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父爱 ...
-
诗怡和苒苒第二天早早坐上了车,中午时分就赶回了家。苒苒和诗怡不在一个村,她直接回自己家了。
那时,诗怡家在村中心,开着小商店。诗怡兴高采烈地跑回家,老远就看见她爸在玻璃上贴的“上一当”,多熟悉啊!来到大街上,人们都问诗怡:“你可回来了,你爸病了好长时间了。”
什么若昊来信并没有提起啊。诗怡三步并作两步跑进家门,大声叫道:“爸,妈,我回来了。”
外屋是陈列食品、百货所卖的东西,可以说一应俱全的。父亲一向把各个方面都想的很周到,连补自行车的胶水都有,所以时怡家的生意在村里头做的是红红火火,而父亲的名望也颇高。他做生意,童叟无欺,和气待人,再加上小商店还带批发,酒相对发的快,父亲总是成车的进货,县城单门有一个给他拉酒的,而他的库房放酒最多时,拉开库房门就是货,满满当当的。十里八村的人们都到这儿批货,自然是人人皆知了。因而,他生病人们都知道。
首先跑出来的是诗怡妈,她由惊讶变为了啜泣:“你可算回来了,你爸早就想你了。”
诗怡穿过外屋进入里间,看见爸正在输液呢,他见诗怡回来了,高兴地咧嘴笑了,诗怡呢,却哭了。爸见诗怡哭了,就大声说道:“你们去给诗怡做饭去,她肯定饿了。”
他就是那个样子,总是开朗豁达,从没看见过他掉眼泪,在他脸上,只能看到汗水。
不知识诗怡回来的缘故,还是输液的缘故,反正爸这几天的精神很好。他主要是胃疼,一疼起来肚子外面都能看到一个拳头大的疙瘩,常常疼得满头大汗。诗怡妈让他到市里的大医院看看,不提便罢,一提就大动肝火,他就和诗怡妈大吵大骂,坚持哪儿都不去。
而诗怡呢,根本没有意识到什么危险,在妈和若昊忙着卖货的时候,她就陪伴着爸。她诉说着她去的那所学校的简陋和不愿呆在那里的意思。爸对诗怡那是疼爱有加,他决定,不让诗怡复读了,而是去念高中。
“去念高中也好,咱们的目标是考大学么,不管你念到哪儿,我都供你到哪儿。”
诗怡当然是高兴的不得了,搂着爸的脖子说:“爸,你真好。”
由于爸身体不好,诗怡想让他若昊送她到学校,那时高中开学已有一星期了,而爸坚持要自己送她去,于是,他陪着诗怡去了县城,从家到县城也就20华里那么样。
去时,坐的是一辆顺路的小卡车。父亲蜷曲在卡车的一角,两手向前抱着腰,在阳光下,诗怡明显感到他瘦了许多,曾经的四方大脸现在成了条棱状,脸色也是蜡黄蜡黄的。而当时已经被兴奋填满了心胸,父亲的痛苦在她眼里居然变成了不经意的回头一瞥。
下车的地方是西头,距东头的二中还特别远,只好步行去,走到大桥时,爸实在走不动了。他说,口渴的厉害,买点葡萄吧,买了他也没吃几个。在一个商店外面的台阶上父女俩坐了半个多时辰。爸又胃疼了,是从他额头的汗珠看出来的。
到了学校,好不容易才找到班主任,而那时爸已经支持不住了。他一屁股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先向老师要了一杯水,当时,诗怡心里头还埋怨:这是学校,还向老师要水,爸也真是的。
把通知书交给了老师,说明了迟到的原因,老师表示很理解,让诗怡第二天正式上课,爸像完成了使命一样深深舒了口气。
回家时坐的汽车,仅剩一个座位,爸让诗怡坐,而他又佝偻着身子蹲在了一上车那儿空缺的铁板上,他说那样舒服些。而诗怡居然大模大样、顺理成章地坐在了座位上。在诗怡成长的道路上,父亲每时每刻都在为她着想,而她根本不懂得照顾他,在她心里,父亲就是一片天,为她遮风挡雨。
诗怡和爸一前一后下了车,到家以后,才发现爸不见了,到哪里去了呢?就在她们紧张的四处找寻他时,他带着医生回来了。只见他吃力地走着,那直朗朗的身板也矮下去了许多,如果不是疼得支持不住,他是不会主动找医生的,他的倔强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当时,诗怡意识到了父亲病情的严重,有点担心了。
可爸却说:“没事的,输输液就好了。”
小弟因昊听说诗怡能到县城读书了,像个跟屁虫似的,跟前跟后,问这问那,让诗怡有了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因昊看出了诗怡的傲气,不服地说:“哼!有啥了不起的,长大了我也去县城读书。”
父亲在一旁高兴地说:“那好啊,我盼你们一个更比一个好,那我才放心呢!”
他是由衷地期盼他的孩子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