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
老师得知这场“战争”之后,决议把汀止和俞意分开。所以俞意申请调离现在的寝室,这时314只剩两人了。
高一的生活也就这样结束了。或许值得庆幸,在文理分科分班时,俞意和汀止再一次分开,俞意去了文科班,汀止留在了理科班。
但是两人生活学习上的彻底分开没有结束这场闹剧。谣言还在发酵,期待以更迅猛的姿势来场天翻地覆的表演。这时谣言会笑看这愚蠢的人类,看自以为聪明的人类还不是被我耍的团团转,拥有劣根性的人类终将会被我掌控。
汀止非常苦恼,为什么以前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为什么快乐不再眷顾我了,为什么大家都相信俞意捏在的谣言而不相信我说的实话。汀止陷在极度自我怀疑的境地无法自拔,她迷路了。
汀止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一段时间,一直寻求不到答案,一直困惑,像溺水得不到救助的人。慢慢的汀止心中生出魔咒的种子,带领她一步步走向深渊。
有天一直和汀止不太有交流的一位同学来到汀止身边,那天汀止正好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眺望远方,思想放空。
季末休息之时也走向走廊希望放松放松,高中的学习总是累心累人。看着旁边眼神空洞的汀止,季末想去安慰安慰他。因为在初中时季末也曾遭遇过谣言的攻击、也曾被人以莫须有的事情骂的体无完肤,他能理解现在这个小姑娘的困惑,能理解汀止的迷惘与无助。
季末主动和汀止打招呼:“hi,汀止吃饭了吗?”从最基本的问候开始,这大概是最好用的开场白了吧。
“嗯,吃了。站在走廊上消下食,你呢?”汀止笑的很勉强,带有敷衍。
“嗯,也吃了。一个人吃的吗?”
“对啊,现在谁还愿意和我做朋友?连先了解了解我都不愿意何况做朋友!”汀止很愤怒,极度需要找个儿倾诉,不对应该是对所有这样对她的人的控诉!
“我曾经看到一段对话:'谣言至于智者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谣言,因为智者并不一定是仁者,仁者也不一定是勇者。只有智、仁、勇者才能阻断谣言。'(上面这段话出自余秋雨先生的《吾家小史》的自序)而且现在科技发达,谣言的散播根本不需要成本,人们也乐见于这种纠缠不断似是而非的谣言,这是饭后的谈资,没有对错,因为这本就不是数学题无需要对错,需要的是可讨论性。”季末看着汀止说完了这段话。
“为什么跟我说这些?”汀止突然变的像刺猬,可能长时间的误会使得汀止已经不习惯这本善意的世界?这么想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
“因为我相信你不是如传言那样的人。”季末不仅说的坚定眼神也很坚定,汀止很快就相信了季末可不愿意这么早就表现出来。
“为什么相信呢?说不定那不是谣言而是真相呢?”
“如果那是真相你不会这么犹豫,因为会做这些事情的人想必得先说服自己的良心,既然已经说服了良心那么以后也就会习以为常,不会像你这么不安惶恐,这是害怕的表现。”
“谁我害怕了,我只是很不屑,你没听出我话带讽刺吗?”
“讽刺谁?”季末笑着走开了,留下这个问题。
是啊,汀止想讽刺谁呢?季末?我?还是其他人?
自此,汀止开始关心起班上这位季末同学。汀止有种很奇怪的感觉,为什么以前季末的存在感那么低,现在却无处不在。是他变了还是汀止变了?
慢慢汀止会在意有关季末的一切,比如:每次考试的成绩、成绩出来后的排名、每天的早餐中餐晚餐、上各种课的状态、开心的表情、不开心的表情等等。可怕的是这种悄无声息的改变汀止不自知。
几个月的时间汀止和季末成了朋友,要问这交情有多深,自然十分情深,然而三分季末,七分汀止。
后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汀止和季末有了第二次“会晤”。
“天气正好,最近心情都好很多~”汀止很想和季末说说话。
“那就好,女孩子应该多笑笑的。”
“对了,季末你为什么选理科啊?看你语文和历史都那么好,不学文科对可惜呀。”汀止以轻快的语气问出寄存在心中许久的疑问。
“我理科也不赖啊。可能相对于文科我更喜欢理科,因为理性和确定性吧。”季末想了想之后认真的回答,他觉得这是对别人的尊重。
“理性和确定性?”汀止很疑惑也很期待答案,因为季末的答案肯定与众不同。
“嗯,你看文科有很多类似于哲学这种唯物辩证的东西,好像永远不存在正确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像数学物理化学这些东西具有简约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也不存在辩证看待是否1+1=2这种问题。所以可能我更偏爱理科一点。”季末侃侃而谈,一点也没有注意到自己此刻外方的魅力值。汀止沉醉了。
“可是有时候做题数学也有分类讨论这种情况啊,还有物理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就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挑战吗?这些不都是存在不确定的东西吗?”
