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茶,就要这样品 ...
-
我常常把自己比做一棵树,一棵被鸟儿衔枝时无意落下的一粒种子,被秋风狂卷着漂泊到一个荒野的地方。于是,在那里生根、发芽,无法走出去,只好努力枝繁叶茂。如果变成一棵树是老天对我冷落的随意安排,而上天安排另一棵高大的树来呵护我、庇护我,为我尚未茁壮的身躯遮风挡雨,那么这应该是他超度众生忙碌下怜悯的结果。
生命有许多选择,可是人生有了先例,后人的思维就随着他们延续下去,一生幸福的选择也许就有了局限。
像所有学生应该有的生活一样,我也正在学习之中,为了应付2年后的高考而学习着,尚且谈不上什么探索之道,可中国学生的生活模式因为受到了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而慢慢形成了习惯。在我意识中,有爱有自由的日子就是喝西北风也是快乐的。
当然,生活没有考验我们到如此凄惨的地步,目前,我的温饱问题不存在危机,所以也没能喝上西北风,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轻松的生活。俗气平淡的生活,慢慢磨合着日子的棱角。
闲暇的时候,从爸爸的茶盒里面抓出些上好的茶叶来,泡在透明的玻璃杯里,然后悠闲地边看书边品茶,多是黄山毛峰或碧螺春。可是我却偏喜欢观音茶,与其说是喜欢茶,不如说是喜欢这个名字更好些,观音这个词有种温馨慈善的意味,正由于得到了这样一个好名字,便使的茶也显出了几分灵气。
看着袅袅的白烟升起,有种神仙飘逸的气氛。
在我的意识里,对幸福的解释就是有人爱我,关心我,其他的什么也不重要。直到有一天,我才明白人生的路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就像《禅与茶》中讲到的,冷水泡茶,会越来越浓,如果没有开水的话。
我爱文学,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不过这个想法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直到最近我才发现,与其说我热爱文学,不如说我热爱文字!
热爱文学的人,放眼看来不是少数,也在文学的国度里,人们可以得到一份心灵上安抚的慰藉,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与升华。现实中的我们不需要刻意去追寻那种飘渺的美感,现实就是现实,凄美动人的故事只是文人笔下虚幻的情节。
梁祝是动人的,宝黛是凄美的,可是我们是俗人,无法接受那种超脱绝尘的生死别离的结局,只好在烟火缭绕、繁忙复杂和相互的吵闹玩笑中,去体会真实的人生。就像是平常心的道,不执意去达到,在日常生活的平淡中,完成自己的幸福之道。
我依然热爱文字,依然过着传统式的学生生活:学习,吃饭,睡觉,补课。
文学是国际性的,茶却只属于古老的东方国度,茶所能带给人的精神享受也是不逊于文学,它能给人以超脱凡俗的思想,达到一种安平乐道的境界。
中国人的观念是古老而一尘不变的,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只有考上一个好大学才是生存正道,即使有的家长同意“不上大学一样可以有前途”这样的观点,但却只限于同意或不反对,没人敢拿自己孩子的一生来证明这种观点!
我的父母也不能免俗,作为父母希望的承载者,唯有按照他们的旨意去做,才能使他们高兴。
我无力推翻中国的传统式教育,更没有能力把中国学生从压力的苦海中解救出来,唯一能做的,就是闲暇的时候,从爸爸的茶盒里面抓出些上好的茶叶来,泡在透明的玻璃杯里,然后悠闲地边看书边品茶,看着袅袅的白烟升起,有种神仙飘逸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