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过去,老四的身体稍微有点不适,老七便着急的想去找大夫。
      现在,老七希望老四病重的卧床不起,每日咳血,咳得眼前发黑头脑发晕,咳得被褥上满是红斑,咳得肺脏裂开。到时,他会找个传话的人到老四的病床前,对他说,祝你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他不知老四听后会是什么反应。
      当初老四先他一步出山入仕,临走之前曾问他,咱们今后虽道不同,但情谊在?
      他没有作答,然后老四便对着他笑了出来。

      老四坐在水镜府院子里的木椅上小睡,过了不知多久被来送茶的小童叫醒,迷迷糊糊听见学堂那边传来老七的声音,在高声说:忠臣之道,当鞠躬尽瘁,死而后矣,以报主知。
      老四问小童老七在学堂那边做什么,小童回答说在代课,平时负责讲忠义的先生今日有事没来,他便代先生给学徒们上课。
      老四听后应了一声,说老七的口才不错,然后又闭眼睡去了。

      以前老四还在水镜府上的时候对老七不错,新鲜的野枣,美味的糕点,珍贵的字画,稀世的书籍...各种好东西他总会想到多拿一份送到老七那里去。
      而老七,老四送东西过来时,如果他碰巧在,便一定会留老四与他对一局沙盘再走。
      老四摆弄沙盘的本事不及老七,虽然不差,却很难赢下老七。但每次对局一旦开始,他总会不顾一切的要赢老七。因此两人的一局沙盘时间总是很长,过程算尽机关,你来我往,好像在打仗。最后到了终于分出胜负的时候,不论输赢,老四总感到精疲力尽,气不顺,连咳嗽的毛病也加重了一些。
      后来老四想,自己或许不该在一局小小的沙盘对弈上面与自己从小看到大的师弟计较。但他马上又想到每次赢了自己之后的老七的样子,明明洋洋得意,却摆了一张谦逊的脸对自己说,多谢师兄承让,但谦逊的脸摆得不是那么好,嘴角还带着笑。他便会再想,不...大概自己是会一直计较下去的。

      老七还小的时候,大师兄还未完全出师,每隔几个月便会回到府上向老师讨教一番学问。老四自幼多病,好咳嗽,大师兄每次回府,都会特地带一份药回来给老四调养身体。因为是家里祖传下来的药方,所以每次大师兄都亲自去厨房把药煎好,再自己送去老四那里。
      有一次,大师兄的药刚刚煎好就被老师喊去讨论一些事情。当时老七闲来无事,碰巧经过厨房,看到还摆在灶上的药碗,心想这药再放下去就该凉了,得趁热把药给四师兄送过去。
      老七把热腾腾的药送到老四房里,老四接过药碗,却没有喝药。
      老七问他怎么不喝?
      老四笑了笑说,大师兄的药虽好,但其中几味药材的味道我实在忍受不了,喝不下去。
      老七觉得奇怪,便问他,那每次大师兄送的药你都弄去了哪里?
      老四回答说,我不好意思对大师兄说我喝不下他的药,也不能浪费了他的好意,所以每次他送药来时,我都说怕烫需要放一会儿再喝,等他走了之后就去马厩,把药倒在他骑来的马的饲料里。
      老七听了,说这药是调理身体用的,马吃了大概会长的更加健壮,四哥你这么处理也算是很恰当了。
      老四说,那是当然,但你千万不要把这事儿告诉大师兄,要是他知道了,肯定会对我生气。
      老七回答说,不会的,四哥你放心吧。
      几年后的一天,大师兄心爱的马突然暴死在马厩中。大师兄不得其解,便找人请了一位兽医过来检查马的死因。兽医抛开马腹,发现马的肠中竟结了大大小小十多块石头,这些石头便是马突然暴死的原因。
      兽医把石头从马的肠子里挖出来,沾着血拿在手里向大师兄展示,问他,你的马之前吃了什么让肠子里长石头东西?
      大师兄嘴上说不知道,心中却已知道马之前吃过什么东西了。

