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袁然,袁小二,从小就不食肉,他爹娘为这事不少烦心过,他们担心,孩子不吃肉,怕是害了什么隐疾,怕将来长不高,被人欺负。
      袁小二,这外号,就是被别家孩子给起的,意思是贬袁然个小,但那些皮孩子,不明点了他个小,却故意说他小弟弟小。于是,小二,小二着,就这么叫了出来。
      小二的爹娘,听了心里自然不好受,于是想尽了法子,得让小二长高长壮实了。
      小二不是不食肉吗,他爹娘就餐餐蒸,煮,炸,烤,变着法子做了大鱼大肉,往小二嘴里塞。别以为,小二他们家是什么富贵人家,他们家原本是世代贫农,直到他爹这辈,方才在城东头的大户张家谋了一份管家的活。说是管家,实则只是个清洁工头头。下管几个孤寡丑陋的老婆子。
      张家,家大业大,连管家都分了好几种,各管一类,按着各管事务的大小轻重缓急,各管家之间又分了不同的等级。高等级的管家是张老爷身边的机要秘书,张家各种营生买卖都得过了他的手,于是,这再平常不过的秘书也有了天大的权力。但凡有什么大小事务都得经过他的手上呈老爷子,一来二去,老爷子也就烦了,于是就对这秘书说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给你处理了。这秘书正等着这一天呢!只要有一点权力,就给营私舞弊创造了方便。
      这二号管家就是那账房先生了。所有的钱财得从这过,就连那大管家,想法子弄点油水,那也得,巧立名目,骗过了账房先生的眼,才能得逞。二号管家是个苦瓜脸,他看人总是似笑非笑,有没有好脸色全凭你心情,和气人看他就满脸是和气,阴险狡猾之人看他就会觉得他永远是怒目圆睁。
      还有三号管家,管得是张家平日里的衣时住行,可算得上是真正的传统管家了。照理说,这应该都归老夫人管的,可偏偏归了映霞管。这映霞原本只是张家普普通通一丫鬟,自从给老爷近了身,怀了孕,在张家的地位也与往日不同了。老夫人哪能不气,可念道着自己没能给张家添子,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其实张老爷对老夫人,不可谓不忠,那年头三妻四妾,虽不像旧时那么普遍,但也算稀疏平常,甚至,还有一些遗老认为三妻四妾,是中华之传统的延续。可张老爷,却只娶了老夫人一妻。在传统里,不能生孩子的女人,那定是要休了的,但张老爷念在老夫人与他甘苦与共,从张老爷只是一个穷书生到今日成了岭南地区富甲一方的名门望族,老夫人可谓居功至伟。别看老夫人平日里不语言,她年轻的时候可是岭南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才女。再加上她父亲岭南第一盐商,王世群的财富,那是把整个岭南地区的公子少爷们迷得争相与她送殷勤。可她却偏偏选了张老爷作了夫家,这事让他父亲,王世群荒了神,觉着自己的女儿是不是害了脑子的毛病,还是给那穷书生,迷了什么药,竟糊涂的做出了此等荒唐的决定。
      可老夫人就是要嫁给张老爷,决绝地以死相逼。她父亲只得拍腿叹气平日里自己娇宠怜爱的掌上明珠如今要嫁给那张什么连生的穷书生。这王世群一辈子从商,心中最气恼的就是这次嫁女的事,觉得这是他一辈子做得最亏的买卖,害得他还得向四川的李家赔不事,连人家私下送来的财礼,也得加倍的还给人家,连同李家给得王家做生意上的方便也没了。这王世群想到这,气就不打一处来,怪女儿坏了他的好事。
      老夫人那样聪慧的人,那能不知道父亲和李家私下定的亲。只怪那王世群把她的女儿培养太好,从小书就没落下过,他只想女儿能知书达礼,将来嫁个门当户对的大富人家,对王家在生意上能有大长进。王世群这只老狐狸,就是个财奴,钱他从来不嫌多。他常念道的话是:多一份钱多一条路,多一条路就多一份钱。这就算是他的经营哲学吧。这不,他就看中了四川的李家,想着把女儿嫁给李家,凭着李家在四川的势力,顺带把王家的生意也可以带过去。
      最后逼得当时的王小姐,也随着时下的潮流出国留了洋。
