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梁州城佘府 ...
-
从汾山岭去往梁州,骑马也得半个来月。
吕鸾因为左臂的伤,不能骑马,她只好坐马车休养了几天,等手臂好得差不多了,才与吕翠各自骑上了一匹马驹,策马奔腾,行程快了不少。
梁中带的人比较少,一行人骑马,再也不用顾着吕鸾俩人,很是迅速。沿着官道,倒比之前坐马车惬意多了,经过几日的搓磨,她也习惯了这个古代高大上的交通工具。
快到梁州城的交接处,与一队走镖兄弟汇合,也不知是梁中事先安排的还是中间正巧遇上。
梁中这人看起来一幅书生模样,走进镖队就是里面的账房先生,也从没有看他出手动武,可能没有武功吧,吕鸾这么猜疑着。
快要进梁州城,大家寻了一处野地中午休息,梁中把下属支使走了后,挨近吕鸾,行了一礼,神色有些严谨的道:“进了梁州城后,咱就是金凌镖局里的人,我会随着镖里的兄弟在四海客栈落脚,那儿隔梁州大世家佘家的府第不远,若是公子要回江南,就派小兄弟前来知会一声,咱们在此处会合。”
吕鸾不解的看着他,都到梁州门口了,又这般谨慎是几个意思?
梁中见状,沉吟了一会,道:“有些事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进了梁州城,还请公子注意,毕竟佘家当家人乃是梁州刺史,梁州富饶,离京城甚远,公子又是京城出来,第一次出远门,不管说话做事,请小心为好。”
梁州地广,百姓也多,商业繁华,每年交给朝庭税赋排在全国第三,吕鸾出门前,云海大师给她科普了不少知识,自是知道这梁州对于南朝的重要性。吕鸾看着梁中沉思了一会,点了点头。
进城的时候,吕鸾与翠儿俩人恢复了女儿身,坐上梁中给她准备的马车里,便缓缓地往城里驶去。
梁中带着镖局队伍随后进城。
来到佘府,吕鸾挑帘一看,眼前是一座阔大的府第,高大的府门上气势显赫地刻着两个大字:“佘府”,字体灵活,类似古老的象形文,吕鸾曾经也研究过这种字体的笔法,很难写出这种气势。
呈上京城钟家的帖子,管事的就进去回禀了,吕鸾坐在马车内等候。
没等多久,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眨眼功夫就来到马车旁,声音颤抖的问:“是、是兰卿么?”
吕鸾听到声音,忙掀帘看去,落入眼帘的是一张梨花带雨的脸,两人这样的望着,似乎过了好长好长的时间。
吕鸾下了马车,沉芊已扑了过来。吕鸾抱住她,顿觉她又清瘦了不少,肩膀单薄而脆弱,是想家了的原因么?毕竟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嫁了出去,由于身份的不同,有的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再回过故乡。
爽朗的笑声响起,伏在吕鸾怀中的身子忽然一紧,连着呼吸也轻了。吕鸾抬头看去,府门不远处站着一位身材硕长的男子,他缓缓地走了过来,见吕鸾看他,他点了点头。
吕鸾拉着沈芊随着前面的男子进了府,他应该就是沈芊的夫君了吧。
金色的琉璃瓦下,屋阙起伏。远处甬路交错,假山流山,花团锦簇,与钟府炫富的风格不同,这是百年世家经过几代人的沉淀积累下来的独有品味,奢华却不繁冗,大气而不张扬。
前面的身影似乎身后长着一双眼睛,不紧不慢,相距不远的带着路。
沈芊忽然变得安静了下来,伴在吕鸾身侧,没有了先前的活跃,吕鸾想她估计是在自己的夫君面前害羞了吧。
进了“碧和园”,四周安静下来,来往仆从轻手轻脚的,很是恭谨,吕鸾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在内心感叹闺密持家有道,记得自己进了钟府,可是好一番整顿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进了庭院后,前边硕长的男子向吕鸾行了一礼,吕鸾回了一礼,他便径自去了。
沈芊忽然拉起吕鸾的手,往里面跑去,“快,跟我来,我有许多话想同你说。”
吕鸾笑着道:“急什么,都嫁为人妇,身为主母,还这般毛燥!”
沈芊忽然停了下来,回头着看她,眼眶里闪着泪花儿,“兰卿,我的生活并不是你想的那样的,我……”
“今个儿喜鹊上枝头,叫个不休,原来是家里来了贵客,刚才老夫人听到前门禀报,甚是欢喜,特派老身前来接贵人,去往永寿堂一聚。”
来人且说且走,声音越来越近,来到近处,便向吕鸾行礼。
吕鸾看着这位颇有威严的婆子,却不知她是佘府老夫人房中的什么人?
她接着问道:“贵人可是从京城来?”
