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唐,开元二十年,冬。
      “来吧!尝尝本将龙牙枪法的滋味!”杨晟义一跃而起,持枪奋力一刺,那敌人大叫了一声便瘫软在地没了气息。
      “哈哈,杨老哥,今儿怎么杀的这么起劲儿?”郑峰回身枪头一挑,结果了一个小兵,回头大声的问到。
      “那是,今儿咱在这孤山决战,看奚契丹这架势咱们可是赢定了,我还等着早点结束,回去陪闺女呢!”杨晟义笑着回答。
      “好!那咱们就杀个痛快!”
      “杀--!”
      山中处处都充斥着这样的喊杀声,远远望去还可以看到那些弃甲而逃的奚契丹士兵,那些不断追赶他们的人,则是大唐的兵士和赶来援助这次战役的天策将士。
      开元十七年,奚契丹国王崩逝,王室内部为争夺王权、巩固自身实力,开始再次对大唐边境人民进行骚扰、掠夺物资。唐皇李隆基派兵征奚契丹,并令天策府精挑天策骑兵三百助战。天策中将杨晟义和郑峰亦在此行之中,经过多年的对垒,尤其是近几个月唐军开始加快攻势,对方早已不堪负重,今日天策将士突袭敌军驻扎地,这孤山之战,败局已显,剩下的敌军不过是垂死挣扎。
      正当杨晟义杀的尽兴的时候,引起了几个奚契丹士兵的注意,发现这人一枪封喉,功夫了得,不好对付。几人暗使眼色,待杨晟义与敌军酣战到一处,便一齐扑过去。杨晟义微愣了神,轻抛枪身,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反手握住往后猛力一扫,伤了三人,却有个小兵扔掉枪转而灵巧地矮身避开,猛地转到杨晟义面前,掏出匕首一下刺入他的腹部!杨晟义避闪不及,只得一手抓住枪挡住又要扑上来的三人,一手紧紧握住已满是鲜血的匕首。
      “……呵,敢伤你爷爷!”愤怒地大叫着,杨晟义奋力一脚,踢开了身前的小兵,拔出匕首,弯腰将那匕首狠狠地钉进那小兵的肩胛骨处,插入地中。这招快、准、狠,可握匕首的手仍能看出在微抖,可见这伤人之人必也是疼痛难耐。
      “杨兄!”一旁与敌人酣战的郑峰猛然听到这一声大喝连忙回头,却看其后又有一人提枪,刺进杨晟义的后心,赶忙跑了过去。
      只可惜,郑峰用了自己平生最快的速度跑,却仍然快不过敌人的枪。
      “啊——!”杨晟义颤抖着低头看着穿过自己胸部的枪头,鲜血染红了锋利的枪刃,他就这样怔怔地盯着,仿佛不相信刚刚发生的一切。忽然他将手中的枪,插入地中,撑着身体猛地一起身,身后的敌人大概没有想到伤重至此的人还能站起来,惊愕之中看到了满身是血的杨晟义,竟松开了握着兵器的手,慌忙后退了两步。杨晟义缓缓转过头看着那个背后偷袭的敌军,身后好像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是谁?是郑峰吗?
      他已听不清周围的声音,四面的景象也变得模糊——如今他的眼中只剩下怒火,他只想拿起枪将其狠狠地刺入敌人的心口,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这墨松枪忽然变得这么重……重到孔武有力的他竟拿不起来?
      “杨兄!杨晟义!!”郑峰眼里已布满血丝,他呼喊着跑过去,用腰间的长刀砍倒了偷袭者,再转头时杨晟义已倒在了地上。
      “杨兄!杨兄你挺住!我这就带你去找军医!你坚持啊!”郑峰想托起杨晟义,但是却见他其摆了摆手。
      “不必了……咳……这畜生枪法倒是不赖……估计我这条命就要交代在这了……咳咳!”杨晟义苦笑着说。
      “这是什么话!你身体壮的跟头牛一样,这点小伤都不值得咱放在眼里不是!”
      “郑贤弟,我已是将死之人……你可否答应我一件事……我只有晓儿一个女儿,咳咳,他娘去的早,如今我也要走了……你可否代我……待我照顾晓儿……咳咳……”
      “呸呸呸!什么将死之人!胡说八道什么!”嘴上这样骂着,郑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结拜兄弟那越流越多的鲜血,眼泪早已不受控制的流下。
      “贤弟……我此一生,以身为天策将士而荣,战死沙场,我早已有所觉悟……咳咳,只是我舍不得我的女儿……贤弟……呃……你可否……答应我……”杨晟义说这话的时候,已是断断续续,虚弱无比,连看着郑峰的眼神都开始变得浑浊。
      “杨兄……好!我答应你!我必将视晓儿如我亲骨肉般!你尽可安心!”郑峰紧紧地握住杨晟义的手。
      “谢谢你……贤弟……只可惜……我没能再杀几个……给老子垫背……没能再……看一眼晓儿……再也不能……教他枪法了……”杨晟义的双眼缓缓合上,郑峰只觉得自己握着的那因习武而满是老茧手,忽然撤了力。他就怔怔地看着那手,以往与挚友把酒言欢的场景一次一次划过脑海,一起入伍、一起训练、一起征战,一起……最后终是变为眼前的鲜血……
      这是旁边的跑来了一个传讯小兵,急切地对郑峰说道:“郑中将!敌人的援军来了!徐长海将军让我们暂时撤退,不然怕是要功亏一篑啊!”
      郑峰抬头看着远方奔踏而来的敌军,一手抬起杨晟义的半边身子,一手拿起杨晟义的墨松枪,对那小兵说:“帮我一起,把杨中将抬回营地……”
      三个月后,唐军以孤山之战为决胜战的防御战争获得最终胜利,与奚契丹订立合约,两藩内附于唐,战死将士全部厚葬于两国交界处,设英灵堂,抚恤家属。此战之后,大唐与奚契丹五年再无大战。

