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知道自己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
-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就是从小就知道这辈子要往哪个方向,知道自己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我的一个同学,从小成绩就好,后来保送了清华,现在保送到美国硕博连读,他小时候就告诉我们全班人,他的梦想就是上清华北大,成为高材生,为国家做贡献。
另一种人,就是懵懵懂懂的前进,哪儿有希望,哪儿有光芒,就朝哪个方向多走一点,这样的人弯路走得多,时间花的多,他们会比别人辛苦一点,无奈一点,当然,也会丰富一点点。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知道了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然而到现在,我也只是稍微有点这样的感觉,我的方向也是在大学时候才决定的,然后也迂回了很久,才重新开始启程。
一边跌倒,一边总结,慢慢的做了一些事,然后慢慢的打着退堂鼓,然后又慢慢的开始领略点什么,最后似乎慢慢的坚定了。
很小的时候,我的成绩还不错,凭着聪明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常见身影,可是我调皮,不听老师话,被老师说成是班上最难管教的孩子之一。现在回头想想,这才是一个人应有的状态,不是往后的安静,而就应该这般什么都不顾,只懂得自己开心的样子。
中学的时候,进入逆反期,过于叛逆的孩子总是会吃亏,而这个毛病一直跟我到现在这个年龄,拧巴的人生,或许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于是,我进入厌学的时候,我开始无所事事,无所畏惧,开始迷茫着。
好奇的儿童时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那时候会被大人原谅,因为只是个孩子,大了,还是不知天高地厚,过于的桀骜不驯难免显得不和群体。
二十几岁的时候,我有很多朋友,应该说是狐朋狗友,然而,他们注定成为了你人生中仅仅是某一阶段的朋友,你的付出是暂时的,同样,那些友情也是暂时的,后来,当老朋友们都已结婚生子,那一刻,你觉得,再□□的友情也被迫成为回忆,放在心中。每个人都有的生活,而你不在其中,竟是这般苍凉的感触,总会让人心痛着。
读书,上学,还是读书,感觉自己总是坚定着自己的脚步,跟随着心中的某个影子,越来越远离人群孤独的前进着,也许在世界的某一个角度,还会有与我相同的人,但是,我们注定是同一方向的路人,我感受着同样的心声,却不愿走近你的心声,同样的执着于无奈,只是我们都懂。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你必须学会溶入才不至于看起来那么寂寞,你必须学会这个世界上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规则,在“做自己”和“取悦他人”之间找到平衡。——很长时间,我对这努力经营出来的样子感到满意,但内心很清楚,这不是生活的真相。
我们总是游移在这样的社会中,以为获得安全感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可靠的却是内心的坚定与从容。我们很难找到独自面对自己的时间,那时候总会感觉自己是陌生的,陌生的让自己的内心反复琢磨着,猜测着,尽管感觉那是自己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但是却无法用言语去复述、揣摩。也许,这就是我们无法面对的,那些肉眼看不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