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斜萧散幽魂 ...
-
虚竹紫云,淡萧萦林,仿若隔世的清雅,心境也变的不一般。那忽远忽近的萧声,不晓得流淌自何处,隐隐从萧声里竟能察觉出潺潺水声,曲境相生,能奏出此等音韵之人,定非凡夫俗子。
循音而去,凡尘俗事渐渐远离,一切都清晰明朗起来。
天暮山间紫竹林,香雾万千,绝世孤立。青风里,斜阳外,静谧如世外桃园。悠远的萧声时缓时急,似有若无飘渺林间。林子深处,若隐若现的曼佗罗花散发着诡异的气息,幽魅袭人。
竹泥沾染了青色的锦鞋,前行的脚下,叶絮儿风间轻轻飞舞。四周的雾越来越稠重,林子里不知名的香也越来越撩人,闲散的萧声时远时近,低沉缥缈,轻轻散落在耳边。
一切有如似曾相识的亲切,为何笑颜里有痛有泪,记忆里曾经遗失过什么呢。
空气里的曼佗罗香似乎更重了些,交错着萧音、花香、模糊的名字和残缺的记忆,还有那双深潭般的眼眸,眼前一片混沌,一切归零……
虚禅寺
人间万象匹夫,千年情业轮回。
莫道重世痴者,此年宿缘剪世。
二月菩提花开,花香夹杂着淡淡的山林气息,开满了禅寺外院的百级石梯两侧。放眼望去,满帘的春意岸然。
虚禅寺这样的千年古刹就坐落在这个山林僻静,空谷泛幽的轩辕顶。泛游此处,全然隐没了尘世的喧嚣,徒留一份大隐于林的淡定。
云雾里若隐若现的闲秋亭,毗邻虚禅寺,四周皆为百丈深的轩辕谷,亭寺千年来一直默守于此,仿若两情相依的伴侣,今世化作亭苑长相厮守。
悬浮于轩辕谷之上的十禅大师眼帘微垂,打盘莲花坐,缓缓运气引经任督,走游十二脉,循气归入丹田,神情淡然,空照若仙。
“师傅,苏姐姐她……她……,神志停息,怕是怕是……。”尚方小和尚气喘吁吁的来报。
“阿弥陀佛!”十禅面带微笑,谦谦禅容淡定而从容,轻身一跃,已然归坐于闲秋亭内。
“姐姐,她……她……” 尚方惊情未定,焦急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
“阿弥陀佛!宿缘剪世,冥冥中一切皆有定术,明日子时,鬼域河流放。” 十禅还是那么淡淡的言语,一副仙风道骨的淡然摸样。
“师傅,这……”,尚方挠着头,挂着一脸的疑惑。
“切记,切记!阿弥陀佛!”
烟波浩渺,晨星灼灼。微寒的风夹杂着两岸淡淡的芦苇香,零星散落的芦苇小花在空气里寂寞地打转。芦苇林里若影若现的竹伐边,竹篙上上下下轻轻划打着水面,尚方小和尚端坐大圆盆内,顺流而下,与竹伐相行,沿河护送。
莲花竹伐,泛水悠悠,倚卧花间的女子,幽兰长眠,仿若千年。
夜色明朗,香风万家。两岸的芦苇在夜风里沙沙做响,摇头晃尾借着夜色偷偷起舞。一路蛐蛐高歌,两岸沙鸥低鸣,三两只白鹭静静停驻竹篙尖,又被溅起的水花颤颤的惊飞。大圆盆与莲花竹伐一前一后相行相随,渐渐隐进夜色里。
夜里行水路,实在是大为不便,河面上水雾茫茫,即便视力极好,目视范围也仅限三四米远。河床上若水流湍急,稍不留神小圆盆就和竹伐就冲开了,所谓眼观八方,臂撑六路,身手灵敏是必须,反应还得快,凭借手腕的巧劲与适时的撑篙力度,方能使竹伐在水面上稳当行驶。
月色入水,疏影成行,只听闻轻轻划水声,静静花落音。约莫两柱香的工夫,已倚雾行舟山前。
不远处依稀能望见星星点点的灯火,在暗夜里如灼星闪耀,河面上觅食的鸬鹚飞的一惊一诈,溅起点点水花,远处的亭台飞檐象黑幕下若隐若现的怪兽,阴沉威严,淡淡的缶乐伴着似有似无的歌笑声婉转迩来。
“再坚持一会儿,就快到了,愿佛主保佑,保佑姐姐平安入城!”尚方将握竹篙的手轮换了番,提起袖口煽了煽,擦了一把汗。
竹篙稳稳地轻推莲花竹伐,驶行水雾间,渐行渐近的瑾城在视野里清晰了起来,借着夜色依稀能辨认出鬼域河道上立着的界碑,上书五个大字——“瑾城鬼域河”,这五个字书体迥异,大小不一,不知哪位仙家所书,只觉得这字体带着蛊惑人心的妖异,却又带着气定神闲的架势,实在妙不可言。
‘锵——锵’!锣声起,几只水鸟扑腾的被惊飞,花朵们吓的弓弯了腰。远处河岸边,更夫头戴蓑笠,身披蓑衣,提着灯笼,敲锣报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二月惊蛰,谨防水患!”‘锵——锵’!
尚方收起竹篙,用袖口在额前擦了擦,望着竹伐里的女子道:“十里水路,终须一别,尚方在此别过,就看姐姐的造化了,阿弥陀佛!”丈长的竹篙稳稳轻推了莲花竹伐一杆,尚方双手合十,目送渐渐远去的竹伐,在心中默默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