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三个曹雪芹/【克隆唤醒曹雪芹】第三章 ...


  •   导读:计算机可以“复制”人脑吗?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话题。2010年11月,英特尔高管曾透露说,早在10年前,英特尔就曾预见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将可以媲美大黄峰的大脑。而一年后的2011年7月,英特尔有一个新的计划出炉,准备用100万颗ARM芯片来“复制”人脑的工作。100万颗ARM芯片啊!这是多么惊人数字,但生物学家仍不屑一顾,认为这还不能与人脑相提并论,即使所建立的这个“复制”模型成功,其功能也仅仅是人脑功能的百分之一!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有项科研计划,取名为“SpiNNaker”,目标是复制1000亿神经原以及10亿个连接的工作,神经原和连接能让细胞具备高连通性。SpiNNaker会模拟神经原的信号,每一次脉冲变成数据,正如互联网上的信息一样。数据发送到其它神经原,相当于ARM处理器实时解决一个方程式。
      如果十多年前,你去过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或者去过美国国会图书馆、大英图书馆,人们都会被图书馆那里丰富藏书而惊呆;在当今互联网和电子计算机时代,在电脑里用下载方式收藏已数字化图书,已经是连小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办到的事。然而,还有一个更优异的图书馆却空置着,这就是人们的大脑!即使最优秀的杰出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一生大脑的使用率也仅占整个大脑15%左右,也就说大脑还有80%以上的空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如果这些空置的存储空间来存储图书的话,可以装下50个当今全球最大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量------

      本章讲的故事接第二章,为“三个曹雪芹”。啊?曹雪芹能弄出三个来!这是怎么回事?
      话说李兴┦坷肟狵e隆实验室后,脑中一直想着周老“出境”后思维数据的变化。
      李兴是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所攻的基本专业是组织学、脑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他的父亲是一家大医院的外科医生,因为酷爱研究《红楼梦》而加入市工会“红楼梦研究小组”。父亲的书柜里,有关“红学”书籍有百余本,在他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李兴也渐渐阅读大量的“红学”著作,也成了半个“红学”爱好者。两年前春季周末的一天,市工会邀请“红学家”周吾昌作学术报告,李兴就跟着父亲去了。出乎李兴意料的是,略讲述一下当前“红学”状况后,却用很多的时间谈他想与现代科技结合探索Ke隆曹雪芹的设想和展望。李兴被周老这个课题设想深深吸引住了,当周老报告结束后,他便来到周老的身边,就在科技结合探索《红楼梦》问题上进一步交谈。周老是个有心人,当问了下李兴的专业及攻读研究生课题后,随即便邀请李兴博士参与他这个科研合作,双方一拍即合,李兴真是说不出的高兴,因为在他看来,他非常崇拜控制论大师维纳这句名言:“在科学发展史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人忽视的无人区。”无论他说攻读的组织学、还是脑生理学和生物化学,都可以在周老这个课题上有用武之地。周老“出境”后思维数据的微小变化,对于Ke隆组其他成员来说,不会引起他们注意的,但对于天天与仪器和数据打交道、做分析的李兴来说,却引起惊异和震动,他一直在思索引起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难道周老在这三个多小时中接受了什么刺激吗?难道是Ke隆活体给了周老某些逆作用------
      如果真的发生“逆作用”,这个意义将是非常重大的:这就是说,你可以“入境”我的大脑探索或改造我;同时我也借机“入境”你的大脑探索或改造你!因此,可以这样说,如果此间机体功能是双互或者说是双向的,那么,“Ke隆入境”曹雪芹的大脑的课题,也可以“逆入境”方式反过来做,即让“曹雪芹”的大脑的思维功能进入我们的大脑中。
      “到底是计算机运算中出了问题?”李兴博士一再问自己,“还是双向入境新机制?”
      李兴越想越兴奋,觉得应该马上找赵刚再问询一下计算机的问题,他穿好衣服刚要出门,只见赵刚已经来到他的门前。
      “老李,你想出门?”没有等李兴动口,赵刚先发话了,“我有个问题想与你简单探索一下,十多分钟就行了,说完你再出去吧。”
      “老赵,我出去就是想去找你。”李兴马上回他道,“还是我先问你啦!”
