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时光将我们改变1 ...
-
35度的高温,炎炎夏日,整个城市在烈日的炙烤下显得愈发焦躁,此时待业在家吹着冷气的青年都在网上纷纷吐槽,呼唤后羿赶紧出来工作。25岁的林依一也是这吐槽大军中的一员,不过这是她夜间休闲时才能做的事,此时的她还正襟危坐在偌大的会议室里听着台上领导激情四溢的表彰报告。
巨大的喜悦之情在领导那张肥大的脸上展露*无遗,越讲越兴奋的他完全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汗水,似乎这些汗珠恰好可以代表他在这段时间里作出的不懈努力,与此同时他努力的试图通过自己激情洋溢的口水将这份“荣誉”以四处喷溅的方式传达给台下的每一位听众。
然而很遗憾,此时并没有多少人受到他的感染。近百人的会议室里,此刻虽然不是摩肩接踵,但是却可以做到挥汗如雨,即使冷气开得再大,也无法消除这酷热带来的烦躁。周围人群自然散发的体温、空气中夹杂的汗味、冗长的领导讲话,一切的一切都在考验着人们的耐性。此刻并没有几个人真正在听领导讲些什么,大家都拿着早前发的会议材料用力的朝自己扇来扇去,企图通过加快空气的流动给自己带来一丝清凉,同时也让身边的汗味散发到别处。
此时心态好一点的同事还可以打打瞌睡,在梦境中忘却烦恼,但更多的人却如林依一一般开始显得坐立不安,自然而然的生出一股焦躁的情绪。就在此时,她的电话响了,不,确切的说应该是亮了。
自从上次一位工作多年的老大姐在开会的时候电话忽然响起,让全单位的人都听了一段她优美的手机铃声“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成功的活跃了原本严肃的会议氛围,搞得全场哄笑,使得正在台上讲话的老领导一时间尴尬无比。最后工作多年的她被领导狠狠的批评了一顿,还让写了份深刻的检查材料公开自我检讨。如此从严重处,以儆效尤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自此之后大家只要一进会议室不用提醒都自觉的把手机调到了静音,连震动都不敢,过去屡教不改的老大难问题就此解决。
要不是林依一有点心不在焉一直拿手机出来看时间,计算领导到底讲了几小时几分钟,还真不容易发现有电话进来。她低头看了一眼,何思暖来电,按断后赶紧回了一条短信“我在开会。”,不到片刻就收到对方的回复“下班后老地方见,心情不好,快!”看完短信林依一心想今晚不愁没事干了。
何思暖是林依一的老同学、老朋友兼死党、闺蜜,两人在小学的时候就认识,一直同班直到高中,大学四年虽然天南地北分隔两地,可是一到假期她们立马要聚在一块腻歪一段时间。大学毕业后林依一决意回家乡而何思暖则选择留在了祖国首都,结果天不遂人愿,最终两人都不能如愿以偿,就在林依一被家乡人民“抛弃”到A市工作两年后,何思暖也辗转被公司调到了这里,能延续了她们这段十几年的革命感情,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刚开始林依一自然是开心的,她在A市人生地不熟,而所在的单位属于国有企业,员工老龄化严重,虽然工作中林依一都得“亲切”的称呼她们一声张姐、李哥,然而从年纪上来说他们应该都属于叔叔、阿姨级别。
尤其是“大姐”们,她们只要聚在一起,聊天的话题无非就是张家长李家短的家庭琐事,要不然就是车子、房子、孩子。林依一深深的感受到了代沟的存在,她时常都觉得插不进话,可是为了不让自己显得那么不合群,还总是免不了得敷衍几句,她觉得照这样下去自己非得早衰不可。
可是一旦下了班,离开了“大姐”们的言语轰炸,她似乎又进入了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回到只有自己的小屋。每天孤独的面对桌上的电脑,看着无聊的电视剧度过无聊的时光,然后躺在床上,听着矫情的广播,看着窗外的月光慢慢进入梦乡,她就这样一天天的送走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两年青春时光。
后来何思暖调过来,两个人都开心极了,当然要是比起来,还是林依一更开心一些。何思暖性格外向奔放,在任何环境跟任何人都能迅速的打成一片,所以就算在异国他乡,她也能呼朋唤友,身边热闹不断,可是林依一不同,她属于超级慢热型,在任何场合只要人不熟,她从不主动和人套近乎,宁愿就这样一个人呆着,可是只要时间久了,人混熟了,她必然原形毕露,所以何思暖常常骂她是典型的闷骚。
因此虽然林依一在这个城市已经呆了两个年头,但是相熟的朋友还不如刚到这里几个月的何思暖。何思暖刚到这里的时候还让林依一带她逛逛,看看哪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可是这个普通的要求对于一放假就宅在家,长期在单位口吃快餐的林依一来说简直就是个超级难题,后来反而是在何思暖的带领下才她才开始慢慢了解这个她生活了两年的城市。
她们一起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一起嘻嘻哈哈的穿梭在各色服装店,窃窃私语的讨论着身边同事的小八卦,像所有姐妹淘那样享受着属于她们的休闲时光。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双方家长知道两人又聚在一起之后,麻烦就接踵而来,一想到这里林依一头都大了。幸好就在此时她似乎听到领导说了声“散会”,然后大家赶紧热烈鼓掌,随后便赶紧起身,陆续离开了这个如同蒸笼般的会议室,林依一终于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