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一章第三节 若人生只如初见,若初见亦能永恒(包策) ...

  •   在包拯与公孙策联手破解了辽国使臣被杀案之后,公孙策曾问过包拯今后的打算,是否愿意与他一同回京,由他举荐,入朝为官,将自己的才能充分利用,为民造福,或者还是想要继续游历四方,增长见闻。
      包拯没有直接回答公孙策,只是说了一句:“出来这么多年,我娘应该想我了吧。”
      公孙策微微一笑,心中了然,当即提笔,将本次和谈及破案的详情禀奏皇上,同时让包拯写封家书,告知包老夫人,他很快会派人到庐州,接她到京城与包拯相见。
      数日后,公孙策作为礼部侍郎安置好了后续事宜,送走辽国代表,与包拯一同启程回京,与二人同行的还有与公孙家为世交的掌管军政的枢密院枢密使展大人的次子展昭。
      在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公孙家和展家的情况。
      枢密使展大人与公孙策的父亲为同科进士,年龄相仿,两家关系甚好。二人一人崇文,一人尚武,所以一个最后成了学士院中资格最老的翰林学士承旨,清要而又显贵;一个成为了主管军政的枢密院长官,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官位显赫,地位崇高,当然事务也同样繁重。
      当初两家夫人同时怀胎,如果不是生下来的都是男孩,两家可能早就定下娃娃亲了。不过现在展家长子展俊早已成家立业,现在兵部任职。展俊与公孙策是同学,但性格差异较大,因此虽然是世交,但二人关系并没有父辈那么亲近。而小公孙策六七岁左右的展家次子展昭却很是崇拜学识渊博的公孙策,从小就喜欢缠着公孙策讲故事。这次公孙策到边关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展大人对公孙学士说边关太乱,辽人无信,让公孙策一个文弱书生单独出行实在不太安全,便让自小习武的展昭陪同前往,展昭自己也是一定要跟着去的。
      顺便再说一下公孙家与皇家的关系。公孙学士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与皇家关系较为亲近。与当今皇帝年龄相仿的公孙策在儿时也入宫做过一段时间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的伴读,至今皇帝遇到了烦心事有时也会找公孙策来商议。

      三人回到京城,刚到公孙策所在的侍郎府,还没进门就看到了传公孙策三人进宫面圣的御前侍卫。
      三人匆匆跟随侍卫进了宫。通常来说,如果是皇帝正式的传召都会安排专门传令的公公过来,公孙策也会整理仪容,换件合适的衣服。但如果是私下的见面,皇帝就会派御前侍卫去叫他过来,一是御前侍卫动作迅速,而是侍卫出宫并不显眼。皇帝这么匆忙叫公孙策等人进宫,如果不是有什么急事,那就是太想见他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人了。
      果然,一进门公孙策就看到皇帝笑着叫他们落座。三人行过礼后各自就坐。
      皇帝上下打量着公孙策,说:“公孙策,这次辛苦你了。一切可还顺利?辽人没有难为你吧?似乎清瘦了些啊。”
      公孙策恭敬地回道:“多谢皇上关心,臣一切安好。为国效力乃是臣的本分,这次真的多亏了包拯的协助还有展昭保护,不然臣可能就会不来了。”
      皇帝这才转向那个第一次见到的黑脸青年,“你就是包拯?”
      “回皇上,正是草民。”包拯回道。
      “朕听公孙策说你的才能和他不相上下,特别是在侦破案件方面,是难得的奇才,极力向朕举荐你。朕认为你对这次和谈有功,应当论功行赏。朕也听说你通过了乡试,学识资历足以入朝。你对此有什么想法,有没有想去的部门?”
      “蒙皇上厚爱,草民听凭皇上安排。”
      “好,正巧开封知府近日向朕提出告老还乡,朕一时没想到合适的继任人选,那么朕就先安排你到开封府做知府吧,官位从四品。虽然有些不合程序、礼制,不过你的事情京城都已经传开了,也算是民心所向。礼部侍郎,你认为如何?”皇帝笑着征询公孙策的意见,当然他并不需要公孙策的结论。
      “正如皇上所说,凡事皆有例外,不一定都要墨守成规。臣赞同皇上的意思。”公孙策回答,接着轻声对包拯说:“还不谢恩。”
      “草民谢主隆恩。”
      “你的任命很快朕会传旨下去。你从未做过官,先跟公孙策学习一下为官礼仪和注意事项,过几天去开封府熟悉一下,和现任知府做一下交接工作。”
      “是。”
      “对了,小展昭,这次你也辛苦了。有什么想要朕赏你的?”皇帝问一直没有说过话的展昭。
      “暂时还没想到。再说,这次本来就是我自己硬要跟去的,也没帮上什么忙,实在不好意思要什么奖励。”展昭歪着头,挠着后脑勺说。皇帝是看着他长大的,在皇帝眼里,他一直是个孩子。
      “你也不小了,有没有考虑过和你哥哥一样入朝为朕分忧?”皇帝问。
      “这个……还没有想过。不过这次出去第一次见到了破案,很有意思,我可不可以做一些相关的工作呢?”展昭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好吧,朕就先让你玩几年,既然你喜欢破案,那就跟着擅长破案的包拯吧。先做个捕快怎么样?做得好就让你做捕头、总捕头。不过朕的御前带刀侍卫你可是当定了的,不然朕对你的投资可就白费了,不是什么人都会有大内第一高手做师父的。”
      “是,皇上。”展昭笑得开心。
      “好了,你们一路回来应该也累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臣告退。”“草民告退。”公孙策三人说完离开了皇宫。
      皇帝看着三人的背影,露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有这样优秀的人在,大宋应该可以继续太平繁荣下去了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一章第三节 若人生只如初见,若初见亦能永恒(包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