      开元二十一年,春分。

      这一天,似乎老天都知道,是兵将们凯旋的日子,连天气都好的出奇,洛阳的民众们都出来迎接凯旋的天策将士们,手里挥舞着天策军正红色的军旗。那军旗显出了独特的光彩,随风飘扬,像是在迎着远征的人们归来。
      马上的郑峰穿着盔甲,背上背着包袱和用布包起来的枪,跟着大军回到了天策府。
      进了院子,正看到自家女儿郑淑儿和杨晓、还有隔壁秦家的秦云泽玩的开心,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杨晓便是杨晟义唯一的女儿,头发扎成了一个马尾,眉目清秀,小脸尖尖的,一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看得出来长大了定是个标致的美人。因为娘亲过世的早,又因杨家与郑家交好,年仅八岁的杨晓在父亲出征时,总是会来到郑家暂住,久而久之连秦家小子都混熟了。
      “爹爹!”郑峰一出现在门口,郑淑儿便眼尖的看到了,边喊着爹爹就边跑了过去扑住郑峰。杨晓和秦云泽也跟了着跑了过来,高兴地叫着叔叔好。
      杨晓开心的四处张望着,却没看到自己父亲的身影,疑惑地问:“郑叔叔,我爹爹去哪了?”
      听到这话郑峰的心一沉,轻轻放下刚刚抱起的淑儿,说道:“淑儿、云泽,叔叔给你们买了桂花糕,你们拿到屋里去吃吧,外边风大。”说着拿出了包袱递给了云泽,拍了拍他的后背,两个小孩子就开心地跑进了屋,独留郑峰与杨晓在院子里。
      “晓儿……”
      “郑叔叔……我爹爹呢?”杨晓似乎感觉到哪里不对,她害怕这种感觉,就想娘亲走的时候一样。
      “晓儿……以后到郑叔叔家住好不好,郑叔叔收你做徒弟,教你功夫,好不好?”
      “多谢郑叔叔的好意……可是爹爹说过会亲自叫我羽林枪法的,他说我很聪明,长大一定可以比他还厉害……我还开始背枪法的口诀了,不信我背给你听龙穿入云裂长空,龙牙出时天下红……郑叔叔,我爹爹呢?”杨晓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但是她仍然倔强地微微抬高头,不让眼泪流出来——他在等着郑峰的回答。
      即使她已经猜得出,那是她最不想要的回答。
      “晓儿,你爹爹……已经不在了……”郑峰几乎是用全身的力气说出了这句话,他甚至不敢看着杨晓的眼睛。
      杨晓在听到这句话的同时,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她将头仰的更高,眼泪却流的更快,怎么收的收不住。郑峰心疼地蹲下将他搂住,听着她说:“你骗人!我才不信……爹爹说过回来就会教我枪法……他说会给我做新衣裳……他说他会回来……”杨晓趴在郑峰的肩膀上哭了个痛快,哭的郑峰心痛不已,脑中不断回想着义兄托孤的画面,如果当时他能早一点发现晟义被围攻,能早一点跑过去……他自责着自己没有保护好兄弟,更害得杨晓如此伤心。
      哭了许久,郑峰用手抹了抹杨晓的眼泪,说道:“晓儿,从此你就来我家住,我就是你的师父,我答应你爹爹会好好照顾你,他没教你的枪法我来教,别哭了,乖……”
      杨晓默默点了点头,但是眼泪仍然流个不停。
      郑峰站起身,从背上取下了包着布的枪,将布拆开,杨晓看着那枪愣得止住了哭泣,抬头看郑峰。
      “晓儿,我无能,未能将你父亲带回天策,只带回了他的这杆墨松枪……从此这枪就是属于你的,你若有心,练好功夫,亦可征战沙场。”郑峰轻抚枪杆说出的一字一句,深深地刻入杨晓的心里。
      “征战沙场……像父亲一样?”杨晓抬头问道,在那双眼里,有着疑惑,更有着期盼。
      趴在窗上想招呼杨晓进屋的秦云泽,远远的只看到郑峰点头,轻声问了句杨晓什么,杨晓回答着,说完用手背抹掉脸上的眼泪,用力之大连嫩嫩的小脸都蹭红了,又双手蹭了蹭,才接过杨晟义的墨松枪。
      她不知道,这枪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何时会拿起,何时会放下,只知道此刻,她将这杆枪视为自己的全部。那枪头上雕刻着墨色的松树,就像杨晓自己一般,即使所生之地寒风凛冽,也依旧伫立在那,展示着独属于自己的,生命的色彩。
      这天黄昏,杨晓正式拜郑峰为师,居郑峰家。半年后,六岁的秦云泽拜入郑峰门下为二徒弟。

      “晓儿,你可知何为天策?”
      “……尽诛宵小天策义,长/枪独守大唐魂!”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