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四 ...

  •   四
      一九七八年春天,林业局成立了林木生长量调查办公室。这是根据林管局的文件要求,由林业局营林科牵头,抽调部分领导和技术人员组建的临时机构。
      任务是调查本局施业区内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年生长量,时间为一年。
      这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高,与以往的森林调查有很大区别的工作。由孙科长任林木生长量调查办公室主任。抽调林业局森调队的牟技术员为技术总负责人,则平是技术负责人之一。
      他们的办公室设在林业局招待所的两个大房间里。按照林木生长量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需首先把从各林场、经营所调来的技术员、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短期的技术培训。按技术负责人之间的分工,则平负责讲课的内容是树干解析这部分。这正是则平在大学四年级的课程,是《测树学》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在校时并未上满应上的学时,原本在一九六六年下半年开的课,因为“□□”而停了。
      后来在“复课闹革命”时听老师用两、三周的时间讲完了原本一学期的内容。则平找出了那本《测树学》教课书,她利用业余时间又重新学习了一边,结合这次生长量调查的要求写了份讲义。她暗自庆幸自己当年没有躲在家里当消遥派,而是一直在学校里依然很听话的服从领导。
      让开会就去开会,让上课就来听课。那时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不来听课了,谁也不知道何时能毕业,更不知道毕业后自己将干什么,更不在意专业不专业了。到毕业离校时,很多人都把书当废纸卖了。则平把书和笔记装箱后同行李一起发运到工作单位。后来由新河林业局往青山林业局搬家时也没舍得扔。她想为自己读大学留个纪念,没想到这次还真派上用场了。
      由于培训班的时间短,参加培训人员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则平要力求做到讲课通俗易懂,尽量让大家听明白,掌握最基本的要领。如:在外业时,怎样选择有代表性的解析木,怎样划区分段,怎样截圆盘并做好原始记录。

      在内业时应掌握怎样数年轮,怎样画树干纵剖面图,如何计算树高生长量和直径生长量等。她的老师在两、三周内讲述的内容,她必须在两、三天内讲完,并力求学员在实践中能会做,不出错,这可真让则平犯了难,在写讲义时费尽了脑筋,几经删改,数易其稿,力争做到少而精,通俗易懂。

      参加培训的学员听课时,大部分人都很认真,觉得这次林木生长量调查与以前的森林调查不一样。新的东西多,他们学习热情也很高。课堂上或下课后有技术员和工人向则平问这问那,有时还挺较真儿的。则平只好就事论事,问到什么就解释什么,本着先会做,别出错的原则,在实践中再慢慢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有个工人曾坦率地对则平说:“张技术员,我真没想到,咱营林还有这么复杂的技术活儿,过去一直认为营林就是刨坑,栽树,森调就是卡卡尺,喊喊数。这回才知道这活儿既重要又有难度,还真得好好学学。”

      通过这次培训效果很明显,从培训结束时考试的成绩看,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很大提高,完全能胜任这次调查工作。把成绩突出的作为技术骨干分配到两个小组里,此后,外业调查正式开始。每天,两个组分别去南沟、北沟两片进行调查。

      这次调查没给他们配专用车,只能提前一天的晚上与局调度室预约。车辆够用时,他们能连续几天出外业;车辆紧张时,调度室就先安排木材生产用车。他们用车时有时无,外业时有中断。这让孙科长、牟技术员、则平他们生气又很无奈。

      几天后,又给他们派车了。牟技术员带队去北沟,孙科长和则平他们去南沟的青山河九支流那里,调查人工红松林的生长量。

      这时是六月中旬,正值天气转暖,万物复苏,草木蓬勃生长的季节。山山岭岭,沟沟壑壑都是一片绿的世界。汽车在山间公路上逶迤前行,车窗就是一个活动的画框,眼前是不断变化着的风景画卷。

      山溪随公路婉延曲折,时近时远,时隐时现。路旁不时闪过高大挺拔的红松,绿塔般的云杉、冷杉,婷婷玉立的白桦,随风摇曳的柳枝,和叶子沙沙作响的山杨。欢唱的山溪流水声,林中

      鸟儿的啼鸣声和阵阵林涛声汇成一曲优美的旋律,呼吸着空气中野花的清香,真让人心旷神怡,冲淡了几日来排不上车的烦恼。下汽车后,他们还要步行三里路才能到达预定地点。中间要过一条三米多宽的小河,河上有一个用枯倒木搭架起的独木桥。

      过桥时,年轻人几大步就跑过去,孙科长和则平每人都用个树枝拄着,一步一步往前走。孙科长走的慢,但走的稳。则平走到河中间时,看着水流有点头晕,再加上水流急,河水冲击着树枝,每挪一步都很费力气,她一下没拄稳,身子一歪险些掉到河里,多亏她身后的同志及时拉她一把,才有惊无险。

