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最没名气的开国皇帝 ...

  •   我们的故事就从一个老头子开始了,确切的说,一个很有名的老头,因为他有个有名的老朋友叫——诸葛亮,诸葛什么的小生就不多介绍了,如果有人不知道,那小生也只能去天台了。。。
      这个名老头我想诸位看官肯定知道是谁了,猛人司马懿嘛,司马家发迹于河内(不是猴子国的首都河内)温县,东汉的河内郡,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地级市,大致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司马老爷子曾在另一个猛人,【东汉】丞相——曹操麾下担当叫作文学掾的官职,主要职责是管管学校之类,比如抓抓文化教育啊,什么移风易俗啊,计划生育啊,不好意思扯偏了。
      到了曹操儿子曹丕时代,因为司马懿是曹丕的好基友兼跟班,曹丕给予了他指挥军队出镇一方的大权,抵抗【蜀汉】【吴国】入侵十数年,死磕蜀相诸葛亮,最终把对方拖死在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击退“碧眼儿”孙权的四路大军,平定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将今天北棒子国的地盘纳入我国版图,用兵所向无前,战绩熠熠闪光。
      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继承他的权力,出任曹魏的大将军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当于曹氏集团的CEO。
      司马师这个人是比较彪悍的,看【曹魏】小皇帝曹芳横竖不顺眼,说废了就废了,权倾朝野。
      不过这哥么估计嚣张过头了,没过多久眼睛长了个肉瘤,估计是肿瘤,癌症晚期翘辫子了,挂了。
      他的小弟司马昭接过老哥哥的枪,继承了他的职务,司马昭比他哥还要跋扈,居然天天穿着衮冕(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是皇帝等王公贵族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招摇过市,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搞起了时装周。
      当时的【曹魏】皇帝已经换成了曹髦,曹髦是个很有骨气的小伙子,血气方刚,想恢复他们曹家往日的荣光,见到司马昭居然做出如此犯上举动,忍不住心中的怒火,说了一句流芳百世的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当然这句话也让司马昭遗臭万年,被定格在了历史反面人物上。
      曹髦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立刻带了一帮小弟(一些没有战斗力的侍卫和白发老书童),抄起板砖,准备拍死司马昭,刚出南门,撞见一个文官打扮的,不过长得挺凶,手下二百来号人,朝着曹髦的专车冲来,挡住去路。
      这人胆子够大的,万岁爷专车也敢拦?
      这人叫贾充,你肯定没听过,不过他有个出名的女儿——贾南风,一个很丑的女人,对,中国历史上著名丑女之一,确切的说,没有之一。
      一个一己之力毁掉一个太平天下的女人,她的风流韵事我们以后再说。
      回到曹髦这,且说曹髦大声喝令贾充滚犊子,贾充非但不滚犊子,反而和曹髦的小弟们扭打起来,场面一片混乱,估摸着死磕了一两个时辰。
      贾充其人,文人出身,说白了动动笔,打打嘴炮还行,带兵动手就菜了,连老弱病残都干不过,渐渐死磕不过曹髦那帮人,就要滚犊子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正在值班的太子舍人(相当于大内侍卫,其实就是保卫科,两百石的小官)成济带着保卫科的人冲了进来。
      成济吼了一嗓子:“怎么回个事儿啊?”
      贾充厉声斥责道:“司马老板花钱养着你们几个,就是为了今天用得上你们,废什么话?给我上!”