      老七小的时候很怕打雷下雨的天气,尤其是夏天打雷下雨的晚上,每次都怕得缩在床上一直发抖整晚都休息不好。
      后来老四知道了这件事,他在一个夏天下着暴雨雷声连连的深夜里摸黑去了老七的房间,把正缩在床上发抖的老七从房间里拉出来,拉到院子前面的走廊上。
      老四对老七说下雨是一种很正常的天气,没什么好怕的,你看我。说完他跨出走廊站在了不断有豆大的密密麻麻的雨滴落下来的院子里。
      老四站在不断有豆大的密密麻麻的雨滴落下来的院子里。天空中不断有闷雷伴着闪电打下来,闪电的银光把老四的轮廓也映成了银色的。
      老七看在眼里,觉得这个样子真帅。他本是怕打雷下雨的,竟鬼使神差的也跨出走廊到了院子里,与老四站在一起。
      之后两人重新回到走廊上时,他们全身上下已经被雨淋得湿透了。老四满不在乎的一抹脸上的雨水,然后笑着对老七说,咱们回去吧。
      这天之后老七再也没有怕过打雷下雨。而老四,他在这天的雨中着了凉,第二天生了病,后来病好以后,原本就有的咳嗽的毛病似乎变得比原先严重了一点。

      老七与老三最合不来,是因为老三的思想和行事与老七差的最大。
      而老四的思想和行事同样与老七差得很大,但在水镜府时却与老七能合得来,是因为老七说的话,老四如果不认同,反应不是微笑,就是沉默,绝不会向老三那样与老七争论。
      但老七知道老四与自己其实并不是那么合得来,与老四最合得来的其实是老三,虽然过去在府上的时候,老四与老三独处的时间没有与自己的那么长。
      所以后来老四和老三离府出山后,兜转了一段时间最终站在了同一阵营,老七一点没感到惊讶。
      老七直到现在都没有出山,因为他一直在等老四死掉。
      他早就知道老四思想和行事与自己差别很大,将来如果出山必定与自己去到不同阵营,成为自己最大的对手。
      而现在事实证明确是这样。
      所以他一直在等老四死掉。
      老四的病是不治之症,估计再也撑不了几年。等到老四死了,他会先流着泪为老四哀悼,然后面带微笑离府下山,投奔早已认定好的明主。
      但老四到现在也没有死掉,因为老四出山后,老三不知从哪找来一位神医伴在老四身边,用医术为老四续着命。
      因此老七有些失望。
      这很正常,一件盼了很久的事情左等右等就是不实现,一般人多少都会有些失望。
      但当老七对府上几个过去与老四交情较好的下人谈起老四的近况的时候,他却说,四师兄离府后病情并未快速恶化,是件好事。
      老七很淡定,他仍在耐心的继续等着。

      过去老四在府上的时候,老七与他独处的时间最多。
      水镜先生除了老七和老四,还有五位弟子。
      大师兄精通世事,平日不在府上,每隔几月会来向老师讨教学问,与师弟们无多少必要交流以外的交流。
      老二谦谦君子,与府上每个人都是君子之交,既不太疏,也不太密。
      老三性格冷静,处事冷静,说话却如刀入骨,似针刺肉,犀利的让人会不自觉与之拉开距离以免被锋芒所伤。
      老五温雅开朗,对府上所有人都礼貌友善,但心中最重的一直是家乡和家乡从小的玩伴。
      老六为人正直,可惜面上有如刺青般丑陋的胎记,府上人对其相貌的嫌恶使其平素少言,心虽向善却难免生恶,有时行事不免偏激。虽平等待人却不时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
      老七刚拜师入府时,只是个爱玩儿爱闹爱吵的熊孩子,熊孩子爱玩儿,便要找一个能陪自己玩儿的伙伴,熊孩子爱闹,便要找一个能让自己闹的伙伴,熊孩子爱吵,便要找一个能容自己吵的伙伴。
      当时的老七虽是个熊孩子,却十分聪慧,与老师的其他六位弟子也就是自己的六位师兄相处了不到一月,就知道六位师兄中只有一人能同时满足自己的三个需要,于是就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了这个人当伙伴。
      这个人便是以上介绍的人物中除老七外也没有出现的老四。
      所以在老七的记忆里,他与老四独处时间里的头几年,自己一直是又玩儿又闹又吵,这样子与老四度下来的。

