冠者托盘奉冠之人)奉上的爵弁,为其加以第三冠,高声吟颂祝辞:“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随后换上了丝帛的爵弁服,向北阶秦之正位的历代祖辈行礼。

      《礼记士冠礼》中讲道:冠礼三加,初加缁布冠,象征将涉入治理人事的事务,即拥有人治权;第二加皮弁,象征入朝之贤,即望其拥有入朝治理之才;第三加爵弁,拥有祭祀权,即为社会地位的最高层次。

      而君王冠礼需四加,最后为加冕。

      此刻,一身冕服冕旒的嬴政走到堂外高阶之上,手按佩剑巍然而立,阶下的宗亲贵胄纷纷揖拜祝贺,护驾的军士仆从也高呼响应——

      “吾王万岁!秦国万年!”

      “吾王万岁!秦国万年!”

      此起彼伏之音不绝于耳……

      那轩昂威武的王者,气势恢弘的场面,迷倒多少女儿心,就连厌恶嬴政的梅儿也难以免俗。她踮起脚尖探头遥望君王的背影,崇敬之心油然而生,这就是“秦王政”,不仅仅只是一个时代的名字,它更代表着无人能比的成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