      到达那片人工红松林后,迎入眼帘的是棵棵红松枝干挺拔,针叶碧绿,郁郁葱葱。株距、行距整齐,一派蓬勃向上,生命力旺盛的景象。这是五十年代建局初期营造的人工红松林,也是全局林龄最长,面积最大,离局民区最远,少数未遭破坏的人工林。按照事先的分工,大家分头忙碌起来。有测量样地面积、蓄积的;有给样地内树木挂牌的;有在树干上砍口测量近五年生长量的;则平带领三个人去选择解析木,伐倒解析木。

      她亲自划区分段,由林场的一位油锯手师付在解析木上按则平指定的位置截圆盘。则平把每一项都填写在表格上,把做好标记的圆盘装进专用的布袋里带回去。

      在回来的路上,则平与她们的向导,该场主管营林生产的副主任——柳主任边走边聊。

      则平以前听科里的同志说过:柳主任是一九五七年从沈阳林校毕业分配来的,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工作在这个偏远的林场,压根就没挪动过。对此,则平有些不解。今天有这个机会,她想解开这个迷。于是,她很直率地问:“柳主任,我想问你个事,不知到你介意不介意?”

      柳主任说:“你说吧,什么事,没关系。”

      则平说:“你在这个离林业局最远的林场一干就是二十来年,你没想过走吗?到局里或者到离局里近一点的林场去。你想挪挪地方也不是没理由,没条件。”

      柳主任说:“没想过。另外,在哪儿工作也不是我各人说了算,得听组织的。”

      则平心想:他真是个听党话的好干部,把他放哪儿就在哪儿,自己不挑挑捡捡。

      柳主任又说:“我刚毕业时,心想在这熟悉熟悉以后再说。等都熟悉以后,看到别人走时也想过走,但又觉得还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好。人熟,山场熟,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如果换个地方,又得熟悉一段时间。我在基层呆惯了,不一定适应局机关的工作。我从来没为自己的事和领导张过口。”

      柳主任朴实的话语,让则平感到是自己想多了,根本不存在什么迷。是柳主任用他始终如一的言行召示着一个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老实人的品格。

      二十多年来,他和工人们在一起常年拔涉在荒山野岭中,深山密林里。春天造林栽树,夏天扶育幼林,秋天为来年造林整地,冬天是扶育伐生产的黄金季节。一年四季,他们无时不在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辛勤的汗水,柳主任他熟悉这里的每块人工林,每块采伐迹地就像熟悉自家屋前的小菜园一样。

      任你随便一指,他便能说出这片人工林所在林班、小班的位置,树种,林龄,造林密度等。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已步入中年,当年他们播洒下的青春和汗水,如今收获了一片片人工林的成长。对于这样一个无私奉献的育林人,则平内心充满了敬意,可是有的人却另有看法。

      那是后来有一次同志间闲聊时无意中谈到柳主任。有个技术员说:“柳主任是个好人,就是太老实,也没啥大能耐。”

      则平说:“我觉得他挺了不起的,在那样偏远的地方一呆就是二十年。那里的人工林多数是他带领工人栽的,有的都成林了,凭这一点,他对林业局的贡献就挺大的了”

      那位技术员也有几分不服地说:“这有什么用。林子是林业局的,是国家的。从他们林场往上提职的干部也有四、五个了,仍旧没他的份儿,他还当那个六、七年前就当上的副主任。

      还有,和他一样的林场副主任,多数人都把子女安排去当兵、上学或者直接就有正式工作,甚至都转干了。听说他的子女仍然在林场的大集体当工人。”

      则平听了这番话心里承认,这年头,但凡有点能耐的早通过各种渠道为子女安排个正式工作了。正如人们说的那样:你自己家的事情,你不千方百计的找关系张罗解决,谁能闲着没事来管你的事呀。则平心中涌起一阵悲凉。现在的老实人在人们的印象中已是无用的别名,对于一个人工作能力评判标准已不再是业务能力强弱和对国家贡献的大小,而是由人与人之间交往能力如何来决定的。

      她仔细想想,确实她周围就有一些年龄不大,学历不高,却混得职位不低,工资不少的人。主要是他们的社交能力强,尤其是会编织为己所用的关系网,在提拔任用或涨工资的关键时刻,有各别领导为其说话,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看来以工作成绩论优劣,不以亲疏论短长,只能是人们善良的愿望了。

      则平心中理想罗盘的指针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一次强烈的撞击,她有些迷茫了,难道真像有的人说的那样,争名者,常出名;争利者,常得利。总是让老实人吃亏吗?则平心中有些不平,但心中还在坚守着一点珍贵的东西,她使自己镇静下来。

      同时,她一向懦弱的性格又使自己退一步想:自己是个女同志,既不求当官,也不图发财,有没有关系网也无所谓,只想把自己那份本职工作干好,别让人家在背后议论说:“这个人啥也不行”就满足了。

      则平负责树干解析的具体工作。每天两个组外业归来,她首先检查每一棵解析木的圆盘标记与表格记录是否一致,经一一核对无误后,她才放心回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