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撑伞 ...
-
比之几天前走在宫里,元之更喜欢现在的感觉,因为宫里的人都认识自己了,就像现在路过的丫头太监都会俯身说一句‘小主吉祥’。
她身边的绿蕊止不住的感叹,“小主只去了乾清宫一晚,咱们走在这路上就比之前要威风了不少。”
元之鬓间的流苏随着她的步伐摇晃,“那是,这只是开始,以后呀我还要做皇上的宠妃,咱们定要比现在威风百倍。”
“那奴婢岂不是就是小主身边最得脸的宫女了。”绿蕊很是向往。
“你是我的陪嫁,自然不会亏待你,不过眼下得让大家都知道安静乖巧是我的长处,毕竟我就是因为这个才被皇后娘娘选中的。”
“小主说的,奴婢都懂,进宫前明珠大人交代过了,咱们现在要养精蓄锐,不能过早的树立敌人。”
主仆两人说话间便走到了御花园,“绿蕊,那个大着肚子的是谁?”
绿蕊照着元之的话看过去,“那是张氏。”说话间绿蕊有些羡慕。
元之轻笑,“我当是谁呢,原来就是那个宫女,绿蕊,我可警告你日后千万不要学她那个样子,否则我饶不了你。”
绿蕊急忙收回目光,“小主放心,就算借奴婢一万个胆子奴婢也不敢。”
元之瞟了她一眼,“谅你也不敢。”
张巧儿的预产期还有两个月,太医叮嘱她要多出来走动,一转身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元之,“翠儿,咱们往那边出去吧。”
见她有心绕开,翠儿不解,“小主不过去打个招呼吗,她是新入宫的纳喇氏。”
张巧儿摇摇头,“我们还是离远些吧。”按理说张巧儿比元之资历长,原不必这么小心翼翼,但她一直都记着一件事——自己的出身,这些从顺贞门进宫的女子永远都比自己高出一截,所以尽量不要接触,才是自己的生存之道。
看着张巧儿离去,绿蕊道:“张氏似乎在避着我们。”
元之嗤之以鼻,“她是该避着,方才她要是过来,我还怕她脏了我这身衣服。”
绿蕊不再说话,她家这位小姐从小就对尊卑很敏感,一直秉承的信念是:做人方要做人上人。她家小姐最不甘的就是没有早生几年,否则当年也能争一争那柄玉如意,现在只能退而求其次——做一名宠妃了。
毓萱不知在玄烨耳边吹了多少枕头风,才让他见了两个新入宫的人。坐在亭中翻看着敬事房的记档,毓萱感叹自己的任务算是完成了,至于日后这两人能让玄烨翻几次牌子,那得看她二人的本事了。
云溪给她添了一杯茶,说道:“娘娘,马佳小主在外面候着呢。”
毓萱闻言将记档递给了陈海,“本宫倒忘了约了她去看承瑞的。”随即起身,与亭外的讷敏一起朝阿哥所走去。
一路上不停的遇到年长的宫人带着小宫女或者小太监走过去,讷敏看着一群群的人,道:“今年宫中当真是进了不少人。”
毓萱道:“今年放出去了一批到年岁的丫头,内廷的人手不够了,你那可缺人?”
“娘娘是知道的嫔妾喜欢人少清静,所以人手还够。”
“这么多年你倒一直是这份不咸不淡的性子。”
讷敏失笑,曾经她也幻想过,特别是那次皇上那么温柔的对自己,自己或许能走进皇上的心,但那次荷花池的事让她看到了自己向往的温柔原来是皇上对皇后的,真正让她转变的是承瑞送去阿哥所后,她作为一个母亲都能体会到皇后是真心实意的疼这个孩子,许是女人内心的柔软,讷敏在潜移默化中与毓萱成了朋友,不得不承认,皇后的眼见与学识是自己比不上的,这样的女子配站在皇上身边。
“在想什么呢,话也不说了。”见她出神,毓萱问道。
“没什么,嫔妾只是在想,承瑞可会走了”
提起承瑞,毓萱说不出的喜欢,“是呀,上月来看他时已经能迈步了,不知现在可能自己走了。”
说起孩子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
“姐姐?”
