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 碧玉碎(二) ...
-
※ ※ ※
时光无声逝去,他们没有重遇,只是彼岸的过客,后来想起那白衣少年,周朝歌已发觉自己记不清对方的容貌,仿佛是岁月在开一个玩笑,任意一笔就让记忆变得模糊。
周朝歌已经十五岁。
面容愈发俊朗,气息清爽,有一种雨后翠叶的清香。五官像是由名家巧匠用心雕琢出来,那双眼,似镜,映照出悠悠天地。
景依旧,人依旧,岁月不知不觉与他擦身而过,时光恍惚如梦,他总是会觉得迷茫,真的已经十五岁吗?他努力回望身后的一切,可他的过去却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伸手想去触碰,淡淡在他手里化作云烟。
逝去的,始终无法追溯。
有时候从御书房的窗子看出去,九重宫阙在他眼中化身成狰狞的巨兽,朝他张牙舞爪,仿佛要他撕成一片片,然后他便会想起瑜王,懋帝的十皇子,那是他唯一无法模糊的影像,或许是因他跟帝京里的人不同。
记忆中,瑜王眼里没有黑暗……
这时刚好是春天,东风吹来几片桃瓣,轻轻落在御案上,正挥笔疾书的懋帝动作不由一顿。
这片红瓣,像泪,似血——瑜王的眼泪,瑜王的鲜血。
懋帝还记得瑜王跟他说想在桃花盛开之前回到江南。那个孩子一直懂事,一直忍耐,不争不怨,从来没有求过他这个当皇帝的爹给他什么,唯独那次,他在他面前表现得像个要讨玩具的孩子,而唯一的一次,他竟然没让他如愿。
午后的阳光均匀地自窗户洒从来,周朝歌的影子被投映在御案上,格外高颀,将他半边天都给掩住,懋帝抬头问道:“朝歌,你今年也已经十五岁吧?”
“是的。”
十五岁,也不是孩子了。那个总是安静地为他磨墨的小孩子,从前坐下来,侧首使能看到他专注的样子,现在抬起头来,所见的,则是一张稚气渐减的脸庞,唯独那种清淡温驯的感觉,从没有改变过。
十五岁,一个应该放肆闯荡,快意逍遥的年纪……
十五岁,当年的他究竟在做什么?是在向先帝阿谀奉承,抑或是暗地里结党营私,逐步铲除政敌?
埋首于国务,懋帝从不觉光阴是如此狠绝,岁月是如此的无情,竟将他的青春啃蚀得一乾二净。
瑜王出生的时候瑜王母妃宜嫔请宫人弄来一个拔浪鼓,那时懋帝好奇拿着玩,问她那是什么,宜嫔有些惊讶的反问他:“这是拔浪鼓,皇上小时候没玩过吗?”
是没有。
尚未登上皇位前他已经是太子殿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上上人。多少人在他身上投放期望,又是多少人想将他置之死地,他都已经数不清。为满足父皇母后的要求,他的童年就在众中的目光中度过,步步惊心,如覆薄冰。
拔浪鼓,他没见过,更没玩过。
“朝歌。”懋帝在周朝歌耳边低语,少年仔细倾听,面上波澜不兴,倒是懋帝的表情愈来愈复杂,末了,老人仿佛有些吐字艰难问少年:“你……可想出宫?”
从周朝歌入宫侍奉懋帝开始,似乎就再没有踏出宫门半步,仿佛要把一生断送在这里。
周朝歌有些不解,可是也没有露出惊讶的神情,垂着眼问道:“皇上为什么会这样问?”
