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李明安高考落榜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高三这一年她成绩下滑快地匪夷所思。不管是老师还是她自己都补救不及,她的班主任不止一次的找她谈心开解希望能找到什么因由,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她倒没有早恋,和所有男生,甚至女生的关系都很疏离;她也没有懈怠功课什么的,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课堂上也积极。但她的考试成绩却越来越糟,最后高考成绩只有可怜兮兮的四百来分。
李明安的自我总结是“晕场”了,一进考场脑子就懵了,考题什么的似乎也读不懂了,答案也就更写不出来了。
老师们觉着这可能是心理压力太大了,多找心理辅导老师开解也就好了,还是建议她复读。可李明安的父母对让她复读与否持相悖的意见——农村女孩子上不上大学其实没多大差别,倒不如省下时间去工厂打两年工来的实在。而且,考不上大学终究是实力不行,“晕场”什么的听着就是在找借口。再复习一年,能不能考上还是一说,如果还是考不上又平白多花一年钱,还少挣一年钱,怎么算都不合算。
李明安和她妈妈争执了一个多月,然后还是败北了,最后背着一只破背包去了H城,成了又一个农民工——这件事是存在在李明安心里的一道永远的伤,也成了她和父母之间不可消除的隔阂。
李明安最早找到的工作是在一家小饭店里做服务员,虽然在她的个性里存在着很深的自视甚高、不可一世,但她倒也是个务实的人,能很清醒的吧理想和吃饭分隔开来。
她虽然年纪小,但干活勤快,嘴巴甜,就很得饭店里那些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的喜欢,就连老板、老板娘也是另眼相待的,她才干了一个月,就把她调来做了会计,工作轻松,工资也高。
李明安有个好处就是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做事永远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这也是她为什么能不动如山的从育红班到高中毕业做了13年班长,十三年的三好学生。李明安只在那个小饭店呆了三个半月就辞职了,但由于她的勤恳,老板并没怎么为难她,还多给了她800块钱——要知道她那时一个月工资才两千。
她走的时候老板娘问她,是不是要回去接着上学?李明安笑了笑说:“是啊。”
李明安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撒谎撒得这么顺口,这么理所当然——她怎么还可能去上学,就算上了她也知道自己是绝对考不上大学的,再考一万次也是。
李明安的第二个工作性质要好些,她也蛮喜欢的,是在一个报社做前台,工作量少,也轻松,就是工资不高,试用期就一千五。但是她喜欢——李明安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像简奥斯丁一样的作家。从上初中开始她就给她们县城的学生报写文章,虽然稿费往往只有十几、几十块钱她也从未间断过,林林总总也发表了百来篇文章。
李明安就利用空闲的时间写一些散文或短篇小说交给一个和她关系还不错的编辑,祛糟捡精的倒也发表了几篇文章,但稿费依然不高,不过聊甚于无,也算一笔收入。
跟李明安关系不错的那个编辑也是个新来的实习编辑,名叫白朵然,二十三岁,今年刚大学毕业,容貌艳丽,身材更是极好,前凸后翘,人送昵称“波波”。白朵然是本地人,家里条件很好,她大三的时候家里就给她买了套房,不大,两居室。她工作之后就开始自己付房贷。
李明安从饭店辞职之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房子,老板娘心疼她,就还让她住在饭店的员工宿舍里。后来,李明安听说报社一个女同事正在招室友合租,她就去找了白朵然,两人一见还算合眼缘,白朵然也就便宜租给了她。