“是啊,可分类讨论终有尽头,总能够讨论完。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力学有冲击,但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确定性是很明确的。当然咯,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看法。”季末一直很有风度,温润如玉、翩翩公子真适合他。
汀止听的有些痴了“是啊,为什么我都没有好好想过这些问题呢?我为什么喜欢,为什么选择?”仿若喃喃自语。
季末弯着嘴角笑了笑说:“汀止回神。这些其实没必要都想清楚,只要在选择时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好,什么都想的清楚明白不是件好事。”
汀止听到季末一声“回神”好像真的神就回来一般,难道我的神已经被季末拐带了?甩甩脑袋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对话还在继续,汀止还想一直继续下去。
“想的清楚明白不好吗?当初要不是你劝解我会一直困扰在谣言的迷雾中。想清楚之后反而不受桎梏,心情舒畅了。”汀止觉着自己再次走进了巨大的迷宫里面,但感觉不同的是,这个迷宫让汀止欲罢不能,甘愿沉沦。
“是啊,想的太明白痛苦的是自己。”季末开始显露寂寞的神色。汀止也是在很久之后才明白这句话。
很显然季末已经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或者说已经不想再继续这次对话,他感觉到了疲惫,一种明白却无力挣脱的挫败感。
汀止知道适可而止,她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可是她想继续这次对话。
“对了,在数学领域里面有个很著名的命题,p不等于np,你觉得对于自己想出答案和判断别人说的答案是否正确哪个更简单?”汀止眼里闪过一丝狡黠。
“这个命题看过一点不是很了解,如果单纯从这个问题本身来选择,不牵扯逻辑证明的话,我认为后者更难,因为人在选择时相信自己更多些,要听进不同的声音都这么困难更何况是接受别人的思想。”季末无奈的撇了撇嘴,好像触动了某根心弦。
“季末,以前看还珠的时候我很讨厌容嬷嬷和皇后,而且这种讨厌的代入感特别强烈,恨不得自己能够冲进电视做一次无名侠客替紫薇好好惩罚惩罚坏人。可是看到还三皇后说了一段话,她说:你们的这些做法直到现在我仍是无法认同,但是这些年的理佛让我明白了,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我学会了起码的尊重。她说完这段话后,我变得很欣赏她了,因为知错就该并且懂得反思是件知易行难的事情,而皇后做到了。同时我也很感慨,我们也从小就被教育很多大道理,倒背如流那是必修的功课,可是我们却很难真正的做到。”汀止一口气说完,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季末。
季末半晌没有回过神来,汀止看着突然有点发怵是不是刚才说话说过头了?
汀止在季末眼前晃动着手指,企图唤回季末的神智。
其实季末只是震惊眼前的小姑娘的思想,这些话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包括父母包括生活。
“所以你想我在选择时多接纳别人的意见,在判断别人的答案是否正确之后再来完善自己的答案,不是单纯的否定或者肯定对吗?”季末眼眸清亮,和刚才失神的季末判若两人。
汀止感觉酣畅淋漓,仿佛寻找了另一个自己,懂自己所说的话语,能够接受自己的思想,她觉着没有比自己更契合季末的人了。汀止觉着这就是自己一直在追寻的soulmate。汀止认定自己被俘虏了,主人是季末。
此刻汀止的心给大脑的命令就是:你已经爱上眼前这个人了。虽然心先行一步已经被慢慢侵蚀,但脑子确实头一次这么清晰的发出命令,得到确定的答案和认知,果然简约的答案让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