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简易 ...

  •   服饰是先秦时期的,而那女子的衣着更明显,是古越国的,因为时至今日古越国仍有部分人保留着先前时代的着衣风格。除了这些再找不到任何可以推测出的痕迹。
      再往下,石版的左下方刻着“丹红”两字。这样的两字,一切就不言而喻了,大陈国没有人不知道”丹红“是何人的。
      大汉早在看到这两字的时候就叫唤起来,“丹红,我们闯的那阵居然是丹红布下的,你们看到没,你们看到没,李大我早就在想了,这世上有如此能人居然未被世人知晓,没想到居然是丹红,是丹红啊。”激动的大汉吵闹着,左右徘徊,,又不时地上前去确认石板上雕刻着的确是丹红无疑。
      那道人手里的图纸一定不是从这里拿到的,所有人都被他给骗了,这时所有人心里都不免有了这样的想法。以丹红的性格,绝对不会留下那样的图纸。那道人从一开始就知道那里面究竟有什么,他是想让他们这些人去给他做试金石去了吧,之后的那些人也是如此的视死如归恐怕也是这石刻的魅力所在吧。
      将这屋子细细排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遗漏之后,才离去。而那大汉看着墙上的石刻,明显地恋恋不舍。
      出去之后又循着那道人之前走过的痕迹走了一遍,最后终于在那佛陀倒下的地方找到了,在那佛陀的身后有一处不起眼的地方,那里便是开启大门的暗关。
      他们一行人狂喜之后便是感叹,进去的时候人群是多么浩荡,如今出来时就只剩下他们这几人了。青宁率先不留感情地走出了院子,门口有等候的小厮,看着那抹青衣就赶紧上前,迅速向院子里张望后,无不恭敬地对青宁询问道:“姑娘,你们出来啦,我家老爷吩咐请您务必到刘府歇息歇息。”眼神还在不时地瞟着后方。
      青宁也没责怪他,只是静静地盯着那小厮,细细地查看他脸上的变化,仿佛看到了什么了不起的事。
      等到那小厮察觉到,惊觉地低下头,后面的人也都跟了出来。
      一行人回去的时候,天已经将黑,早已有先行的小厮回来告知了情况。老管家看着石清勿亲切地询问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确是让人心头温暖。备好的饭食与洗澡水也只剩下等着人了。收拾了一番众人才慢慢睡去。
      是夜,石清勿在刘老爷的书房待了许久,书房外寂静无声,黑沉的暮色严严实实地笼罩在周围。
      菡萏早上是被隔壁的嘈闹声惊醒的,醒来时还有些辨不清方向。天色初亮,隐约能听清外面仆人走动的声音,更多的是那少女般清脆的黄莺声。
      打开房门,将水调好送入青宁的房间,这下更能确认声音是从小姐的房间里传来的了。菡萏收拾好心情,慢慢推开门。
      自家小姐坐在桌子前,那是她一贯无事时的动作,旁边一身红衣的小姑娘,看着与自己一般大小,撒娇似地圈着自家小姐的胳膊,一脸的无邪。而她旁边还有个一脸皮实的公子,满脸阴郁。
      菡萏心里有些不自在,轻轻地将水盆放下之后就想离开,转身还未走动便被青宁唤住:“菡萏,过来坐下吧”。菡萏慢慢地移过去,不是地查看那少女,更是将眼神直接转向少女揽着的手。心情才慢慢放了下来。刚才在远处只是一眼没有看清,这会儿才真正看懂,那少女的胳膊离着青宁的还有一大截。
      转头对着红衣少女开口:“阿琪,这是你原先的丫鬟,我已许诺她脱身,今日你在便做个见证,如何”。
      菡萏的脑子有些转不过来,自己什么时候成了这少女的丫鬟了,倒是董文琪快人快语,豪爽地站起身来,端着茶,“小妹董文琪,近日多亏姐姐一直照料师傅,甚是感激,以茶代酒,敬姐姐一杯”。
      菡萏听了她的述说,这才忙站起身来,连连摆手:“这可使不得,照顾小姐本就是奴婢的本分,况且这一路上多是小姐在照顾我,你也是我的小姐,我怎担的起啊”。
      一番推让倒是董文琪先笑了,“姐姐不必多说,这世上本就没了相府二小姐,连同她的丫鬟一起葬身在了那树林之中,师傅既已许诺姐姐自由之身,阿棋怎会不从,况这些时日,师傅一直待姐姐为妹妹,你我一个是师傅的妹妹,一个是师傅的弟子,要论辈分,我可是你的师侄,现下如此称呼,我可是占了便宜了”。
      “话虽如此说,可我是万万当不起的”。菡萏不愿如此接受。
      最后还是阿棋想来,“师叔既不愿认我这师侄,那你我之间便直呼其名好了,这回菡萏可万不能不受了”。
      菡萏无奈,笑着唤了声“阿琪”,才又相对而坐。
      简易一声不吭地喝着茶,直到他们谈完,才向青宁询问了这次在宅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因为从他们来到这里时,青宁他们已经进去了,这进出时间虽是不长,但也惹得众说纷纭。
      阿棋更是这时才顾得上问候自己的师傅如何如何,青宁淡笑不语,只两三下就将事情说了个大概,中间的细节倒是一旁的菡萏补上的。
      听着他们的说指,中途简易变了变脸,到最后听他们说起宅院中的丹红,才恍然若思。
      董文琪中途虽有所感但仍未言语,只是脸上不再如先前那般明朗。
      听着青宁和菡萏说完,简易才对着董文琪笑笑以示安慰,“前辈有所不知,世人都道丹红是吾辈师祖,却不知,易派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分为简易与繁易。先辈道法奥妙精深,后人不得其一。简易一门讲求精简,不求形而求神,主张自然,道令更是遵循以往不曾更改,所收弟子数目更是如此,如今我们这门也就我与师傅两人罢了。繁易则恰恰相反。繁易入世求名,纷繁复杂,多年以来,道令杂而更杂,早已不得其神。前辈先前所说的那道人,恐怕就是繁易中人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