      “不不,我的问题很简单。”赵刚接上道,“还是我先说。”
      李兴见赵刚抢先不让,只好让步:“好啦,你就像几天没吃饭抢馒头似的,那就你先说吧。”
      “我就问一个脑组织学问题,”赵刚跟着李兴进了屋,“周老这次‘入境’受阻,我设想人脑有复杂防火墙问题。但我又反过来看,如果Ke隆体的大脑结构能够弄清楚并掌握了,何必需要‘入境’?我们就用计算机芯片来模拟‘曹雪芹大脑’不就得了!这也是一种‘入境’:不是我们进入Ke隆体,而是Ke隆体脑结构进入我们的计算机,是‘逆入境’!”
      听赵刚这样一说,李兴惊呆了------
      “老李,你怎么不说话?”
      “老赵,我惊讶、或者说我没有料到的是,咱俩都同时想到了‘逆入境’这个词!只不过你的‘逆入境’是让曹雪芹进入你的计算机;而我想到的‘逆入境’是让曹雪芹的思维进入我的大脑而已!”
      “老李,”赵刚听李兴这样一说,“难道你出门就是找我说这个问题?”
      “是的。”李兴接上道,“我的这个‘逆入境’的想法是从发现周老‘出境’后,生理检测数据有微量变化,主要是思维数据出现微弱的变化。我找你就是想问一下,在生理检测和数据运算中是否因为程序或者运算中的误差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绝不会的。”赵刚马上坚定回答李兴的疑问,“仪器仪表的误差均在百万级精度水平,而这台电子计算机更是极先进的,而且近几年实际运行状况都极好,不应该怀疑检测和运算结果。”
      李兴见赵刚说的很肯定,便拍了一下赵刚的肩膀:“今日上午让周老好好休息一下,等他下午来Ke隆实验室时,我们再次对他进行更严密的生理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仍与原来检测结果一致,那么我们下一步的科研课题就更有趣了。这就是说,我们这个科研组不是Ke隆一个‘曹雪芹’,而是三个‘曹雪芹’!”
      “说得好!”赵刚马上应声道,“就是‘三个曹雪芹’:‘曹雪芹甲’,就是周老去入境那个‘Ke隆曹雪芹’;‘曹雪芹乙’就是‘Ke隆体曹雪芹’逆入境到你的大脑中的‘曹雪芹’;而‘曹雪芹丙’就是按着‘Ke隆体曹雪芹’大脑结构模拟或者说嫁接到电子计算机进行芯片组合起来的‘曹雪芹’。对不?”
      “对!”李兴握着赵刚的手,“老赵,咱俩就去Ke隆实验室吧。再细细检查一下设备、仪器和电脑,做好进一步检测和数据处理的准备,检测结果如果与以前一样,咱俩就可以正式向组里提出另搞两个‘曹雪芹’的科研提案。”
      “好的。”赵刚看了看表:“不过也该先吃个早餐了,来!我请客!咱俩去一个高间好好搓一顿!”
      ------
      下午,李兴与赵刚来到Ke隆实验室,便组织小组成员对实验室的检测设备、仪器以及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不一会,周老也来了。
      “小李,”周老来到李兴的身旁,“就按我‘出境’时纳砑觳庖螅砩显傧赶讣觳庖幌隆!
      “好的。”李兴陪着周老来到“入出境”柜边,扶周老躺进去,接上线路,便招呼组里的成员入岗,按着原设定的程序进入生理检测操作,数码灯随之闪亮。
      约过半个多小时,数码灯显示生理检测结束。李兴打开了“入出境”柜,扶周老出来,赵刚的一手拿着茶饮料、一手拿着电脑打出来的数据结果递给周老。周老先喝了一口清茶,然后仔细盯着打印纸上的数据,点了点头道:“新生理检测出来的数据与前边我刚‘出境’时检测的数据完全一致。略有小变化的就是思维的几项,这说明了什么?”
      “周老!”李兴博士用手指了打印纸的某个数据,“这思维几项的进步,这意义非常重大!”
      “哦?你说说怎么重大?”
      “说明当您老‘出境’的时候,Ke隆体的脑结构对您也进行了‘思维结构’输入,这也可以称之为‘逆入境’!这个意义当然非常重大。”
      “说得好,小李!”周老拍了一下李兴的肩、点点头,“是非常重大!”
      “此外,小赵也从‘防火墙’和‘逆入境’上,想到用电脑模拟曹雪芹大脑了,小赵你自己说说。”
      在李兴的催促下,赵刚把他前面与李兴谈过的设想又对周老讲了一遍。赵刚性格谨慎,最后补充道:“这是我偶然想到、不成熟的假想,学术上可能问题很大。”
      “不、不!”周老用手拍了一下大腿,“你俩的想法非常漂亮!你俩能够从实验中出现的非正常的结果进行深思和探索,你们俩‘博士’称号没有辜负!好!我们的科研课题深入后,再引出更深刻的课题,说明我们前期的科研没有白做呀!”