      成济虽是个粗人,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立马心领神会,抄起一支戈矛,突然冲向曹髦銮驾。
      曹髦万没想到司马昭的马仔居然如此大胆,猝不及防,竟然被活生生的戳死在车驾里。
      曹髦的一帮虾兵蟹将此时也作了鸟兽散。
      司马昭听说皇帝被杀,赶忙来到殿里,召集群臣开个“弑君善后大会”。
      尚书仆射(相当于副总理)陈泰(这个人名气不大,但文武兼备,多次击退蜀将姜维的进攻,在名将猛人差不多死绝了的三国后期大放异彩)痛哭流涕道:“现在只有立刻处死贾充,才能以谢天下。”
      这贾充既是司马家的一条狗,也是司马家的亲家,司马昭哪里舍得杀他,司马昭思虑良久,乍一看站在下面满脸堆笑正准备领赏的成济,来了灵感。
      想出了一条“李代桃僵”的诡计,把弑君的罪名嫁祸给成济,令刀斧手将他推出去斩首,当然这还不够,弑君之罪嘛,又诛灭了他的三族。
      可怜的成济,还做着飞黄腾达的美梦就挂了。
      皇帝□□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总要找个新的吧。
      我们的一个重要人物出场了,不过不是个什么猛人,一个平庸的人,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没名气的开国皇帝——司马炎。
      司马昭命令长子司马炎去迎接常道乡公曹璜,继承皇位,并改名叫曹奂,曹奂?曹家天下要换人的意思?这名字改得太有创意了。
      这倒霉孩子才刚满十五岁,国家大事当然还是司马昭说了算。
      司马昭雄心勃勃,志在吞吴灭蜀。
      于【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调兵遣将,十八万大军进攻蜀汉,名将猛人邓艾钟会,两路分进,【蜀汉】后主刘禅,就是阿斗哥,阿斗哥吓尿,立马拖个棺材,让人绑了自个,举了白旗。
      曾经拥有众多猛人的蜀汉这回彻底跪了。
      因为有了做掉了蜀汉的大功,司马昭升官了,估计也发财了,进位为相国,加封晋公,受九锡之礼,开始从臣子跨入到王公级别。
      没过多久又加封为晋王。
      司马昭看着自己年事已高,想着得为儿子谋个好差事,好继续他司马家大权独揽,授予司马炎副丞相的职务,同时立司马炎为晋王世子。
      司马昭觉得谋朝篡位时机已到,正要做皇帝美梦,谁知老天开他玩笑,不久就病入膏肓,嗝屁了。
      世子司马炎继承他老子的位子当了晋王,不过数月,朝臣们开始纷纷上书劝进,一群墙头草胁迫小皇帝曹奂禅让。
      之前他们老曹家也干过这茬子事,这回估计是报应,真个“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小皇帝曹奂见这阵势,也识时务者为俊杰了一回,不敢有片刻拖沓,立马答应让出屁股下面的龙椅,搬出皇宫。
      毕竟他前任曹髦刚挂没多久,小皇帝已经十九岁了,不会看不明白。
      后来他的善终也证明了他很识时务。
      经过一道道中国历代帝王惯用的装逼工序之后,司马炎登基即位,他自个儿不是晋王么,就不费神取名字了,直接称【晋】,年号【泰始】。
      中国历史上最没名气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在这一刻诞生。
      当然司马炎自个儿当了皇帝,满面春光,自己嘚瑟了,自然不能忘了他爷爷奶奶,大伯和他老爹老妈,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所以后世多称司马懿为宣帝。
      奶奶张氏为宣穆皇后,这个张氏也就是司马懿的结发妻子,这是个不简单的女人。
      有这么个故事,东汉的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司马懿因自己是士族出身因而看不起太监孙子的曹操,装作有麻风病,拒绝了曹老板的聘用,由于其出色的表演天赋,居然把鸡贼的曹老板给蒙了。
      装病期间有一回他晒书,晒书?对!没错,古人和咱现代人微博晒物一样也喜欢晒这晒那,哈哈打个岔,是因为古人有晒书的习惯。
      不巧这天忽然下了暴雨,司马懿全然忘了自己是个麻风病人,屁颠屁颠得去收书,书呆子嘛,在他眼里,书很重要。
      然而这一幕却被他家的婢女给瞅见了,他老婆,也就是张氏见状,怕老公装病涮曹老板的事情泄露,二话不说,抄起家中一口剑,做掉了那个婢女,哎,可怜的劳动人民。
      世上最毒妇人心,因为这件事情,司马懿更看重这个老婆了(这婆娘比自己还毒)。
      当然,司马懿很可能对她的感情仅仅是看重,类似于器重而已,小生斗胆推测张氏姿色一般,后来司马懿就娶了小老婆了,古人嘛,三妻四妾很正常,放到今天叫包二奶。
      这个小老婆叫柏氏,前几年热播的《新三国》里那个叫“静姝”的女子就是以这个柏氏为原型的。
      柏氏颇有姿色,司马懿非常宠她,任何时代都是看脸的世界啊!呵呵!
