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再次听见了将士们在激昂的唱着刘邦将军的诗。
刘柳咬着手里干瘪的油饼就着浑浊的河水,慢慢的咽下。
当初为了反对秦国的暴政刘柳听从家里娘亲的要求,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跟着刘邦的大军离开那个生活了18年的小村落。
他离开家的时候,还有很多村子里的年轻人同行,即使送行的队伍有着舍不得,但是每个人都带着鼓励与自豪的神情。刘柳垂着头,一一扫过人群,娘亲的眼里噙着泪水,却闪烁着骄傲。
她的儿子,因为她的决定,即将踏上战场,她不舍,却骄傲,她甚至没想过是否适合,自己的儿子是否会死掉。
刘柳被娘亲眼里的热切刺痛了眼眸,他急速的移开了眼睛,却与人群中的那个人对上。
只有她,只有她。
漂亮的眼睛里全是泪,一串串的滚落,对于母亲的眼神,刘柳不敢看,而对于她的眼神,刘柳只有躲避。
“嘿,兄弟,想什么呢?该不会是想媳妇吧?”旁边一个人嬉皮笑脸的过来,是王二,街边的乞丐,那天看见了刘邦的军队,毫不迟疑的跟了上来,就为了混口饭吃。
“王二,你可别搭理那个二愣子,他才没有媳妇呢,是他娘主动送他来参军的,他走的时候就只有他老娘来送了他。”说话的是个同乡的人,刘柳茫然的眼神在听见那句话后猛然间聚焦,又慢慢的涣散开来。
闭了闭眼,刘柳抬头,“是啊,当时只有我娘来送了我。”
心底一个声音不停地叫嚣,有的,有她,她哭得那么伤心,她是那么不舍!
但这不是他的决定,他甚至懦弱的不敢看她一眼,不敢知道她最后说了什么。
就着篝火的打闹很快接近尾声,合着凛冽的寒风,刘柳眯着眼看了看月亮。
娘亲也是会读几个字的,所以从小刘柳比村里的同龄孩子懂得要多一些。以往娘亲教的那些古诗都咏叹了月亮,现在的刘柳看着月亮,却什么也想不到。
这是他参加行军的第一个夜晚,他没有从军的热情,也没有归家的渴盼,看着浓浓的如墨夜色,他竟然从心底生出一股悲凉,无从得知的悲凉,蔓延着他的全身,侵蚀他的五脏六腑,不得停歇。来参军,并不是他的决定。
刘柳躺了下来,在崎岖不平的地面,就着一张薄薄的对襟外褂,蜷缩着身子,只求平息体内的痛楚。
第二天的刘柳,是肿着眼起来的,看见他的将士们都嘲笑他是个离不开家的孩子,刘柳只是面无表情的走到训练场,不置一词。
“你们是新加入的,那么便要懂的将士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我将负责训练和领导你们,我是百夫长,老李。”
训话的是个中年男子,是个百夫长,一道刀疤从左眼直着往下横亘了他的左边脸。知道大部分将士都将目光看向了他的伤疤,老李淡淡一笑,“这个刀疤,就是和秦军作战的时候划伤的,所以,如果你们谁怕了,可以立刻回去,不怕的,就是一起反抗秦国的兄弟!”“不怕!”“我们才不怕!”“对,秦兵有什么可怕!”
老李的话得到了一大片回应,而刘柳依然面无表情的看着,叫得最欢的是王二,一蹦老高。
老李对新来的人感到十分满意,士气十分的足,但这并不代表训练的效果就好。老李看着这些年轻的脸庞,淡淡微笑的表情开始变的严峻。
训练永远是残酷的,将士,必须具备过硬的技术才能在战场中保住自己的性命,刘柳拉开弓,他只想要保住性命,并不想要建立功业,他只想保住性命,替自己做一回主,回到那个村落,再抱一抱她,不再让她的眼睛流泪。
“咻!”
箭自刘柳手中射出,稳稳的扎在草把的红心上,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刘柳再次搭弓射箭,依然是红心。
老李缓和了一点脸部的线条,深深地看了刘柳一眼,目光里惊异和赞许。
战争来的永远比训练突然。
刘柳擦拭着弓箭,心里不停地回荡着老李说的这句话,所以,他现在也算是在等待他参军之后与秦军的第一仗么?