      “我和小赵简单讨论了一下,这就弄成三个曹雪芹了。哈哈!”
      “三个就三个,对我们科研是好事!”
      “小赵把这‘三个曹雪芹’分别称之‘甲、乙、丙’,有点别扭。周老,你说称呼什么好?”
      “其实分别叫‘甲、乙、丙’也挺好!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用他的名号来称呼也可以。”
      赵刚马上接着道:“那我们就用‘字号’吧!曹雪芹大名留着。周老Ke隆的那个就叫‘梦阮’,李兴‘逆入境’那个就叫‘芹溪’,我搞电子计算机模拟这个就叫‘芹圃’!”
      “好!”小赵话音刚落,全实验室的人都拍起手来。
      但李兴拍完手,又疑虑重重地看着周老道:“周老,我担心课题扩大后,科研经费也带来些麻烦。”
      “是的,经费是个新问题。”周老想了想,“我们Ke隆组原来经费是全靠吴鹏飞董事长支持的,吴董的民营企业是以开发《红楼梦》小说系列产品——包括大观园旅游、红楼饮食、红楼家酒、红楼游戏等十余项产业做大做强的,年收益利润虽有三千多万,其支持给我们这个科研项目每年就占他总收益的三分之一还强,负担确实不小的------”
      周老把脸转向赵刚:“小赵,你设想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曹雪芹大脑,不说别的,光是分子级的芯片恐怕至少在数千万个数量级这个档次上。当前这类芯片价格不菲吧?”
      “是的。”赵刚回应道,“当前最好的是美国产的,每只大约在三千元水平上。”
      “啊,如全进口就得千亿元呀!不敢想和不能想的。国产的差的档次大吗?”
      “很大!”赵刚回复道,“不过,国产进步也相当快,过个一两年赶上来考虑也行。”
      “这就好。”周老道,“如果单纯购买他们的产品的话,但费用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兴插话:“据说吴董与他们公司的王董很熟,双方如果能够搞成科研合作,这个事情就要好办多了。”
      周老点点头:“不错,我可以与吴董商量一下。”
      就在这时,赵刚突然指着他的笔记本叫到:“太好了!”
      “什么太好了?”李兴赶紧把头伸了过来。
      “我的一个研究生同学就在美国这家生产芯片的公司产品开发组,在上午的电话中我简单地说了一下我模拟大脑的设想,他便将我这个设想与他们的技术高层总裁谈了,他表示极强的兴趣。这是刚来的邮件,要求我们提出合作的基本文本,下周就可以来华进行合作事项预商。”
      “真是太及时、太令人高兴!”周老道,“我这个‘梦阮’项目已经与吴董全面合作了,不宜再给他人。你们俩的‘芹溪’、‘芹圃’项目可以再细考虑一下,哪些课题可以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哪些课题可以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费用、科研成果如何安排和利用,都需要想得细些。尤其是与国外科研合作,还需要与国家科技部门、外事部门等报告哩!”
      “一周的时间太短了,”赵刚接上道,“那就叫他们一个月后再来。老李,你那个‘芹溪’项目中是否有部分课题想与国外合作?需要的话,咱俩一起与他们谈。”
      “不。”李兴道,“我这个‘逆入境’与周老Ke隆关系非常密切,有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过程。但在脑组织结构和神经元组织上,‘思维下载’和‘记忆存储和检索’上,国内高校脑科学专业已经有很多科研成果,我可以找他们谈合作。”
      这时,周老的手机响了。周老掏出手机,便听到吴董的声音:“周老吗?我在市科委给您打电话,市科委领导听了我的汇报,对我们这个项目非常重视,并表示可以在科研费用上给予一定的扶持。我已经派了我的车来接您,请您马上就来市科委进一步说明一下!”
      挂上手机,周老高兴地道:“看,我们得科研项目一点也不孤单,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人多哩!我这就去市科委。小李和小赵你们俩先各自弄个国内外合作设想草案,我们再多讨论几次,然后出文上报给吴董和市里主管部门。”
      周老的话说完,吴董的司机已经站到门口了,周老赶紧拿起提包向门外走去。欲知周老到市科委谈的如何?请看下章分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