      柏氏还给他生个了败家儿子——赵王司马伦,关于这个人的“光辉”事迹,小生后面慢慢道来。
      但见新人笑,谁闻旧人哭?
      张氏也就此受到了冷落,估计之前司马老儿对她也热不到哪儿去。
      后来司马老儿卧病在床,张氏前去慰问,司马老儿看着这个黄脸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张氏遭此打击,感情受挫,玩儿起了自杀,自杀方式挺前卫——绝食,成功了身上不会留口子,失败了还能减肥,一举两得啊。
      张氏的几个孩子,也就是司马师、司马昭哥几个见到老妈如此,也跟着一起绝食减肥。
      这可了得!几个宝贝儿子玩儿自杀!
      司马老儿也觉得事情闹大了,立刻就给大老婆张氏认了个错,张氏也见好就收,停止绝食减肥。
      司马老儿道完歉出来后,估计是怕这事传出去有人说他妻管严,便长舒一口气,对人说:“哎呀我去!这老东西不值得同情,我这么怂只是怕苦了我那好孩儿罢了。”
      哎,悲剧的张氏。
      曹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张氏在失意冷落中辞世,时年五十九。
      咱们回到司马炎这。
      接着追谥大伯司马师,为景皇帝,就是那个眼睛长个瘤,眼珠子掉出来挂掉的那位。
      老爹司马昭,为文皇帝,总算圆了他的“司马昭之心”。
      老妈王氏为皇太后,玩过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里面有个萌萌的萝莉叫王元姬,这个人气颇高的角色就是王氏。
      这个王元姬智商很高,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而且十分孝顺父母,忘了说他还有个有名的爷爷——王朗,就是那个和诸葛村夫打嘴炮输了气死了的老头子,当然这种说法放到朋友闲谈里说说就行,正式学术场合就算了,人家王老太爷是病死的,被诸葛村夫喷死是罗贯中瞎掰的,记住喽。
      王元姬嫁给司马昭后,给司马家生了五个孩子,有三个孩子夭折了,旧社会医疗条件不好,孩子夭折常有之事。
      只有司马炎和司马攸活了下来,真不容易啊。
      这里谈一下司马炎的外形,史书说他仪表不凡,头发长得可以触到地上,古人不理发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嘛,怎能乱动?我估计他这个头发放到今天,什么飘柔海飞丝肯定会找他代言洗发水。
      更牛的是他有个地方和几十年前的一个人很像,这个人的儿子现在也在国都洛阳居住,他是安乐公——刘禅,自打举了白旗之后,阿斗哥就搬来洛阳了,司马昭给他封了个安乐公,生活倒也乐无边。
      说的是谁大家都知道了,就是那个双耳垂肩,垂手过膝的猛人大耳朵刘备嘛,司马炎和他一样也是垂手过膝,这可不得了啊,根据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看相学,世人得出司马炎帝王之相的结论。
      看到这一点,小生不由得找来纸笔,画了个双手长过膝盖的人,画完不禁吓尿,这还是人么?谁胳膊长这么长?长臂猿也没这么夸张啊?这也太丑了,为了维护万恶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古人吹起牛皮来也是不遗余力啊。
      总之以上种种,无非是说司马炎是真命天子罢了,你信么?反正我不信。
      司马炎的皇帝职业生涯开始了,开始他积极革除以前曹魏的政治弊端,锐意革新。
      司马炎认为【曹魏】因为过于削弱皇室宗亲们的权力,导致了小皇帝的孤立无援,到了他们司马家欺负老曹家孤儿寡母,逼迫皇帝小儿滚粗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曹魏皇族的人出来砸场子起兵抗衡,白搭了大好的江山,自己司马家虽然谋朝篡位成功,但也就是趁人家孤儿寡母的时候才搞定,统治根基不稳(后来【西晋】王朝的迅速灭亡也说明了这点),总之还是很侥幸的。
