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胭脂 ...
-
那人懒洋洋地说道:“你来到邺城多日,也不来拜见我。”
李祖娥垂着头:“你就是大哥高澄么?”她有点忿忿地道,“妾本来多次来拜见的,只是你摆大哥的架子,根本见不到你。”
那人仿佛有点笑意:“弟妹阿娥,你既然一直都不肯拜见我,就让我先拜见你吧!”他一笑,敛衽行礼,“我就是渤海王世子高澄,小名阿惠,弟妹除了可以叫我大哥之外,还可叫我阿惠,久仰久仰。”
李祖娥被逗笑了,微微行礼。
高澄忽然问:“听说太原公府里的芍药开了。”
李祖娥诧异道:“你难道不知道?”
他把话题一扯:“你喜欢那些芍药花吗?”
李祖娥无可否认:“我很喜欢。”
“喜欢就好。”高澄点点头。
“听说你在出嫁的时候,流泪了。”高澄又问。
“每个出嫁的女儿都会流泪的。”李祖娥望向窗外。
“哭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自己嫁了个好人家,喜极而泣,二是恰恰相反,自己嫁了个噩梦一般的丈夫,只好为自己以后的日子而哭。阿娥,你是属于哪种?”
李祖娥咬了咬唇,回答道:“哪种都不是。”
高澄笑了,眼睛柔情款款的,像是在看着她,又像不是在看她。
李祖娥见他温柔可亲,起初的戒备之心已消去大半。忽又想起那天黄昏,自己的披帛还在他的手上,犹豫了好久,终于期期艾艾地问道:“大哥……”
“叫我阿惠。”
“阿……阿惠,妾有一事想请教……”
高澄挑了挑眉:“何事?”
李祖娥红了脸颊:“那天傍晚,妾的披帛……”
高澄似乎没有听清楚:“什么?”
李祖娥咬了咬下唇,正想重启朱唇,再说一次。这时,高澄忽然侧头,阳光的疏影从窗户里倾泻进来,在他俊俏的脸上流动着一溜的温暖。他问道:“你在咬唇?”
李祖娥不解。
高澄凝视着她,温温柔柔地道:“那你唇上的胭脂一定很好吃了。”
李祖娥不明。
谁知,她的眼前蓦地一黑,一道影子已在她的面前。
高澄来到了她的身边。
他的身体横在她的面前,简直像一堵墙,她本能地有点惊惧。
高澄一笑,忽的伸手过来,李祖娥只觉得挣扎不动,待发现时,自己正在被他揽在怀中。
李祖娥害羞死了,害羞地小声哀求:“你……你再这样,妾……妾可就嚷了……”
“别动!”
李祖娥为什么不动?哼,她使出浑身力气,想摆脱他的钳制。
“你想把全府的人都叫过来么?”高澄在她的耳边吐着温热的气息,“叫他们过来看一场好戏,是不是?”
李祖娥听了,一下子僵住了身子。
“我只是想尝尝你唇上的胭脂。”高澄抱着她轻笑。说完,他又抱紧了李祖娥十分,伸手在她的唇上一抹。
他笑望着她,然后将抹着胭脂的手指头放进自己的口中。
李祖娥通红了脸,奋力挣扎。
高澄放开她,李祖娥重获自由,惊魂甫定,连忙警惕地倒退了好几步,倚窗而立,投射出一袭侧影。她惴惴地看着他。
高澄瞥了她一眼,仍是笑容满面的,对她说道:“胭脂里带着甜味。”他又回味般地赞叹道,“好甜的味道!像……蜂蜜……”
李祖娥整理着微乱地鬓发,有些愠怒道:“妾不过是一个弱女子,而且还是你的弟媳,你这样对我实在不配做渤海王世子。”
“其实配不配当世子无所谓,因为我已经是世子了。”高澄说道,“不过,你觉得谁配当世子,你的夫君,高洋吗?”
高洋?他!
高澄死死地盯着她:“高洋是不是跟你说过……他想当世子这类的话?”
李祖娥摇摇头:“他不过是个傻子,总喜欢说一些稚气的话。”
高澄看了她一会儿,展颜而笑。
李祖娥平息着自己起伏不定的心情,问道:“太原公……太原公……他在哪里?”
高澄哂然道:“他在我的府上养伤,他……是我打伤的。”
李祖娥看着他,急道:“你打伤的他?”
“不错。”高澄又走近她。
她避之不及,焦灼地咬着嘴唇。
“你又在咬唇?”
李祖娥连忙捂住嘴巴,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他又过来偷吃自己唇上的胭脂。
高澄若无其事地问她:“怕什么呢?”
李祖娥张惶地警惕着他,像一只躲在角落里的小猫。
高澄一笑,将一条披帛递过去。
李祖娥看了看他的神色,始终没有伸手去接。她尽力与他保持着距离,说道:“世子请收起来吧,妾……妾现在要去看太原公。”
高澄看着她惊恐的面容,终于转过身,手指抚摸着披帛,不无惋惜地道:“这一条披帛上的花纹由金线织成,不知道要比你原本的那条好上多少倍,这样的披帛你都不要。”
李祖娥回答道:“我不喜欢。”
高澄问她:“你还在怨恨我刚才吃你的胭脂吗?”
李祖娥不答,她拒绝回答。
高澄轻叹,向门外道:“来人!”
门“吱呀”一声开了,两个丫鬟恭敬地走了进来。
高澄吩咐道:“引夫人去见太原公。”
李祖娥转身,对着他笑了,嫣然一笑,温柔地好像一朵花开在他的眼前。
她从来就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