吕鸾回了一礼:“小妇人本是京城人氏,夫君乃京城钟家。”
“嗯,老夫人刚才听说贵人前来,特派老身过来相迎。”
这位婆子嘴上恭谨,身子却站得笔直,端着一副好架子。
吕鸾看了看沈芊,见她后退了两步,似乎有些害怕这位婆子,眼神也谨慎起来。
吕鸾拍了拍闺蜜的手,便从善如流的跟着婆子往前走去。沈芊攥紧她的衣袖,最终放下,站在原地未动。
这婆子口中的永寿堂,倒没有多远,没多久,一行人就到了。
来到堂外,婆子说道:“我去禀报老夫人,贵人在此稍候。”便径自走了进去。
吕鸾站在那儿,等了一会,见往来仆从,各自忙碌,并没有注意她这边,这婆子走路不慢,怎么进去禀报一声却这么慢,她有些烦躁,堪堪进府,便被人莫名截住,真不知这佘府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等了大半个时辰,还是没有人出来相请,吕鸾站在原地,安静的等待着。内心就有些不安,想起刚才沈芊似有话要讲的样子,还有刚那婆子看人时很高傲的模样,让这佘府上下都透着古怪。
又过去了大半个时辰,吕鸾正暗自猜测,门内出来了一位丫鬟,她先是行了一礼,声音不紧不慢的道:“老夫人年纪大了,原本是想亲自来接待京城里来的贵人的,后来老毛病犯了,不方便与贵人相见,便派奴婢前来回禀。”
吕鸾心情有些复杂。
丫鬟接着说:“老夫人想留贵人在府中多住几天,待她老人家身体健康些了,再请贵人。奴婢先带您回碧和园。”
就这样,吕鸾又回到了碧和园。
吕鸾揣着心事,原本想回到碧和园后,私下里再去问问沈芊,可当她进了园子,看到沈芊时,却还是把要问出口的话给吞了回去。
沈芊在碧和园摆了宴,为吕鸾接风洗尘。园子里的妾室,个个打扮得宜的出来相陪,宴会当中,妻妾融洽,没有争风吃醋,没有甩脸子耍计谋,实在太平的出奇。
吕鸾看向沉默的沈芊,与刚进门时的热情相比,似中间隔了一层膜,好似前后也只有吕鸾去了永寿堂那会儿,回来沈芊就变了个样,或者也没变样,她恢复了以前的样子,而对于佘府的一切、以及她的婚姻生活只字不提,她不是有很多话要同她说么?
在佘府安顿下来。正好吕鸾来梁州城是为了等人的,再加上那丫鬟说的老夫人那一番话,她更没有提前走的可能。
沈芊天天都来陪伴她,生怕她人生地不熟,过得不自在,除了不能出府游玩,在碧和园内,跟着沈芊哪儿都能去。毕竟是百年世家,就是小小的一个碧和园里,也是内有乾坤,玩个几天都不觉得枯燥泛味。
这天,吕鸾跟着沈芊在人工湖上泛舟,除了划船的女仆,就只有她俩人,翠儿留在岸上。
玩累了,便把船靠在湖中的临水亭边,走上亭去,船仆留在船上,此刻只剩下两人。
“芊芊,你过得可好?”吕鸾看着沈芊问。
沈芊忽然抬眼看她,眼神很复杂,她声音极轻,若不是吕鸾尖着耳朵听着,真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兰卿,我错了,我回不去了,我不该来梁州的,要是学了你,嫁在京城,有父兄撑腰,该有多好。”
“可是遇上事儿了?”吕鸾内心一紧,难道受了家暴?
沈芊看着自己的好友,忽然流下眼泪,“兰卿,你知道么,我嫁错了人,我——”
“啊~~”异口同声的尖叫声,扑腾两声,吕鸾与沈芊同时掉入水中。
船仆惊慌起来,她在湖中大声呼救,可隔着岸边太远,压根儿没有人听得到。她由于慌张,划船的动作凌乱起来,毫无章法,在原地打转。
吕鸾熟悉水性,刚开始是没有想到那一角栏杆这么不牢靠,两人一靠就往前扑去,着实吓了一跳,不过下了水却并不惊慌,她看到不远处沉沉浮浮的沈芊,便赶紧游了过去。双手把她托了起来,安慰道:“别慌,我会把你托起来,不会掉沉下去的,你试着大口呼吸,平静下来。”
沈芊回身抱住吕鸾的脖子,大口大口的呼吸起来。正在这时,那船仆忽然把船划了过来,吕鸾以为她要救她们,刚要招手,谁知那女仆拿起船浆便往她的头上拍来,还不待她做出反应,头上结实的挨了一板,然后压着她俩往下沉去。
还真是中招了呢,吕鸾强忍着怒火,看着惊慌的沈芊,伏在她耳边,轻声嘱咐:“听我的话,把嘴巴闭上,在水里我给你度气,你别慌。”
俩人一同沉入水中,还好沈芊也知道了这中间的曲折,听话的闭紧嘴巴,没有再乱动。吕鸾给她度了一口气,便带着她快速的沉入水底,往前潜伏,离开这船浆的范围。
吕鸾对这里的地形不熟,她完全是凭着直觉往前游,也不知是游向湖中还是某处岸边,直到她感觉到呼吸困难,又看到沈芊涨红的脸,只好把她一同托出水面。她不敢太张扬,两人眼神交流,透出水面猛吸了一口气又沉下,只是沉得不深。
吕鸾通过透气的瞬间迅速的看了一眼周围的环境,发现那女仆背对着她们站在不远处的船上,眼神四处寻找。同时吕鸾的眼角余光,看到了不远处的岸边,她带着沈芊往那个方向游去。
终于上了岸,吕鸾的体力严重不支,带着一个不会水性的人在水里游了这么远,依她现在这副古代的身板,算是极致了。
她不敢歇息,拉起筋疲力尽的沈芊,两人跌跌撞撞的往岸上跑,终于跑上陆地,回头一看,只见那女仆划着船追了好长一段距离,此时却停了下来,估计看到她们还有力气跑出这么远,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再追上来。
吕鸾回过头来,托着沈芊,往前走去。她分不清这里是哪儿,但她再也不愿下水去博,若正好落入人家事先设计好的陷阱,她也认了。
后面没了追兵,吕鸾松懈下来,她寻了一处假山,把沈芊放下,她自己也寻了一处地方坐下休息。
堪堪坐下,从不远处传来脚步声,声音沉稳有力,应该是个男人,吕鸾心头一惊,忙站起身来,回身一看,对上一双清冷的眼睛,她倒退了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