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万事皆如你的名字 ...

  •   九月二十八号正式开始上课,但是那天的词汇学因为临时调课,没有教室,所以顺延一周。二十九号本来就没课,所以这两天大家都在玩耍。舞蹈团在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彩排,但是那几天经常下雨,有时候舞台条件不好,就没有排,白让我们等了一晚上。
      三十号因为要全天带装彩排,就提前让同学帮我带假条到教室,可惜上午的政治课老师太讨厌,居然说他不认假条。不过我懒得搭理他。下午五点彩排,于是我去上了一节英语课,高级听说的课是外教上,外教很友好也很风趣,上他的课十分开心,认识了一个土木工程的男生,还认识了一个军乐团的女生,我俩正好下课后就一起去宣怀广场彩排了。那天终于没有下雨了,是个大晴天。我们换上服装彩排,外面风大得几乎拿不住扇子。
      一号上午还是和室友窝在屋里看《琅琊榜》,下午四点集合去彩排。夜里十一点半才回到宿舍,感觉好累,好冷。
      二号上午依然没有活动,和室友看《琅琊榜》前一天更新的两集。中午学校发了盒饭,还挺丰盛,但是没有舞蹈团发的盒饭好吃。下午我和室友去取了快递,在学校里溜达了一圈,看到蛮荒之地的学校第二次到处都是人(第一次是报到那天),感觉有很多校友或者家长来参观的样子。我们还去了学院看看老师,发现学院也举办了庆祝活动,有情景剧和语言学讲座。有几个中文的校友回来参加活动,我看到校友信息卡最后一个签到的名字就是之前在微信群里认识的保定的学长,就过去问了一下,果然是他,于是打了个招呼。学长名字萌萌哒,人也长得挺精神,现在在东丽工作,好像是个小警察~
      下午三点彩排,过去之后先是等着,我就一直看小说……然后发盒饭,吃完之后已经五点了,再换衣服换鞋子,化妆,戴头饰,手忙脚乱。粉底涂了一层又一层,还是感觉不够白……最后准备好了,我们又等着什么时候到我们,都不能出去看节目。快九点的时候叫我们出去候场,到了舞台边上才发现还有两个节目才到我们。大家纷纷把最外层的纱裙掀起来,披在露出来的肩膀上,让自己不那么冷,远看起来一定像是我们穿着白色的纱裙,披着粉红色的披肩呢~此处应偷笑。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独唱之后,是国标、街舞、啦啦队的《炫舞青春》,舞蹈十分有活力,全场气氛都很嗨,我们也看得热血沸腾,竟然都不怎么觉得冷了。他们下台后,晚会的第三篇章结束,第四篇章开始,先有一个抽奖环节和拆开梦想锦囊的活动,主持人说啊说,我们在后面冷得直跳脚。终于!他们说完了!三十几朵海小棠(也就是我们!)跑上了舞台!此处应有掌声~
      跳完以后赶快回去休息室,帮后面还有节目的同学换衣服换头饰,十分着急。全部收拾妥当,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掏出手机,发现微信上许多同学都发来消息说在大屏幕上看见我了,小弦也在家里的群中说看到了我好几个特写,尊是好开心阿鲁~~
      过了没几个节目就到结尾了,我们又整理好衣服,出去候场,谢幕,然后把换下来的衣服带回新大活的舞蹈教室。本来老师说要让大家都过来然后换届的,但是我们收完服装以后已经十一点半了,很多人赶着坐车或老校区,或者赶第二天的火车,已经提前走了,没办法,老师就让大家先回去,挑了几个他想好的团长人选,让那几个人留下来,因为其中有我同学,所以我也留下来,等着和她一起回去。老师给他们几个开会,说了半天,最后定了团长和副团长的人选,已经十二点半了。我们四个齐园的妹子一起往回走,半夜的街道上空无一人,不远处的壮观的图书馆二三层全部灯火通明,煞是好看。(然后我们还在路上自拍了几张)
      回到宿舍已经一点了,在楼下阿姨那里登记了晚归情况,上楼回到屋里,室友已经睡得很熟。我轻手轻脚拿着东西去了同学那里卸妆(因为她室友回家了,所以不用担心吵)。卸完妆一点四十,我就洗洗睡了。
      接下来的两天我和室友基本上都是上午看《琅琊榜》,下午窝在宿舍学习,看书之类的。去纪念品店买了一套校庆纪念版的邮票,十分精美,不过有点小贵,然后还买了几张明信片,有一张大活的,我自己留着,剩下的三张写好了地址,准备寄给师父、桥姐和剑哥。不知道到日本的邮费是多少呢……
      对了,昨天晚上忍不住看完了秦明的《清道夫》,优点一如既往,只是最后的结尾令人不寒而栗呢,好想知道宝嫂后来到底发生了森么!