白朵然是个极开朗活泼的女孩子,虽然比李明安要大了四五岁,性格上倒像是李明安的妹妹似的,爱粘人,爱和人亲热。和李明安相熟之后,只要两人走到一起,她就恨不得整个人挂在李明安身上。
李明安为了感谢饭店老板夫妇的照顾和善待,在搬完家的那天晚上带着白朵然去了饭店,点了店里几个招牌菜,买过单之后才叫了夫妻两个来,她还特意一人给买了一套衣服,虽然不是什么名牌货也是她的一份心意。但老板娘还是训斥她乱花钱,不会打算:“你说你每个月才赚多少钱?让你留在店里又非要走,你喜欢那个工作倒就罢了,不过钱实在是少,你还这样乱花钱。”
“你要出去租房子,吃饭,在那里工作还要置办两件好衣服,钱怎么够花?你还不知道打算着点,节省着点。”
李明安抱着老板娘的手臂撒娇:“没关系啦,我再有两个月就转正了,到时工资就高了。”
老板娘无奈地戳了戳她的头,说:“你们小孩子就是好高骛远的。”
老板就劝妻子:“年轻人就该出去闯闯的,难道做一辈子服务员?有志气是好事的。……安安,你依旧继续努力读书,明年考试的时候努力一把,或许就考上大学了了也不一定。”
李明安点点头说:“恩。”
白朵然看着他们笑,说:“安安和两位关系真好,不知道的还以为真是一家子呢。”
李明安顿了顿没说话,老板娘看了李明安一眼问:“你最近往家里寄过钱吗?……或多或少的也总要寄一些的,你毕竟是出来工作了,农村人都在意这个的。”
李明安点点头说知道了。
那天她们走的时候,老板娘给她们装了一大包东西,都是一些能够存放的酱菜卤味干粮什么的。
之后很多年里李明安和白朵然隔三差五的就会过来吃饭,聚会什么的也会选在这里,直到夫妻二人关闭饭店回了老家为止。
白朵然的房子不大,但格局不错,地理位置也好,而且还是他父母为了女儿住的舒服花了重金装修过的。李明安总觉着自己占了白朵然很大的便宜,以前为了租房子她也转过不少地方了,那些房子连这里一半都比不上,房租却还要贵上两三成。
李明安觉着不好意思,就跟白朵然提过几次涨房租的事,白朵然都把她打发掉了。实在没法,李明安把钱偷偷塞到她枕头底下,她才无奈地说等李明安工作转正了再说。可即使后来李明安转正之后,她也没给她涨房租。李明安愧疚就自动揽下了所有家务,最后搞得白朵然都不好意思了,说:“亲爱的,你知道现在在H城请一个钟点工是什么价位吗?请一个保姆又是什么价?你这样搞,我都要付你薪水了。”李明安这才稍微缓和些,但为了心安,许多事她都放到暗处来做,白朵然也倒不再说什么了。
李明安转正第三个月就买了一部笔记本电脑。虽说白朵然有一台,但总用她的也不是特别安心,何况白朵然的工作性质也是时刻离不开电脑的。她也就请白朵然帮忙参考着买了一台性价比不错的。
其实李明安更擅长用笔写东西,毕竟在他们小地方电脑尚是奇货可居,顾盼难得的稀有货,他们那些孩子们只有在学校上微机课的时候才难得能摸一摸,还都是不联网的。李明安一直对电脑没什么兴趣,在上微机课的时候,她更多的是用电脑玩玩纸牌。打字什么的只会用一根手指戳。一开始她还是工工整整的写在稿纸上,让白朵然交上去。可是采用率实在很低,后来白朵然就告诉她现在一般都是用电子稿件了,省事,节时,效率高。除非一篇文章真是字字珠玑,上乘佳作,编辑们才会费心费力给录上,不然程度差不多的文章,大多就用有电子稿的了。而且白朵然还只是个实习的校对小编辑,采稿上说不上什么话,而且平时工作量太大,能帮李明安的只有把稿子交上去——采稿的对内部人员交的稿子利用率会高些;再说些好话——利用率再高些,也就这些了。
李明安的公司地理位置挺好的,在城东一个办公楼里租了两层,周围各种设施也很齐全,交通也便利,只是人流量很大,上下班时间难免堵车。虽然地铁站离公司还算近,也就不到500米的距离,但车上也是人上人海,摩肩接踵的,回回搭次车都跟跟人拼过命似的。还好白朵然有一辆半旧的电动车,长下班都带着她,也就免除了李明安去跟人抢那“一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