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牡丹灯笼(三) ...
-
一
四月十日,孟夏,槐满枝,大吉,利嫁娶,宜婚配,忌见旧人。
迎亲的车队穿过整座王城,开道的乐师们皆红衣红冠,震天的锣鼓声响彻,围观的人夹道而立交头接耳的看热闹,可忽然间一身吉服的十三爷就那么的在众人眼中从马上凭空消失了。那头白马依旧信步而行,额上系着一朵大红绢花,身披着金色的软甲,喜庆之极。
街道上槐花一串串地开着,人们惊的瞠目结舌,时间诡异的安静了,鞭炮的烟尘散去,也只有这时,若有若无的槐花香气才能四溢于街巷中使人注意。
二
柳如黛忘了是第几夜未睡。
“明天就是十三爷大婚,可自己除了哭泣又能做什么呢?”
天空暗而无月,星斗的光辉却格外显眼,她倚在门廊边,一颗一颗的数着,企盼黑夜赶紧结束,她决定好,待十三爷大婚后,她便入山间修行,弃一身浮华,从此云游一生,日夜静思祈福。
可在下一秒到来之前,她忽然发现,那夜的周天上亿颗星忽然分散到外围绕天边形成一个圆,圆的中心汹涌如海,伴着疾风闪电向她席卷而来,把她包裹住的海水泛着星辉,奇怪的是她的身体始终与这温柔如夜色的静谧海水隔着薄薄一层,海水迅速向上弹回,夜色恢复平静。王城里四下依旧如往常,就如万千个夜晚那样,拥有着入梦者的呓语。
三
四月十日国子监祭酒王大人府
王氏早早就被人唤起梳妆,娥眉入鬓,发髻上抿着薄薄一层定型的油膏,发上金灿灿的繁复而沉重的头饰镶嵌着珍珠,鲜红的口脂点成蝴蝶型花样,面脂白白的一层,画着鲜红的装靥,王氏生的美,性格也极刚烈,可恨生于王侯之家却连自己的婚姻都要由他人定夺,这种政治联姻对她来说就像是吸食青春的妖魔,没有爱的生活能有多快乐?她也曾向父亲苦苦祈求,可父亲只是说如今婚期将近再无他法。她不想抑郁孤苦而终,侍女将盖头盖下来那一刻,她脸上滚下泪水,“终我这一生,如果不能幸福,也定会叫他人不幸。”
可那日的良时她的良人并未出现。
许久,闷在红盖头里,她听侍女们说起十三爷凭空消失的事,又想起柳家小家失踪一事,心里自然明了,因为她记得市井上沸沸扬扬的流言:
只要柳如黛去的地方都会有百里家的老十三。
她忽然转身,叫下人备马。府上不见十三爷踪影,王大人又不好现在就去百里家府上,正差人调查忙作一团,她趁乱,摘了一水儿繁重的首饰,拿着装着珠宝的锦盒,换了一件藕荷色的便衣带着贴身侍女跑了。
既然那人有选择幸福的权利,我又为何不能为自己谋划一个将来,她的黑马跑的飞快,一路长烟,而她的未来就在这烟沙里也变得充满了变数,额上出了汗,花了一脸华美的妆容。
三个月之后,她南下乘船逃入相邻的梁国,典当了剩余的珠宝,拿钱盘下了一个临街的店铺开了一个饭庄,邻铺文月楼的董老板专卖古董碑帖,她开店的第一天便去拜访,董老板一口吴侬软语说了半天她也不知所云,后来急的满头大汗的董老板找了笔墨写了下来,原来只是想问她姓名。
王氏莞尔,也在纸上写着,蝇头小楷实在隽秀:名文月,且无姓。
四
七月二日时值孟秋瓜熟之月凤仙花漫山
赵国王城,百里府上灯火通明。
柳品知,王大人与百里家家主相对而坐,四下也只有百里家的几个仆从在堂下站着等候差使,夜色渐渐暗了,几个侍女卷下帘帐合上拉门将黑夜隔绝,王大人长叹口气:“已过三个月,我明日便准备发出小女已亡的告示,我王家宁可出一个因病而亡的女儿也断不能有忤逆逃家的不孝女儿,都怪我那日匆忙中无暇顾她,没想到”
“你的女儿好歹是有人看见骑马而逃,当值的侍女说黛儿是被星星给吸走的,说的有鼻子有眼,如今我只求百里大人给个交代,天下能有此法术的除了说书人的笑谈就是你百里家了。”柳品知说完便双膝跪地。
大堂内灯火通明,入秋了,天凉了,百里家家主深吸了口气忽然睁开了眼“柳先生快请起,十三瞒了我这些年,原来他不是没有幻力,只不过不愿显示罢了,终了,我会给二位一个交代,二位请回吧。”许久,他又开口道“还有,王大人,有一事我不可不说,月小姐的事我没有办法,她是自己出逃,与我百里家无干。”
王大人的脸色略显尴尬,秋色那么凉,他已经行至门外,他王家的名节不能毁,他嗓子哑着,声音里有诸多无奈“无妨,月儿她是在府上病死,只求百里大人找回十三后能有所行,如果不是十三出逃在先,月儿是不可能,不可能”那就话似乎再也说不出来,那个他生养了十八年的女儿,那个他视若掌上明珠的女儿,就那么离家而去杳无音信,心里又是一阵凉,侍童送来了披风为他围上
他转过头去,看着柳品知,竟然轻轻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