      老七还小还是个熊孩子的时候。
      春天,水镜府在的山上长满绿草。老七从府中的马厩里牵出两匹马,拉着老四到山上骑马踏青。马大人小,人骑在马上颠的厉害。老四本来只是有轻微咳嗽的毛病,被马一颠结果咳得严重起来,每骑一段距离都得喊老七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才行。
      夏天,老七让老四陪自己去府外山前的小河里摸鱼,夏日空气闷热,但河里流动的河水仍有些凉。老四体弱,不易下水,却同老七一样脱下鞋袜,挽起裤管走进水里,弯下腰手伸进水里,翻水找鱼,身上穿的衣服被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一片,贴在身上凉的可以。
      秋天,老七跟着老四下山买药,去药铺的途中经过集市,集市上的糕点和新鲜的小玩儿易,老七要买,老四便付钱,一路边走边买到了药铺,用来买药的钱已花去不少,因此老四每次下山后买回的给自己治病的药的份量,都是比本来应该买的份量少的。
      冬天,每场大雪过后,府院的地上都堆着厚厚的积雪。每场大雪过后,老四都和老七一起在院子里玩儿雪。老七淘气,团了雪球扔在老四身上,雪冷,化在衣服上成了冰水,冰水透过衣服的布料渗到皮肤上,再渗入体内,人就受了寒,受了寒就会生病。因此每个有雪的冬季,老四都会因为受寒而生一次病。

      过了几年老七长大了几岁,不再是个只会玩儿只会闹只会吵的熊孩子,到了平时吃饱喝足以后闲的没事便会开始思考国事天下事的年纪。
      老四经常去老三那边谈论府外发生的大事,之前老七不感兴趣,所以没跟去,现在他感兴趣了,便跟去了。
      去了几次,老七发现老三对府外发生的大事的看法与自己有很大不同。他对老三说自己的看法,说完后老三会反驳,他会反驳回去,然后老三会再反驳。然后他会再反驳回去,反驳着反驳着,他们会争吵起来,搞得气氛剑拔弩张,最终不欢而散。
      每次都最终不欢而散,次数多了,老七不再愿同老三说自己对府外事情的看法,他单独对老四说,老四只是聆听不发言。他觉得无趣,便去找府上的其他几位师兄。
      老二比他长了几岁,比他多看了几年世事,与他谈论起来说得深了些,他暂时理解不了。
      因此他不愿同老二谈论。
      而老五,似乎对他有所保留,每次与他谈论,不是欲言又止,便是话说到一半就没了下句,让人心烦。
      因此他也不愿同老五谈论。
      最后他去找老六。
      老六与他年纪相近,对世事的了解程度与他大致相同,与他谈论起来不会感到深奥难解。
      老六对他没有保留,每次与他谈论,都先认真听他说完他的看法,再认真对他说自己的看法。
      老六的看法与他的看法有些相同,有些不同。看法不同,老六会心平气和的与他讨论,不会与他争吵。
      因此他愿同老六谈论。
      老七希望老四也听听老六的看法,便对老四说,咱们去找老六聊聊最近府外发生的大事。
      但老四对他说,你自己去吧,我去老三那边。
      于是他只能自己去老六那边,老四从来不同他一起,刚开始他有些不习惯。
      后来,他发现和自己讨论国事天下事的人与和自己分享生活常事的人即使不同也没什么关系。
      讨论国事天下事的时候,他与老四分开,各找各要找的人,各谈各想谈的事。
      不讨论国事天下事的时候,他与老四在一起,吃饭喝茶,看花赏柳,写字作画,嬉笑玩耍,与过去无异。
      于是时间一长,他就习惯了这样。
      再后来,习惯之后,他一直将两者分开,再没邀过老四和自己一同到老六那儿说府外的事情,也再没和老四一同到老三那儿说府外的事情。

