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惜纵横捭阖 ...

  •   “贝家的排面向来大气,贝家千金的订婚宴,新上任的不喜交际的国防部次长夏长声都前来道贺。“
      “我听闻啊,夏长声早年在欧罗巴学习时便认识贝先生了,贝先生还资助过夏次长的学业。“
      贝麟和文琮从侍应的托盘上拿起高脚杯,相视而笑,贝笑道,”我竟不知道叔父还有这么多小故事。“
      贝麟的叔父贝公亦是做实业起家,后涉足银行业、金融业,20年代末,中国商人开始学习外商自己买地建银行时,贝公便在其列,如今,沪上名流喜高层公寓楼,他也敏锐嗅到商机,想将霞飞路上那块绝佳地段的地皮筑为商业公寓。虽说国人常言“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启明一直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他早些年与邬达克相识,极为欣赏他,而这次贝麟悉心引荐的小友刘文琮却亦给他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他对中国建筑师的看法有所改观。他以往接触的中国建筑师要么在纹样上颇为留心,要么对营造技法及其着迷,能够融会贯通,从使用者需求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文琮还是第一个。
      贝公与文琮的对话中,文琮一直安静的倾听,只在对话之初,抛出了一个直接的问题,“什么样的人会住在这幢公寓里?”
      贝公言简意赅,却字字珠玑,贝麟及时插科打诨,“叔父也不必看在我的面子上大开后门,该招标招标,该汇报汇报。”
      贝公也简约开明,“让中国人设计中国人的住所未尝不是好事,但项目规划和项目进度都要公事公办。”
      贝麟与文琮举杯相庆,这对少年同伴从未感觉到如此惺惺相惜。可每每想起婉凝,贝麟总想责怪父亲当年搬到广东,若还留在元和老家,现在与婉凝有婚约的也许就是自己了。不过此时,贝麟和文琮更需要共同对敌,赵景然前几日正式邀请婉凝一起兴办药厂,并专设中成药产线,聘请婉凝为首席专家指导中成药的研发,药厂股东亦有顺安药业吴家和景然的舅舅魏礼安,顺安药业背后股东复杂,吴家更是家族庞大,关系混乱,这样的股东团怎么看都有点难搞,贝麟看着景然、婉凝、黎安东和PeterWU坐在角落里有说有笑,给文琮一个眼色,“你的未婚妻都要被人拐走了。”
      文琮却毫无波澜,“婉儿心里有数。”
      贝麟在他脸上看出高深莫测的意味,而文钰只觉得自己的三哥哥故作排面,不过是抹不开脸,说不出口吧。
      文琮的心里也是有谱的,婉儿若想出来做事,选择值得信赖、能够合作的老板和合伙人也是她自己该学习的功课,毕竟工作上的大多数事都得她做决定。但她若真做了错的决定,他也有他的方法。
      文琮对贝麟说,”婉儿却有做一番事业的才华和心性,可她才见过多少世面,接触过多少人,有多少人资本,原你姐姐可以好好带她,可她确是日理万机,主掌《玲珑》便罢了,现在又多了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文化宣传处处长的职务,再加上共济社的事,她哪有时间再“
      贝麟听出他话中的意味,笑道,”这有何难。“
      于是走到黎安东身边,道,”打扰了诸位,Anthony,我有事找你。“
      文钰此时也极为默契地把婉凝拉走,”婉姐姐,今日的《E小调协奏曲》多应景呀,你跟三哥应该共舞一曲呀。“
      “文钰,我与景然兄还有事情要谈…“
      “你们做撒?“两人轻微拉拉扯扯刚好撞见姗姗来迟的爱玲和文璟,爱玲笑问道。
      “二哥二嫂来的这样迟。“文钰笑道。
      文璟颇无奈道,”你二嫂今日本还有公干。“
      文琮的脸上闪过有些无奈的表情,走到婉凝的身边道,”我们一起去向贝伯父贝伯母道贺。“
      婉凝已经习惯在社交场合扮演准三少奶奶的角色,贝太太似乎对婉凝也很欣赏,笑着道,”确是很有风采,贝麟也经常和我们提起你们,以后也要常来家里坐坐。“