      接下来说说《琅琊榜》吧,由于九月集训期间刚刚看的小说,所以对书中内容印象还比较深刻。小说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笔力略显不足,情节上比较有逻辑,环环相扣,还算是比较精彩的设计,但是男主角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准备过程书中没有写,只有用到时会提到结果)在这些事件中几乎每一处关键都有他的势力,虽然敌人也有些反击,不过双方对抗的力量并不是那么平衡,大部分时间男主角都处在比较明显的上风,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聪明才智就显得分量不是很重,仿佛这些看似厉害的事情都太容易了。(当然我知道其实并不容易,但是这样写会给人这种感觉啦)
      那么电视剧呢?早在开播之前,就听屿哥说山影怎么怎么良心,很好地弥补了这位女作者缺失的苍凉深沉的感觉。看了电视剧之后,我发现屿哥此言非虚。
      一来,没有那些旁白和文字说明,作者的笔力问题被很好地掩盖过去。
      二来,部分情节中,电视剧对台词进行了修改(例如梅长苏和周老先生交谈时提到的那首诗,当时小说里是“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那首关于蝉的诗,电视剧中则换成了一首我没听过的什么什么兮怎么怎么样的诗,听着还挺顺口,气质也更加复古深沉一些,我觉得修改甚好),取得了改良的效果。
      第三,电视剧对情节顺序进行了调整,就像之前看的一个综艺介绍里面说的那样,每一集都有一段精彩的打斗之类的,山影在情节的顺序上,为了播出的每一集考虑,进行了相应的考虑,有些事情小说在一开始就介绍了(通过作者的解释说明),而电视剧则在需要的场景,通过人物对话表现出来,这和我刚刚读到《故事》中的一条原则十分符合。(当然,电视剧对情节本身也做了一些调整,例如删掉了聂铎和卓青怡这两个角色等等,说不定男女主角最后能真的在一起呢!)
      第四,小说是围绕在梅长苏身边来写的,其他人的事几乎都没写过程,只写了结果,也就是梅长苏他们遇到一个什么事情,发现是谁谁干的,然后分析了一下原因和解决办法。但是电视剧里就从这些人物的视角,把他们怎么想到这个办法,怎样搞出这件事情的过程都演了出来,为小说做了许多补充,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各个人物视角所发生的事情,和他们的想法。
      第五,也是我最欣赏的一点,就是山影设计的镜头很多都特别出彩。最令我震撼的是周老先生进宫论礼的那一段,当时我还在想,电视剧会怎么拍,是不是真的要给他编出一些论礼的说辞来,让他吧啦吧啦在大家面前慷慨激昂地说一通?编剧编得出那种台词吗?除非他真的编得特别精彩特别有理而且全是文言文,否则我觉得观众们是不会买账的。
      小说里面穆青带着信物仿佛很容易就请到了周老先生,周老先生学识渊博,德高望重,进宫之后自然没人说得过他,于是他(以及他所代表的这一方)就赢了。看起来是不是特别简单也挺无聊的?结果电视剧里是怎样的呢?电视剧里进行了小小的修改,穆青带着信物过去,一开始周老先生并没有接见他,也没有答应去参加论礼,穆青不断努力尝试说服他;另一边,梅长苏等人焦虑地等待着,其他名儒已经进宫开始辩论了,但是周老先生还是没有出现,如果这次论礼能赢,梅长苏就能干掉礼部尚书,他手里握着刻有“礼部”二字的小牌子,担忧地坐在炭火边;他这一边的名儒在朝堂上似乎处于下风了。大家都在焦急的时候,凝重严肃的背景音乐中,忽然,一辆马车开进了皇宫,穆青扶着一个颤颤巍巍的身影走进宫殿,朝堂之上的人们全部抬头望向门口这个威严肃穆的老先生,老先生躬身一拜,步入殿堂,步履缓慢而有力量。这时,梅长苏的手下走进房间来,对他点了点头,然后背景音乐淡出,梅长苏把手中“礼部”的木牌子往炭火中一扔,炭火烧灼着礼部的木牌,梅长苏露出胜利的微笑(但是他太面瘫了几乎看不出表情)。
      这里巧妙地添加了一个冲突,就是周老先生不肯答应穆青。这样一来,计划能不能成功,周老先生会不会来,就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在危机之中,最后周老先生出现了,梅长苏就知道自己赢定了,扔牌子的这个举动就是一个放下心来的证明,把人物思想具象化了,节奏紧张,情节生动。
      从这些角度来看,我觉得塑造同样一个故事,《琅琊榜》的电视剧比小说更加有亮点。当然,小说还是不错的,不然电视剧也没有好的基础来进行完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