      老七还和老四一同到老三那儿说府外的事情的时候,每当他与老三说着说着就争吵起来,一旁的老四都会及时转移话题,阻止他们争吵下去。
      老四转移话题,用的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转移话题的方法,效果不错,因为老七和老三都是明眼人,一见老四在转移话题,就会知趣的不再继续争吵。
      但有时老七和老三争吵的火气大了,转移话题的方法不起效果,老四就会直接了当的开口制止他们争吵,他对老七说,老七,够了,别再继续同你三师兄顶撞。他的语气是责怪的,脸上却还是带着笑容的。
      笑容也是对老七的。
      他一边责怪老七,一边对老七笑着。
      当时他不知道自己后来经常这样。

      很多年后,老四变成了用兵狠辣涌计狠毒说屠城就屠城说杀人就杀人表情绝对不会变上一变的军师,不再是当年府上那个笑容和气待人和气的四师兄。
      很多年后,老七变成了权利在握高高在上所下决定他人想质疑需要先掂量自己份量的丞相,不再是当年府上那个谦逊有礼对下人也平起平坐的七师弟。
      这是很多年前老四和老七就想在将来成为的样子,至于当初的四师兄七师弟,是当时认识他们的人喜欢的,他们自己根本不在乎。

      每年到快过年的时候,平日住在水镜府上的弟子按常理是会提前离府回到各自的家乡,与家人共同度过新年,待正月十五过后再返回。
      而老四是个例外。
      老四有家乡,但家乡在他拜师入水镜府那一年闹了荒,枯了很多地死了很多人,再也不是原先的模样。老四没有家人,他的家人在家乡闹荒那一年同很多人一样,因为枯了地没了粮,也没钱买有钱人家高价卖的去年私储的粮,没东西吃,被活活饿死。
      老四没有家人。因为没有家人,即便回了家乡也没有去处,所以拜师入水镜府后的每个新年,老四都是在水镜府上过的。
      头几年,平日住在水镜府上的弟子有老二,老三,老四,每个新年留在府上的,只有老四自己。后来,平日住在水镜府上的弟子又多了新拜师入府的老六和老七,之后每个新年,留在府上的除了老四,又多了一个老七。
      老四没有家人,回了家乡也没有去处,留在府上,合情合理。而老七,他与老四不同,他有家人,回了家乡有去处,留在府上,不合情理。
      老七拜师入府后的第一个新年,老四不明白老七为何不回乡。那时他们还小,还是说话没有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年纪。老四问老七为什么也留在府上?老七回答说,家里穷困,没多少钱置办过年需要的物、食,自己留在府上年会过的好一些。老四问,那你的父母呢?老七说,父母有兄长照顾,自己不需要担心。
      说话时,他们正在厨房的灶边取灶上刚刚蒸好的年糕。年糕散着热气,飘着香气,老四伸手从蒸笼里拿了年糕放在盘里,老七伸手从灶台上拿了红糖撒在年糕上,然后他们拿了筷子,坐在灶台边的地上,一起吃年糕。
      老七边吃边说道,自己将来要出人头地,让家里不仅不再穷困,还要成为名门、望族。
      老四边吃边回道,老七你好大的志向,我在这里提前祝你成功。我没有这么大的志向,将来下山以后能找个军营加入,当个我想当的军师就可以了。
      老七边吃边问道,四师兄想当怎样的军师?
      老四边吃边答道,即使在攻城后下令屠城坑俘,也会得到同军将士们的支持的军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