忽然一个女声响起,虽说两人在说话,但这一声却是格外的明显,毓萱和讷敏停下,看向声音的来源。
“姐姐,真的是你?”女声很是雀跃。
“放肆!”领头的姑姑大声呵斥,急忙跪下请罪,“娘娘恕罪,这是新入宫的宫女,冲撞了娘娘。”
毓萱蹙眉道:“无妨。”
那个女声还想说什么,“姐姐,我是……”
“放肆,你一个小丫头竟敢对着娘娘和小主这般称呼,来人,把她拖去慎刑司!”姑姑气急。
“慢。”毓萱开口,“既是刚入宫,姑姑带回去好生管教就行,免得落个苛责的名声。”
姑姑急忙谢恩,“娘娘慈悲,奴婢回去定会好好管教。”说完,急忙带着一众的小丫头离开。
女子有些失落,姐姐当真不记得自己了吗,我是陈婉呀。
两人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继续有说有笑的往阿哥所去了。
“娘娘,承瑞会走了!”讷敏声音里止不住的激动。
只见承瑞在院里一小步一小步的走着,摇摇晃晃的。“来,额娘抱抱。”讷敏蹲下,摊开双手,不一会儿,承瑞就走到了她怀里。
毓萱看着她母子二人,眼里全是笑意,“好孩子,只不过过了一个月就能走了。”毓萱捏捏他的脸蛋,承瑞似乎不满有人捏他,嘴里吐了几个小泡泡,二人见状止不住的笑,承瑞好像又感觉到有人笑他,扭头将脸藏在了讷敏颈间。
讷敏见承瑞和自己那么亲,很是感动,自己能来看他的次数不多,大多时候都是皇后来,这孩子还能认自己多半都是皇后的功劳,“嫔妾谢谢娘娘,若不是娘娘用嫔妾的中衣给承瑞做肚兜,他看恐怕都认不得嫔妾。”
毓萱见她要哭了,急忙安慰道:“母子天性,血浓于水,承瑞和你亲是正常的,本宫只是做了些寻常事。”
“娘娘若不嫌弃,承瑞也是您的孩子。”
“说什么呢,他好歹要叫本宫皇额娘呢,是不是呀,小承瑞。”毓萱绕到讷敏后面去逗他。
娘娘,你眼中的平凡却是我心中的感激,谢谢你。讷敏在心中默默道。
当承瑞能完完全全走稳,并且能说一些简单的叠字时,紫禁城迎来了第二个小生命——清欢。
见她逗孩子逗得正欢,玄烨也不由自主地凑了过去,“人间有味是清欢,但愿这孩子能明白这世间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毓萱曾经想过若是自己有了女儿定会将其取名叫清欢,可自从见了张巧儿的这个孩子,毓萱真是喜欢的紧,不同于承瑞给自己的感觉,女孩抱在怀里有种贴心的感觉,所以毓萱没忍住,就将清欢这个名字给了张氏的孩子。
“皇上可要抱抱她?”毓萱一边说一边将清欢递给他。
玄烨笑着摇了摇头,“朕还是等着抱你的孩子吧。”
毓萱叹气,“皇上可有些偏心。”他除了承瑞出生时抱过一次外,就再也没抱过小孩了,平日有时和他谈起承瑞的变化,他也不是很上心,弄得毓萱都觉得他是不是不喜欢小孩。
“科尔沁的小王爷进京了,最近事情比较多,就先回去了,后宫你多辛苦些。”玄烨说完拍拍毓萱的肩膀就离去了。
“娘娘,张氏醒了。”讷敏从里间出来禀报道。
毓萱起身将清欢交给水云,便去看张巧儿了。
“可有哪儿觉得不舒服?”毓萱坐在床边关切地问道,“哪儿不舒服了就和讷敏说,她生过,比本宫有经验。”
张巧儿无力地摇了摇头,余光瞥见襁褓的影子,自己好想看看孩子,毓萱示意水云将孩子抱过来,“本宫给起了个名字,清欢,你觉得可好?”