“嘿,刘柳兄弟,你怎么射箭那么准?”王二把玩着手里的长矛,问向刘柳。刘柳回头,看着王二张扬的笑脸。
瞬间,愰了神。
“青儿!”在树荫下安静摆弄花环的女孩儿抬起头,黑色的眸子里盛满惊喜,倒映的影子是个男孩子,满头的汗水,左手攥着一个东西,右手紧抓着一个弹弓。
女孩疑惑的神情看着男孩伸到近前来的左拳。
“青儿,你看,我捕到的小鸟,是不是和你很像!”男孩说着,慢慢打开左拳,露出了一只青色的小鸟,大概被闭在掌心太久,小鸟已经奄奄一息。女孩的情绪瞬间激动起来,两手抓住男孩的左手,神色着急,拼命地摇头。
男孩一时有些无措,许是没料到女孩这样的反应,男孩小心的把手里的小鸟移到女孩已经放开的手掌上,轻声安抚:“青儿对不起,我也没想到你不喜欢这样,对不起。”
女孩捧着小鸟,小心翼翼的摸了摸它温热的胸膛,小小的舒口气,抬头微笑着对男孩摇摇头。
小鸟慢慢的缓和过来,张嘴鸣叫了一声,虽然有些沙哑,音色却十分清亮,鸟儿转转小脑袋,小眼睛望了望女孩,低头轻轻地在她手上示好般轻啄了一下。女孩的眼眸亮了起来,透着欢悦。男孩将这幅神情一点一点的收在了心底,右手慢慢攥紧了弹弓。
至此之后,每当村子里有淘气的孩子握着弹弓意气风发的打算射中鸟儿时,射到半空的石子总是会被另一个石子打开。环顾四周,却没有看见有人,这让孩子们万分不解,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有这个想法。
草丛里的刘柳攥紧弹弓,看着天空中翱翔的鸟儿,眼前再次浮现女孩儿愉快的笑脸,看来,一直以来苦练打鸟的技术用来打石子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刘柳!刘大柳!六六大顺!”
王二的嗓音在耳边炸开,刘柳收回思绪,皱眉看着王二。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王二挥舞着长矛,刘柳想起了每次青儿不管是悲伤还是喜悦时挥舞着手臂想要表达,着急时徒劳的想张嘴说话却难以言说的时候,那个时候,青儿的眼里总是会有那么些失落,刺着刘柳心里密密的疼。
他因为娘亲的决定踏上征途。
自己临走之前,他分明的看见青儿的眼里装满了不舍,盈满了泪水,当泪水不停地滚落时,当下唇快被她自己咬破时,她却不能发出一丝一毫的挽留的声音,不能说出鼓励的话语,她只能无力的看着,看着刘柳远去,不知何时能见。
王二不能理解,眼前的男子被唤回了的神智又渐渐飘远,他也开始没有等下去的耐心,大概是有什么家传功夫不能传授?
待刘柳收敛好了一切的情绪,再次变回原来的面无表情的时候,王二已经不知道去向,刘柳深深吸一口气,徐徐叹出,抬手搭箭,箭簇射向远方,仿佛是射出了自己所有的想念,刘柳看着箭离去,一动不动。
战争不管怎样,都会到来。
刘柳看着前方的烟尘,间或夹杂着秦军张扬的旗帜。
刘邦和项羽早已商量好,内合外应,打算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经过老李的上报,刘柳被编入了弓箭手的队伍,而王二因为挥舞长矛的技巧被分到了步兵。
战鼓敲响的时候,刘柳能感受到自己的双手因激动而颤抖,很奇怪,他竟然被战鼓激起了兴奋与勇猛,他定了定神,看着到来的秦军,稳住颤抖的手,搭箭,等待命令。
按计划,项羽所带的大军将会从后面袭来,那时候他们这群埋伏在高处的弓箭手,便可以射出第一波箭,打乱敌方军心。
然而当秦军后方传来骚动时,刘柳极好的眼神竟然从那堆烟尘中分辨出来秦军后方有准备的与项羽大军纠缠在了一起。
战术很明显被泄露了。
这是刘柳的第一想法。
下一秒,他的手已经拉弓射出了第一支箭,其余的弓箭手见状也顾不上许多,跟着射出手里的箭。
万箭齐发,箭雨笼罩了秦军的上方,秦军却丝毫不慌乱的举起手里藏匿已久的铁盾,竟是万事俱备。刘柳突然感到胆寒,他突然想,自己还能否回去,回到那个无名的小村落,再看看娘亲,还有抹去青儿眼里的泪。
右手抚向胸口,刘柳突然笑了,双目死死盯着下方战场,旁边的战士开始胡乱的射箭,刘柳却没有动,下方的步兵已经开始冲锋,这样下去很容易误伤。刘柳攥着弓,仿佛又回到了当初藏匿在草丛中看着石子不停地飞出。
那个时候,他作出了自己到现在为止,唯一一个正确的,坚定的决定。
而现在,他还没有下决定。
当初参军并不是自己的决定,因为自己的犹豫加上对娘亲的敬重他没办法拒绝,而现在,在战场上的是他,是他自己,他作出的任何决定,都会是他自己的决定。
自己能做什么决定?