懋帝温热的大掌覆着周朝歌微凉的手背,尽管是他的父亲,也不曾对他有过如此亲昵的举动。
“也许,因为你还年轻吧……”
终于,懋帝这样回答他。
就是因为年轻,周朝歌的青春不该像他一般在埋葬在帝京里。
“年轻”,人们总是能将它成为借口,有一千个错的理由,义无反顾地错一回。
可总有太多的尖牙利爪藏在帝京阴暗的角落里,只要稍一分神便会给暗处的野兽吞噬,所以任何人都容许自己犯下任何错误,包括周朝歌自己。明明不过是十五年华,一个该藉青春放肆的年纪,他却已经要懂得防备和计算。
生于斯,长于斯,活在帝京,堂堂花样少年已然苍老。
※ ※ ※
懋帝后来安排周朝歌到剑谷跟隐世女剑客张飞然习剑。
听说这位女剑客幼时被送入宫中,在懋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是他的近身侍卫,武艺高强,个性热情爽直,在朝廷江湖两边也很吃得开,不过在懋帝登基后不久就退隐山林,除了两年前她收了长渊侯世子高雨霁和怀明侯世子风离为徒外,就没有她的消息。
至于长渊侯高氏和怀明侯风氏,其实和他们周氏一样都是懋朝的中流砥柱,只是三宫总管只处理皇室事务,甚少插手朝政,所以跟这两个家族没什么交集。
周朝歌还知道“长渊”、“怀明”两个封号背后大有文章——数百年前乃是中土的七国时代,英雄辈出,群雄逐鹿,第一任长渊侯和怀明侯在一场战役里兵败被俘。二人假装向敌军投诚成为细作多年,一直忍辱负重,直到懋国称霸北方才得以洗脱“叛徒”的恶名。
两位侯爷回国的时候,皇帝亲自迎接,一开口就老两位臣子说了这句话。
“身陷长渊,心洁怀明。”
意思就是赞扬二人身在深渊里,面对绝境仍能够心怀光明,忠义不改。随后便晋封两人为长渊侯和怀明侯,以表他们忠心爱国。
高家和风家一直在朝中混得风山水起,代代如是。周永夜则告诫周朝歌不要和两位侯爵世子太亲密,所谓“河水不犯井水”,内官和朝臣,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
周朝歌一直牢牢记住父亲的话,直到他遇上风离。
他们一个是河,一个是海,注定要遇上和汇合。
只记得那天身穿黑色华袍的少年策马而来,衣袖飞扬,犹如乘风下凡的天神,一双纯净的清水眼目光就这样落在周朝歌身上。
湖光山色,世上至美的风光景致似是都停留在那双眼睛里。
这样的情景令周朝歌觉得似曾相识,好像身后什么都不重要,天地间仅有他们二人,被这双眼看一辈子,他也愿意。
黑袍少年看到周朝歌,眼睛霎时一亮,在他身前勒马,垂眸仔细打量着他道:“你就是周朝歌?”
“是。”
“我叫风离,清风的风,离别的离。”风离唇瓣牵出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问道:“我们是否曾经见过面?”
他的下巴太尖,唇太薄,鼻太高,给人有浓烈的疏离感,令人觉得他无情刻薄。高坐在马上,满身奢华的贵气,一种傲视天下的贵气油然而生,整个人俊俏得近乎妖异,偏偏就长有一双温柔的清水眼,露出盈盈和暖的春意。
“应该没有。”似乎有什么自心底里涌出来,道不清,说不明,周朝歌只感到心跳猛然剧烈起来。
“我说风家小子你也太没良心了,竟然扔下我自己跑掉!”
一个高大黑黝的少年赶到风离身边,想来就是高雨霁无疑,同样是一身华服,可是衬在高雨霁却毫无华贵的感觉。他长得不秀气,眉粗眼大,五官英挺,有一种行事豪爽、干脆的舒服感觉,颇有侠义之风。
“不就是对付几个不入流的地方恶霸吗?风少侠你以一敌十也绰绰有余,何须我出手?”风离不冷不热地说。
“我知道你是怪我多管闲事,不过你也清楚我的性子向来嫉恶如仇,容不得不平之事。”高雨霁仿佛这时才发现周朝歌,问道:“他就是周朝歌吗?”
风离带点刻薄地反问道:“你看到这里还有别人吗?”
高雨霁早习惯他这种性子,也不当是一回事,干咳两声正想向周朝歌介绍自己,讵料风离又开口,教他硬生生把话咽回肚子里,没差点把他噎死。
“你没带马吧?”风离向周朝歌伸出他白净光滑的手,以不容拒绝的口吻道:“上来!”
周朝歌犹豫了一下,不明白风离看他的眼神为什么会这么奇怪,仿佛在一潭清水里燃起两朵花焰,清凉的,灼热的。
矛盾的感觉让他都觉有些难受,但还是将纤瘦的手放在风离的手掌里让对方拉他上马,身体略为僵硬地贴在风离怀里。
风离忍不住轻笑出声,薄唇凑在他耳边,以只有两个人才听见的声音道:“怎么像个木头人似的?你再仔细想想,我们真的没见过?”
身侧风声呼啸而过,仿佛要将他的话都给吹散。
周朝歌表情依旧茫然,回头反问:“难道你对我有印象吗?”
仓皇的一个回首,令身高相若的他们几乎能吻到对方的嘴唇,过份的贴近令彼此的气息都能呼入对方的鼻腔里,风离不由一窒,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呵呵,就是有种好熟悉的感觉,也许我们真的不知在哪儿见过面。”风离将他的身子扳过来,两人眉对眉,眼对眼,仿佛叹息似的说:“记不起也罢。不过你得牢牢记住,我叫风离,清风的风,离别的离,你别忘记了。”
霸道的语气带着一种像小孩子别扭的情绪,周朝歌心道这人还真的有几莫名其妙,别过头禁不住淡若清风地笑了起来。
也许,他们真的曾经萍水相逢?
心里某一个角落像是一片随风飘荡的枯叶,忽然,找到一个能安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