张巧儿努力扯出一丝笑容,“谢娘娘。”皇后娘娘给起的名字定是好的,抬手摸了摸孩子头上稀疏的头发,真好,是个女儿。
张巧儿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开口道:“娘娘,嫔妾有事求您。”说着便示意翠儿扶自己起来。
“躺下,有事躺下说。”毓萱并不是很在乎这些虚礼。
“嫔妾想请娘娘将清欢养在身边。”张巧儿说的很是恳切,“嫔妾出身卑微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还希望娘娘垂怜。”
宫中规矩,阿哥出生必须离开生母,但公主可留在母亲身边,前提是生母须是正经的秀女。这是张巧儿在怀孕时就做好的打算,自己出生卑微,无法为孩子谋一条好出路;若是将孩子送走,那些嬷嬷定不会为一个宫女的孩子上心;依娜在禁足,况且以她的脾气是不会养个外人的孩子在身边;文媛呢,巴不得杀了自己;讷敏已经有了承瑞,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皇后,虽然这个想法有些大胆,但张巧儿想试试。
毓萱没有马上回答她,自己喜欢孩子是没错,但这么几年的宫中生活已经教会她凡是需思量了再去做,“孩子刚出生,即使要养到本宫身边也不是现在,清欢就先放在你身边,等满月了再做决定可好?”
讷敏也在一旁说道:“是呀,妹妹,这可是你怀胎十月生下的,无论有什么打算也等满月之后再说吧。”
张巧儿笑着谢过毓萱,她能感觉到皇后并不反对,抬手摸了摸孩子的脸,清欢,娘会给你寻个好去处。
科尔沁的小王爷进京已有数日,今日在慈宁宫参加太皇太后亲赐的家宴。
“娘娘,你说凌宇小王爷还记得我们吗?”坤宁宫里阿碧一边给毓萱理着头饰一边问她。
毓萱抿了抿口红,道:“那都是十岁之前的事了,我都快忘了。”
“娘娘别说你了,若不是前几天三老爷的那封信,奴婢都快忘了咱们曾经还在草原生活过两年呢。”
提起那段时光,毓萱似是翻开了一本很久以前的书,八岁那年毓萱随着四叔去了科尔沁,本来和玛法说好只去一年的,谁知四叔很是喜欢草原风光就又多留了一年,索尼与科尔沁的老王爷是旧友,所以毓萱和四叔在科尔沁的两年都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也不知今晚宴席间能不能说上几句话?”想到能见到童年的旧友,毓萱有些激动。
阿碧不以为然,“这有什么,今晚若说不上话,明日将他宣来不就好了。”
“你又瞎说,本宫哪有权利宣一个部落王爷,说不上话也无妨,小时候的事他又能记得多少呢。”
毓萱是和玄烨一同出现在慈宁宫的,凌宇见到毓萱的瞬间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和他一起追着羊群跑的小姑娘,萱儿,多年不见,一切是否如旧,自从那年与你在草原分别,我时常还会在星空下想起你,想起我吹埙时你在一旁翩翩起舞,想起我与旁人摔跤时,你在旁边喊‘凌哥哥’,想起我们一起在草原上策马奔腾……
“这次入京准备呆几天呀?”孝庄问凌宇。
“这次入京一是代替玛法来探望老祖宗,二是看望京城中的旧友。”
玄烨一听,有些奇怪,“没想到你在京中还有朋友。”
“回皇上,都是幼时去科尔沁游玩认识的朋友。”
凌宇话音刚落,毓萱拿着瓷勺的手莫名地顿了顿,抬眼看过去,却发现凌宇的眼神没看着自己这边。
“皇后啊,依娜的身体可好些了凌宇是依娜的表哥,有可能的话让他俩见一面吧,依娜已经多年没见过亲人了。”孝庄吩咐道。
毓萱还停留在凌宇那句‘看望京城中的旧友’,云溪见她没反应,不着痕迹地拍了拍她,毓萱回神,“依娜好多了,臣妾明日问问太医,这就安排她和小王爷见面。”说完急忙喝了几口碗中的汤,以此来掩饰刚才的尴尬。
一顿饭吃下来总的来说气氛还算融洽,凌宇只比玄烨大两岁,去年刚刚接手部落的事务,酒过三巡,似乎也和玄烨聊了不少。
孝庄看他们相谈甚欢,并没多说什么,毕竟皇帝若能通过凌宇得到科尔沁一个部族的支持,对那件事也是极大的帮助。
宴席散去,玄烨自是回了坤宁宫。
“听说张氏想将孩子养在你身边。”
毓萱伺候着他更衣,“她也是为了孩子。”
“你答应了?”玄烨问她。
“还没。”毓萱摇摇头,“臣妾和她说满月之后再说。”
“对了,凡事就该这样多留心眼。”玄烨拉着她坐到床边。
“三哥觉得我该答应吗?”