      寒暄间,便有人通报夏次长夫妇正在门口下车,贝公夫妇走上前去迎接,文钰也拉着爱玲往前面走,好奇是哪路神仙。
      夏次长不过40岁上下,中山装大背头,鼻梁上架着金丝边眼镜,斯文中透着睿智,夏夫人穿了一件白底棕色竖条的真丝旗袍,淡妆卷发,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眉眼间自带笑意,很有亲和力。
      贝公夫妇对夏次长夫妇礼节周到,迎入大厅。
      夏次长是本次订婚仪式的公证人之一,他们夫妇站在舞台上,文钰还若有所思道,”怎么觉得夏夫人很面熟呢?“
      文璟叹气道,”你自然会觉得面熟,她是我们的姑姑。“
      文钰震惊道,”二哥你在开玩笑么?“
      “二哥什么时候会开玩笑。“文琮也道,”姑姑离家时不过十四岁,那时候二哥十二岁我十岁,你算算你几岁。谢天谢地,你还能稍微记得姑姑的感觉。“
      刘家的小女儿刘绮琳离家北上,对外只说送出国上学了,十三岁还未参加社交活动的小女儿,见过她长相的也不过是亲戚族老和关系十分密切的几个刘家的朋友了,想来记得她长相更没几个。近二十年来,她从未跟家里联系,刘父辗转打听,也杳无音讯。
      “消失了近二十年的人,为什么突然回来了?“文钰问道。
      文琮不曾言语,但他想起来请柬上公证人一栏有一对夫妇的名字是”夏长声&夏褚媛“,真的是小姑姑么?
      众人的疑惑在十天后的家宴上才解开,夏褚媛女士来到刘宅作客,探望刘老太太,并与兄嫂闲话家常。
      原来她离家后随学兄们前往俄国学习,后又与学团去了日本,在日本与夏长声成婚后,跟随他前往美国学习工作多年,刚刚回国。
      刘太太动容道,”每每如此不容易。这么多年怎么不与家里联系?“
      刘老爷倒比较了解自己的胞妹,她性子强,这么多年不联系也不过是绕不过”情面“二字,早两年,他有朋友从圣弗朗西斯科寄信来说见到了他妹妹,他便留心了,后来调查了夏长声家后便更坚信夏褚媛女士便是自己的胞妹,可等到夏长声回国就职,又偏巧遇上刘老太太重病,刘沛轩才有把握可让胞妹愿意重回家门。于是只打破沉默道,”吃饭罢。“
      刘太太见他不愿重提旧事,便在饭桌上关心时事,实则也是家事。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又有迁往西安之势,她既不愿意文钰跑到西北边陲生活,也不想看到文钰和家俊长期两地分居。听闻国民政府近来有回迁之意,又见政府重新任命了夏长声、贝爱玲等年轻海归官员,便更大胆猜测,”妹妹啊,政府是不是又要迁回南京啦?“
      褚媛也大方道,”确有此事,只是时间未定。“
      政府将迁回南京,对其名来说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南京纪念塔的尾款应是指日可待,可另一方面,西安陪都之事搁置,《确定行都和陪都地点案》和办公点建造标书也成了一纸空文,启明平白丢失了很多项目,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贝麟极力想说服合伙人们先接下霞飞路住宅的项目。
      ”Avenue Amherest 安和寺路1925年之前就是农田,现在如何繁华,全是洋人建的住宅“。贝麟道, “都1932年了,民国21年了,大清王国灭亡21年了,《南京条约》签订90年了,上海开阜90年了,外滩上一幢中国人设计的建筑都没有,我们要设计地标,要设计能传承百年的建筑,而非在建筑经济中迷失自己。这是文琮这些建筑师的心愿,也是中国商人们的心愿,承接商人们的项目,市场大有可为。”
      张远东默不作声,曹次骞和江树笙却心有反骨;曹次骞的心思都在触底反弹的证券市场,建筑业本就不是他的兴趣所在,生钱速度又远远比不上金融业,他早耗尽了耐心。江树笙本是看在江蔓莉的面子上参与启明,如今蔓莉远嫁北平,茉莉的婚事又间接因为刘文钰而受阻,启明的建造司又不能与江氏营造厂绑定,于公于私对他都不划算。
      霞飞路住宅的项目中轨算是尘埃落定的,文琮给公寓起了一个舒服的名字”COZY康綏公寓“。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