死死盯着下面,刘柳的眼逐渐发红。
突然,纷杂的战场中一跃而出两匹骏马,一是秦军将领,一是项羽。
刘邦虽身在战场,眼神却不停地四下搜寻,盼着能找到道路一逃而去,项羽却直面迎敌,不愿妥协于反间。
看着将领的战争时,刘柳发现了与自己一同出来的老乡,他灰头土脸的在马蹄下逃窜,刘柳拉开弓,想要帮他,然而,下一秒,他却睁大了眼,猩红布满眼眸。
刘柳的手,在抖,不是激动,而是愤怒,牙齿在下唇咬出齿印,手,放了。
箭射了出去,直逼同乡人。
血,溅出秦军将领一个前扑,摔下马背,被项羽斩于马下。同乡人满脸是血的趴在原地,项羽的剑,已经架在了他的颈上。
“叛徒。”
这是这个将军对他这个小兵说的第一句话,却应该是最后一句。
刘柳收了手,垂在一边,想着刚才,莫名的想笑。
青儿不会说话,青儿天生就是个哑巴,所以刘柳学会了看别人的嘴唇来知晓他们说的什么。
所以他知道,同乡人叫喊的,不是救命,而是:“将军,我帮你们提供了情报,你得护我周全啊!”
这是第一仗,被反将一军的反秦军依然获得了胜利。
刘柳被褒奖了,被那个身先士卒的将领项羽褒奖了。
尽管每个人都是喜悦的,刘柳心里却更加凄凉。攥着弓,待热闹过后,慢慢的蜷缩身体。
最后终于哭了出来。
为什么哭?
哭着懦弱的自己,于自己目前的一生中,只做了两个决定,然后让自己,与青儿,就那样错过。
当自己渐渐长大时,曾向娘亲提过想要迎娶青儿。
青儿那么好,她仅仅只是不能说话,但她的心,她的眼,却比任何一个可以说出甜言蜜语讨婆婆开心的妇女要说的真诚。她会是一个好妻子,将来她也会是个好母亲,她将与自己快乐的生活在一起,自己将擦掉她的泪,将她护在自己的臂弯,不受伤害。
然而,娘亲没有允许。
理由只有一个,青儿不会说话。
娘亲是那么强硬,那么的苍老,让他不敢忤逆,甚至在青儿恳求的挥舞双手强烈的想表达时,自己都没敢说出一句话。
自己是那么懦弱,所有的决定,都让娘亲一个人决定。他不敢违抗,他依然记得当初自己来参军时,青儿最后努力开合的唇所表达的意思:
一路小心,照顾好自己,平安回来。
她没有奢求自己娶她,她没有希望自己建功立业,她只希望自己平安回来。
因为青儿,他才知道同乡人在那一刻大喊的什么,他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刘柳哑声哭着,右手伸入怀中,拿出一封信。
那是娘亲寄的,上面布满了娘亲的道歉。他们走后一天,秦军大举入侵村落,青儿为了护自己的娘亲逃走,死在了秦军刀下,鲜血染红了她的青色长裙,漂亮的眼眸再也不会映照出自己的身影,不管是愧疚的还是悲伤的。
刘柳痛恨自己的懦弱。
还记得当初刘柳拿着家里破旧的书,指着上面墨色的字,一个个的将《上邪》念给青儿听,信誓旦旦的说着要娶她,此后青儿经常无声的向自己吟咏上邪。当初的自己也只是信誓旦旦而已,因为懦弱,自己失掉了最珍贵的东西。
都说你眼中开倾世桃花,却如何一夕,桃花雨下。谁又能借我回眸一眼,去逆流回溯遥迢的流年,循着你为我轻咏的上邪,再去,见你一面。
刘柳在一群欢笑声中,庆祝声中,无声哭泣。
许多年以后,有一个人,用极其缓慢的脚步,近乎虔诚的穿过山河,来到了一个没落的小村。
他已白头,寻了一间废弃的草屋,住了下来,种下了一棵桃树,时常在桃树下一坐,便是一天。
风月关边照,是我不肯明了,我已白头而你已到了彼岸。痴人一梦横过万里黄沙,无牵挂。痴人一世流浪去那忘川,我一觉醒转,你一定就在我左岸,牵着手,等一树桃花。
桃花开了,片片散落,树下的老人没有睁眼,嗫嚅着嘴。
“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