“你想答应吗。”
“清欢只是个公主。”毓萱说道,这几天她反复想了想,一个女儿应该不会招惹太多的闲话。
玄烨不以为然,“萱儿,你可想过将清欢养在身边,她就犹如嫡公主,若是日后咱们有了自己的女儿,养女和亲女该如何平衡?稍有不慎,这众人的口水能将你淹死。”
“我……”毓萱本想说自己能将二者平衡好,可她知道自己做不到,作为母亲定会更加关注自己的亲生孩子,即使自己会努力去将那碗水平衡。
“萱儿,不要给将来埋下任何不稳定的因素。”玄烨告诫她,“若你觉得对不住张氏,宫里随便寻一个人都比她的出身高。”
该寻谁呢,毓萱想,文媛第一个就被排除了,刚入宫的新人也是不可能的,讷敏亦或是依娜?
玄烨见她蹙眉,一脸认真就知她又在绞尽脑汁了,“行了,寻个人不是难事,最不济就让张氏自己带,孩子嘛跟着母亲总是好的。”
见他已经向后靠,毓萱弯腰帮他把鞋脱了,“又瞎说,张氏没资格将清欢留在身边。”
玄烨右手握拳垂了垂脑门,“你去求求皇玛嬷,她定会同意的。”
毓萱上床,给他盖上被褥,“如果可能,那我明日就去问问皇玛嬷。”他说得对,孩子还是跟着母亲的好。
----------------
借着让依娜见凌宇的由头,毓萱和凌宇也见了一面。
“王爷那日说要见京中旧友,不知可见到了?”
凌宇看着她,眼中的稚嫩早已褪去,唯有那一份清澈还和以前一样,周身早已有了贵为皇后的气势,“微臣见到了。”
毓萱拨弄了几下护甲,“大家都长大了,样子早已和记忆中的不一样了吧。”
凌宇如墨的眸子望着她道:“娘娘说得对,可有些人和事无论再怎么变在微臣心中还是如初的模样。”
毓萱看着他,虽从小在草原长大,但他身上却看不到那种粗犷的气质,更多的是被书香浸染的温润。
“王爷请用茶。”阿碧端着刚沏好的茶奉上。
凌宇轻抿一口,笑道:“时隔多年,想不到碧姑娘泡茶的手艺一如当初,当真是入口难忘。”
阿碧有些不好意思,“王爷过奖了,还以为你忘了我们呢。”
“怎么会,咱们好歹一起生活过两年,只怕是你家小姐忘了。”凌宇说完便笑着看向毓萱,“草原一别,娘娘过得可好?”
“如王爷所见,本宫一切安好。”
是吗?凌宇总觉得她少了些什么。
“娘娘,博尔济吉特小主来了。”那边水云引着依娜进来了。
从年初开始依娜就被禁足在了咸福宫,这一次她没像上次那样摔摔打打,而是在平平静静地过了大半年。
“本宫要去看看张氏,你兄妹二人就在此相聚吧。”说罢,毓萱带着人离开了。
云溪走在毓萱后面,悄悄地问阿碧,“你有没有觉得王爷有些奇怪?”