      司马炎害怕这一幕在他司马家循环播放,于是大封宗室,他家亲戚全都沾了光,封了几百个王,鉴于名单太长,这几百个王爷就不一一列举了。
      因为这些王爷主导了中国后来的历史走向,所以有几个还是要说一下的,列表如下:
      祖父辈:皇叔祖父司马孚,就是司马懿的弟弟,为安平王。
      叔叔辈:司马干,就是司马懿的三儿子,为平原王。
      司马亮,司马懿四儿子,为扶风王。
      司马伷,司马懿第五子,为东莞王,哎呀我去!东莞王,司马伷要发了,各位懂的。
      司马骏,司马懿第七子,为汝阴王,是司马家比较能打的,击败过吴国名将丁奉,平定边境鲜卑族叛乱。
      司马彤,司马懿第八子,为梁王。
      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为琅琊王,后来改封赵王,这位仁兄咱们前面提过,就是那个柏美女生的。
      兄弟辈:同母弟弟司马攸为齐王,异母弟弟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机为燕王。
      经过一番折腾,王终于封完了。
      司马炎登基的这一年倒是没发生什么大事,光封王了,转眼间已是【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之前光忙着封王,居然把老婆给忘了,忘了封皇后了,你说司马炎该有多忙啊。
      赶紧册立杨氏为皇后,这杨氏倒是有名字,叫杨艳,弘农郡人,官宦人家,说白了也是个官二代,生得仪容秀丽,那是相当养眼,难怪叫杨艳。
      看相的说这个女子以后肯定贵不可言,司马昭听说后两眼放光,立马就为儿子司马炎说了这门亲事,也不管孩子同不同意,旧社会嘛,都这样。
      看到这里,小生严重怀疑八成是那杨家人收买了相士,相士拿了钱扯犊子,说他们家女儿将来不得了,再到处打广告,引来司马家这条大鱼,这要放到今天,杨家绝对是个营销高手。
      不过这小夫妻婚后倒也和谐,杨皇后开始生了个男孩,可惜两岁就夭折了,哎,古代这医疗条件,不吐槽了。
      后来老天开眼,杨皇后连着生了两个儿子,大点的那个太有名了,因为这个孩子以后会有个称号叫“弱智皇帝”,这么一说,各位肯定知道是谁了,晋惠帝司马衷么,据说这倒霉孩子七八岁了,记东西都记不全,人家是过目不忘,他是过目即忘,人家是下笔如神,他是提笔忘字。
      师傅是怎么教都教不好,司马炎不是傻子,儿子如此能耐,他当然看在眼里,觉得这个孩子不堪大用,偏偏杨皇后特别喜欢这个孩子,只要一听见司马炎说宝贝儿子不好,就把什么废长立幼,什么取祸之道这些大道理说给他听,搞得司马炎很蛋疼,立太子的事情也耽搁了一年之久。
      转眼司马衷就九岁了,杨皇后当然想立宝贝儿子为太子,很多人会说,这个皇后也是个傻子,居然立一个弱智为太子。
      我觉得杨皇后不傻,因为只有她自己的亲儿子是太子,她的皇后位置才能稳固,她以后的太后位置也能稳固,当然她也没活到当太后的那天,这是后话了。
      杨皇后也卯足了劲,天天在司马炎面前碎碎念,终于把司马炎的铁石心肠给碎碎没了,男人最受不了碎碎念,对此小生深有感触。
      司马炎终于松了口,于【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正月,立司马衷为皇太子。
      司马炎自己给自己的司马家挖出了坟墓的大坑,他不知道,这一坑就是数百年。
      有人会说,底下这帮臣子吃干饭了,选个弱智当接班人,居然没有人跳出来反对?
      在下觉得没有人跳出来反对很正常,因为司马衷是符合太子条件的,第一他是皇后生的,第二他是长子,根据我国历代王朝立长不立贤这一潜规则,他司马衷名正言顺啊,别的儿子不符合条件没资格。
      试问哪个不要命的臣子敢出来墨迹?再说了,这些臣子个个宦海沉浮数十年,哪个不似泥鳅般滑头,怎会淌这趟浑水?