      在西洋待了三个月,语言不通,钱也不够了,只得打倒回了国,后来凭着她爹的名号,在天津的岭南会馆,四处借钱度日。商会的老爷们谁不知王家的大小姐啊,如今,负气出走,更是无人不晓了,不等王小姐开口,老爷们都殷勤得把王小姐在天津的所有开销给结了。还时不时得请王小姐去家里作客,心里都巴望着能和王家结上亲家。
      老夫人那时也调皮,她对那些老爷们的殷勤款待可谓来者不拒,这一点到像极了她老子,不得罪人,也不明表态了。就这么着,王小姐在天津的各大家族间兜着圈得游玩了一番,将各家的少爷,也逐一见了个遍,看着顺眼得,就多聊几句,不怎么看得上的,就带他出门逛街,自己拼命买东西,花那些阔少爷的钱。
      直到遇到了在那潘家作教书先生的张老爷。不知是怎得,王小姐聪明人见多了,反而不稀罕,却对这憨直木讷的张莲生,情有独钟。几番挑逗揶揄,他竟依然摆出孔老夫子那一套,对王小姐礼让有加。
      王小姐,那见过这般老实憨厚的人。王小姐身边除了那些只会奉承她的下人,就是些自视甚高的阔少爷。就是没有这样冥顽不化的。于是,王小姐,开始打起主意来:自己这等聪明,还不如选个老实憨厚的作了夫家,将来说什么,都是自己作主,没必要非嫁了那些阔少爷,将来还得服侍他,自己过得不爽快。
      王小姐,那手段也够快得,很快就把张老爷给震住了,让张老爷服服帖帖得跟着老夫人回了王家。
      女儿出走一年,回家还带回来一个女婿,这可让王世群没了退路,只得同意把女儿嫁了张莲生。
      这就是,张老爷为什么,那么把老夫人当一回事的原因了。
      映霞觉得自己为张家生了孩子,虽然是个女孩,但至少她能生育,让张老爷补补身子骨,将来定能生个男孩,给张家续上香火。但张老爷,就是没给她个名分,因为张家的生意,那大多是革命党人给照顾的。
      当年革命党起事时,张老爷就怕这革命党人像李自成一样,定要抄了那些富贵人家的家产。自己的家业恐怕难保,于是想着干脆北上去京城,兴许皇帝脚下总是安全的。于是,他和老夫人商量,但不曾想,被老夫人断然否决了。老夫人,不亏是留过洋的,见识就是不一样,虽然只留洋三月,但她也算见识了西方科技之发达,断定这大清朝固步自封,将来江山定是难保。
      这回革命党人起事,张老爷听了老夫人的话不但没北逃,反而又是捐钱又是捐物支持革命党人的起事。因此,张家不但保住了家业,还和革命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表彰张家对革命事业的贡献,还特发了一张由孙文亲笔书写的表彰锦旗一幅。革命党人带来了一套新的制度,急需要树立典型,只要是被树为典型,就不怕你没做过好事,就算是恶贯满盈的人也能找出一些可供宣扬得。就这么着,连带将张老爷对老夫人忠贞不二的事也但被传为了佳话,革命党将张老爷当作了新时代的典型代表,用来敲打那些个不支持革命的三妻四妾的封建家庭。
      张老爷每每望着那锦旗都会发笑,嘴里还不停夸老夫人有远见。如今不但保住了家业,还让张家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和革命党人的合作,让张老爷尝到了甜头,张老爷从开始排斥革命党,到现在拼命往革命党人的圈子里扎,连家里也搞得像革命党那样,大事小事分个,处长,科长,秘书的搞得像分工仔细的公司。但这些个新式词语,却没法让下人们明白,他们还是把那些管事的头头,称为管家,于是张家就莫名的多出不少管家。
      为了和革命党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把张老爷逼得下来台。比如映霞的事,就不能明白的纳了她做妾。好不容易带上了新时代的帽子,不能把将人家好意给带上的帽子,给丢地上了。于是,映霞明地里就成了张家的管家,暗中就是张老爷的小妾,但至少附和了革命党那套新式的规矩。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