“有吗,我觉得还好呀,王爷还和以前一样关心人。”
云溪看她眼中掩不住的雀跃,心中更生了几分怪异,刚才在屋内自己站在毓萱旁边,分明看到了凌宇眼中流露出的那份关心不是朋友会流露出的感觉,刚才王爷给自己的感觉好熟悉,自己似乎在哪儿见过,想了想,云溪脑中闪现了一个人的脸,云溪不禁哆嗦了一下,希望一切只是自己的错觉。
乾清宫索额图将一份名单呈给了玄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步军统领和护军统领都换了新人,就连其中镶黄旗的士兵都换了正白旗的进去。”
玄烨细细看着名单,“索大人辛苦。”
“奴才不敢居功,这些都少不了遏必隆大人在暗中相助。”
玄烨示意他起身,“还有,朕和你提过要你暗中做好将老祖宗和皇后送出城的准备,做的如何了?”
“回皇上,一切准备妥当,沿路都会有人接应。”
玄烨点头,手指在名单上轻叩了几下,这场战争有自己参与就够了,他不愿最亲近的人和自己一同冒险。
--------------
入夜,唯有坤宁宫还灯火通明,玄烨坐在藤摇椅上和毓萱说着话。
“从未听你提过与凌宇相识。”
听他提起,毓萱淡然一笑,“小时候和四叔去科尔沁,在那儿住了两年。”
“难怪。”玄烨轻笑,“今日去送凌宇时,他交给了朕这个。”玄烨从袖中取出了一串红珊瑚给她。
“小时候第一次见红珊瑚就被吸引了,难为小王爷这么多年还记得。”毓萱一脸坦然,说的坦白,她记得那时候凌宇似乎还送过一个红珊瑚的簪子给自己,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弄去哪儿了。
见她脸上并无异色,玄烨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了,到今日他才知道原来她的童年中有这样一个男子出现过,玄烨总觉得有些不舒服,可毓萱表现出来的样子让他也不好说什么。
毓萱倒是没注意他的不自然,将珊瑚串放到一边,说起了另一件事,“这次借着放宫女出宫的机会,您之前给的名单上的人臣妾也都遣了出去,可内务府新进的人底细如何臣妾一时还查不清。”
“不急。”玄烨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摇曳的树影,“朕还没决定何时动手。”
毓萱坐在桌边看着他的背影,这么多年,为了扳倒鳌拜,他忍了许多也做了许多,但最终是成王还是败寇谁也无法断定。
一时间,两人都没再开口,就这样静静地听着风声虫鸣,不知过了多久,玄烨的声音传来,“萱儿,你看,下雪了。”
毓萱起身顺着看过去,果不其然,一片片雪花从天而降。
“冬天到了。皇上,我们出去走走吧。”
在外守夜的梁九功等人看帝后二人这么晚了还要出去,急忙劝阻。
“去给朕拿把伞,谁都不许跟着。”
就着月光,玄烨撑着伞,两人就这么向外走去。这么多年,毓萱第一次在夜晚伴着飘落的白雪走在宫中的甬道上。
玄烨见她抿唇浅笑,问道:“你笑什么?”
“臣妾是高兴,今年的初雪是和您一起看到的。”毓萱抬手接了几片雪花,那白莹莹的雪花勾起了她的小女儿心思,“皇上可尝过雪的味道?”说着便将手抬到他的嘴边。
玄烨依言舔了舔,凉凉的,没什么味。两人走了好久好久,雪越下越大,说话时都呼出了白气,“皇上撑伞的手可是冷了。”毓萱说着踮脚在他右手边呼了呼气。
玄烨看着她,小脸红扑扑的,抬手将她鬓边的雪花拍去,“你这样子哪还像个皇后?”
“皇上。”毓萱站在他面前与他四目相对,“臣妾想明年下雪时还与你一同执伞漫步。”
“好,朕答应你。”萱儿,只要你喜欢,我为你撑一辈子的伞,将来,身边还会有我们的孩子,看着他们在这雪地中嬉闹,跑累了就会蹭到我们身边叫着阿玛额娘,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