      当然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淌过这趟浑水,不过都没有好下场。
      关于对立太子这个事情的态度,用几百年后的一位猛人的话说——这是皇帝您的家事,何必要问我们这些外人呢?这句话瞬间就把自己给撇清了,太滑头了。
      这个猛人叫李绩,攻灭突厥的那位。
      回到这里,群臣见新立了太子,也是例行公事,纷纷道贺,赶紧得和未来皇帝搞好关系,以后在这一片也好混一点。
      转眼间已经【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司马炎他妈挂了,就是那个王元姬,司马炎很伤心,据说吃了三年素。
      伤心归伤心,皇帝的工作还是要干的,司马炎也是经过了数年整顿内政,什么轻徭薄赋,什么与民休息,什么务农积谷,什么计划生育,不好意思又跑偏了。
      晋国上下也是一片欣欣向荣,开始考虑去砸东吴孙家的场子了,前面说过,【蜀汉】跪了之后,【东吴】还在东南嘚瑟。
      司马炎任命猛人羊祜为尚书左仆射(副总理),都督荆州军事(相当于荆州军区司令员)。
      羊祜坐镇襄阳城,天天搞农业生产,囤积粮草,修缮攻城器械,生产军需物资,意图待时而动,认为不能急着向东吴挑衅,这个羊祜不喜欢穿铠甲,常常是一副文人打扮,儒雅谦和,很有几十年前周瑜诸葛亮的风范。
      司马炎对他也是信任有加,对他后发制人的战略给与了肯定,没有要求他立刻跟吴国动刀子,并希望他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再动手。
      【泰始】六年(公元270年)西晋刚要卯足劲准备动手让东吴给跪,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我们把目光从东南转移到西北地区,雍州凉州(今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地界,出大事了。
      雍凉边界有人反了,这个人名字比较搞,很拗口,叫秃发树机能,鉴于名字太搞,我们后面都叫树机能,这个树先生是鲜卑族人。
      鲜卑族,一支游牧民族,秦汉时代少数民族东胡的后裔,原来跟着匈奴混,后来匈奴被东汉彻底打瘫,据说大部分逃到了东欧地界,去祸害欧洲人民了。
      原来匈奴的地盘就被鲜卑族给拿下了,鲜卑人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比如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便是鲜卑后裔。
      这树机能骁勇果敢,足智多谋,集合了好几万鲜卑小弟,混迹于雍凉地界。
      但是此时鲜卑人口并不是太多,并不能像匈奴那样掀起腥风血雨,几年前树机能还上表称臣,希望西晋政府能给他和他的鲜卑兄弟一口饭吃,西晋朝廷也对他安抚有加。
      可树先生后来还是反了。
      为什么反了?很简单,还是吃饭问题,【泰始】四年至【泰始】五年(公元268-269年)间,雍凉地区连年大旱,雍凉地区本来就是荒凉之地,老百姓的日子一直紧巴巴的,这次又遭了灾,几十万人挨饿。
      雍凉这个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鱼龙混杂,鲜卑人甚至越来越多,估计他们不搞计划生育。
      毕竟民族之间,习俗多有不同,当然会滋生很多社会治安问题,写到这,小生不禁想到了咱国家广州的黑人问题,哎,种族歧视了,哎,不说废话了,哎,书生勿谈国事。
      司马炎也意识到边界治安问题,派了悍将胡烈去处理边境治安混乱,一说这个“悍将”就知道是个土匪式的人物,这个人不思救济灾民,反而采取高压政策,还砸了鲜卑族的场子,派兵占领了鲜卑族聚居地,把自己的土匪作风发扬光大了。
      雍凉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个火药桶,皇帝本来派胡烈去救火的,他可倒好,自己亲自来点了把火,最终雍凉火药桶爆炸了,后来也把他本人给炸死了。
      树先生的造反生涯开始了,他的造反前途如何,我们下一章再慢慢道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